APP下载

浅析马尾松速生丰产林培育技术

2021-12-02韦志霄

广东蚕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间伐马尾松苗床

韦志霄

(广西宏森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广西柳州 545100)

马尾松种植业是广西林业经济和生态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尾松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马尾松种植成为广西林业经济发展的主推项目之一。

1 马尾松育苗技术

1.1 育苗地选择

马尾松喜阳、耐旱,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2 ℃~20 ℃,广西大部分地区均适宜栽植马尾松。在育苗工作中,要根据马尾松生长特性,选择与造林地环境相似的地块作为苗圃,要求温暖湿润、光照充足,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向阳避风,离造林地较近。马尾松虽然较为耐旱,但若育苗地和造林区域降水过低,则需做好灌溉准备,确保苗木成活。

1.2 整地作床

选定苗圃后,要清理地块上的杂灌、杂草和石块等杂物,配合翻耕施入基肥,做到土质疏松、排灌良好、地面平整。整地后确定苗床方向,再整理苗床。苗床长度视育苗数量而定,宽度为1 m~1.5 m,用0.5%的高锰酸钾或0.3%的硫酸铜溶液对苗床土壤进行消毒。

1.3 营养杯育苗

营养杯育苗是马尾松育苗的主要技术。选择优良的马尾松种子,经过筛选后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 min进行消毒。消毒后的种子用清水洗净并晾干,然后浸入40 ℃的温水中浸泡24 h进行催芽。催芽后的种子捞出晾干后,即可播种。播种数量为每平方米苗床用种0.15 kg,播种后用过筛的黄心土覆盖,厚度以看不到种子为准即可。苗床可用薄膜覆盖以控温保湿。待芽苗种壳脱落后,即可移栽。

营养杯育苗要使用营养土,可采用60%的黄心土、20%的松林表土、17%的火烧土加3%的钙镁磷肥配制,去除营养土中的杂物后用粉碎机粉碎,装入8 cm×12 cm的薄膜营养袋中。把营养袋整齐摆放在育苗地中,周围用土压实以防倾倒。播种前7 d用0.3%高锰酸钾药液喷洒消毒12 h,再用清水淋透基质以洗去药液,之后可用薄膜覆盖苗床以防淋雨导致营养土板结。

移栽时,轻轻地拔起芽苗,用剪刀截去主根的1/3后,把芽苗根部浸泡在清水中,防止根毛萎缩。待芽苗接菌后,用竹签在营养杯中压出孔洞,竖直放入芽苗,再用竹签轻压土壤,使苗根与土壤紧密接触,浇定根水,即可完成移栽。移栽后的7 d内,每天喷淋清水,保持营养土湿润即可。

1.4 扦插育苗

马尾松扦插育苗曾是马尾松种质资源培育的难题之一。经过长时间探索,马尾松扦插育苗的成活率已达到70%~80%,成为马尾松育苗的又一重要技术。

扦插育苗的关键环节是选取适龄母树,一般选择7年以下树龄的健壮母树,截取其中4年生以下的枝条,能够有效提高插穗的成活率。插穗可选择母树正常轮生枝顶芽萌发的嫩枝,长8 cm~20 cm。扦插育苗应在苗床上扣塑料保温棚,并设置喷灌设施,以利于温度和湿度管理。扦插可选择春季3~5月进行,也可选在秋季10—11月进行。扦插前,对苗床进行喷雾灌溉,保持苗床土湿润、松软。把插穗用适当浓度的吲哚丁酸、α-萘乙酸、ABT生根粉等生根素处理后,插于苗床中[1]。扦插后,需定时喷灌,以保持土壤湿润。

1.5 培育壮苗

首先,要做好浇水工作,视苗床土和营养土缺水情况,及时浇水,确保水分供应。其次,要适量施肥,可追施少量氮肥,按照“先稀后浓,施后冲洗”的原则,逐渐增加追肥量,并在施肥后立即用清水冲洗苗木,以免烧苗。幼苗生长期可追肥3~4次,保证幼苗生长的营养需求。再次,要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可每隔7 d~14 d对苗木喷施1%的波尔多溶液,或每周轮流喷洒一次800 倍多菌灵溶液,预防苗期病害。

马尾松营养杯育苗需培育5~8个月,扦插育苗需培育3~4个月,当苗木根系发达,主根长20 cm以上,主茎高15 cm以上,地径达0.2 cm以上时,即可出圃造林。

2 速生丰产林培育技术

2.1 选地整地

马尾松适应性强,一般广西境内海拔300 m以上,600 m以下的丘陵、低山地带均可造林,最适宜土层深厚、坡度35°以下的紫色砂岩、页岩等发育的低中山地貌,及杂灌丛、阔叶林采伐迹地等地块。造林地要排水通畅,不可在积水和低洼地造林。

选定造林地后,一般在秋季季节整地。马尾松造林以带状、穴状整地为好,可视造林地立地条件而定。穴状整地的长、宽、深分别为40 cm、40 cm、30 cm。马尾松对磷肥最敏感,因此,配合整地每穴施过磷酸钙0.25 kg,使磷肥与表土在穴的中下部拌匀,上部用表土填满。整地时要特别重视林地的排水沟渠建设,防止洪涝对林木产生不良影响。

2.2 苗木出圃

造林一般在当年12月至次年2月之间、苗木抽苔前进行。选择苗龄6~12 个月的营养杯苗或培育100 d以上的扦插苗,要求苗高大于15 cm,地径达到0.2 cm以上,根系发达、无病虫害,老嫩部分不明显、苗木粗壮的健康苗木造林。

出圃前要停止浇水、施肥。扦插苗起苗时要避免损伤根系,并用黄泥浆包裹根系,保持苗木水分。苗木用木箱、竹筐等运输至造林地。栽植时,容器苗要去除营养袋,使根系舒展,竖直栽入栽植穴。深度以苗木黄毛入土为宜,培土后压实,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

马尾松栽植时,初始密度可按照株行距2 m×3 m或1.6 m×2.1 m为宜,每亩栽植83 株~110 株,这样既能够保证马尾松有充足的生长空间,又为后期的间伐和营造混交林留有余地[2]。

3 抚育管理

(1)松土除草。马尾松幼林抚育是提高林木成活率、促进苗木尽早进入速生期的关键。因此,要科学松土除草,防止杂草与苗木争夺养分。造林第一年,可抚育2~3次,第二年1~2次,第三年1次。第一年的抚育工作要注意在松土和除草时,由于马尾松侧根入土较浅,故松土除草均不可过深,也不可离树根太近,避免伤害根部。清理的杂草可铺放于树苗附近,保持土壤墒情。松土除草要避免在酷暑季节进行,以防烧苗。

(2)及时补植。造林后,如果发现苗木枯死、缺苗,要及时补植长势一致的优质苗。

(3)科学施肥。造林的第一年可以不追肥。从第二年开始,每穴追施复合肥0.25 kg,以磷肥为主,配以钾肥和少量氮肥。微量元素不足的林地,追肥时配施适量铜、锌等微肥,确保苗木生长所需养分。待林地开始郁闭、进入间伐期时,在第一次间伐的第二年,每穴追施复合肥0.5 kg。

(4)密度控制。马尾松大径材林和采脂林最终造林密度需要控制在每公顷600 株~900 株左右,即每亩保持在30 株~60 株。因此,当林分进入完全郁闭状态时,就需要进行间伐和整枝。抚育间伐要伐除全部被压木和部分干形不良的上层木,从而促进上层木健壮生长。间伐原则为“伐小留大,伐弱留强,伐弯留直,清除病木虫木”。每次间伐需间隔3~5年,间伐后的林分郁闭度在0.7左右即可。在主伐前5~7年停止间伐[2]。

(5)营造混交林。为提高林地单位面积的产出,提升马尾松抗御病虫害的能力,改善林木生长环境,可营造松阔异龄混交林。广西马尾松造林较多采用马尾松—桉树、马尾松—杉木、马尾松—枫香、马尾松—大叶栎等混交林营造方式。营造时间一般在马尾松第一次间伐抚育之后进行。

4 林分更新

马尾松林分进入成熟林龄后,可开始采伐。但为了确保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采育结合,加速森林更新。人工造林的马尾松主要采用连片皆伐的主伐方式,采伐后一般与杉木或其他阔叶树种轮作。马尾松自然更新主要靠线树飞籽出苗,但由于马尾松飞籽有效距离短,难以单纯靠飞籽自然更新。因此,就需要人工促进林分更新。主要的人工措施有采伐、补植、保留母树、清理林地等,目前采用较多的是人工直播和人工植苗。

5 病虫害防治

马尾松生长过程中面临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因此,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高造林质量。马尾松常见病害有马尾松枯叶病、猝倒病、赤枯病等;常见虫害有马尾松毛虫、松梢小卷蛾、松墨天牛、马尾松角胫象等[3]。在防治工作中,应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提升防治效果,减少对林间生态的不良影响。

一是做好抚育管理。要按照马尾松生长特性,做好松土除草、营造混交林等工作,增加林间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菌来源和害虫密度。二是做好病虫害预报监测工作。在马尾松林区设立监测站,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病虫害监测预报,并及时进行治理。三是多运用生态防治方法。如保护、引进害虫天敌,树木涂白,使用性诱剂、色板、黑光灯等,运用微生物及其制剂等,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降低对林间有益生物的危害。四是要科学运用化学防治方法。例如,叶枯病是马尾松的主要病害,对林分危害极大。当松林发病时,要及时喷洒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进行防治。当爆发马尾松毛虫灾害时,可喷施除虫菊酯类的农药进行杀灭。发生松梢小卷蛾灾害时,可使用90%的敌百虫800倍液或25%的亚胺硫磷乳油500~1 000倍液进行防治[4]。

6 结语

马尾松是广西重要的生态林和经济林树种。在营造速生丰产林的过程中,要做好育苗、科学栽植、抚育管理、采伐更新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提高造林质量和林木产品产量,促进马尾松产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间伐马尾松苗床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其水源涵养能力研究
森防工作中的马尾松毛虫防治技术探究
马尾松造林技术要点与推广应用浅析
一次间伐对速生桉树大径材增长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
山西临猗苹果园间伐技术应用效果调查与评价
马尾松与枫香混交林造林技术分析
上茬水稻田选做育秧苗床的问题与防止
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马尾松毛虫的发生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谈抚育间伐间隔期内林分的动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