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2021-12-02陈玉华

广东蚕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进程城镇化环境保护

陈玉华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为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加强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从目前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来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农村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同时也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阻碍,所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大政府部门对农村环境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是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如果想要在农村进行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就应该在原来的经济和环境的基础上寻找更长远、更持续的发展方向,而不是以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所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这不仅能够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还能够为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根本的保障,为农村的发展寻求到更加长远的发展方向。

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建设过程中农村环境污染严重

从近年来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来看,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还是非常严重的,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农民没有环境保护的意识,在农业生产中就会造成一些环境污染问题。例如:在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过程中习惯性地在河道中清洗工具,造成河水的污染;为了提高产量,农民可能会过量地使用化肥,造成不必要的土地污染。

(2)村民的生活垃圾没有合理的处理地点。村民日常习惯将生活垃圾倒入河沟里,以往村民的生活垃圾以可生物降解的垃圾为主,但是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的不断发达,村民生活垃圾逐渐多样化,有很多无法生物降解的垃圾存在,造成环境污染。

(3)农民秸秆燃烧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现在国家已经倡导秸秆搅碎深埋,但是深埋的秸秆无法及时在地里腐烂,尤其是东北地区,冬季过于寒冷,需要燃烧秸秆取暖,所以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2.2 农村环保的基础设施较差

目前,很多农村环境保护所必需的基础设施较差,主要体现在村民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排放两个方面。虽然有些农村已经建造了沼气池,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很多沼气池的各种标准化设施还不到位,从而导致养殖家畜的粪便没有办法得到及时的处理。再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很多乡镇企业引进造纸厂或者纺织厂等,这些工厂一般都会建立在城市的边缘地区,接近农村的地方,在建设初期没有基础的环保设施,污水不能够及时得到处理就随意排放,对农村的周边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污染。

2.3 农村环境治理资金匮乏

目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用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比例非常少,农村原有的环境保护设施非常有限,但又需要建设很多环境保护的设施。在企业引进方面,很多企业的负责人比较重视经济效益,缺乏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所以对环境保护技术设施的资金投入不高[1]。除此之外,政府机构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不够重视,导致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并不高。

2.4 政府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不到位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政府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不到位,给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阻碍。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政府方面没有设定有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职能部门,导致政府及相关的社会组织缺乏对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管理;有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文件不够完善,导致一些企业的负责人没有自觉地进行对农村环境的保护;相关部门之间在工作协调方面也许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环境保护部门和农业生产部门,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业务,日常工作缺乏沟通,更没有相互配合;政府部门的监督力度不够,对于不进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企业没有明确的惩罚制度,不能起到严格的监督作用。

3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3.1 增强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增强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首先,政府应该做好有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让农民充分意识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其自身的利益是紧密相关的,提升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其次,政府还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向村民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如广播、电视、短视频等传播媒介。再次,要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将农业的科学技术放在重要的位置,通过技术手段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治理。例如:指导农民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并通过先进的技术对农业垃圾进行生物降解,或者进行回收再利用,以达到持续有效的发展。最后,应该提高农业水资源的管理水平。在进行农作物灌溉时,要尽量减少耗水量,开展农业节水工作,从而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观,达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

3.2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就要加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污染问题是一定存在的,那么进行污染问题的科学处理,以及做好土壤修复等工作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必然要求。政府应该支持和鼓励企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避免因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处理不到位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另外,相关部门也应该引进农村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尤其是一些有矿区的农村,相关部门更应该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的修复和管理。矿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如果不能够科学地进行污水处理,那将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所以污水处理厂的建造是必须的。通过建立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厂等对农村的污水及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以满足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

3.3 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和企业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投入的资金是有限的,导致不能够及时进行农村污染问题的处理。要彻底解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政府和企业必须要加大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尤其是政府部门,应该在政府年度的财政预算中,安排一项具体的预算资金用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增加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基金的金额,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具体资金的投入应主要应用到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激励政策,通过资金补助、资金奖励等形式对无条件支持环保工作的企业进行激励,做好相关的优化措施,以保证企业能够在生态环境保护中起到带头作用。通过加大资金的投入来确保环保设施的正常投入使用和顺利运行,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污水排放以及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在原有生态环境基础上,吸引社会各方资源参与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中,设计好公益项目,吸引到民营企业投资,要先富群体再富个人,集合各个方面的力量来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3.4 发挥政府管理职能作用和加大监管力度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政府部门更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职能作用,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力度。政府部门应该确立明确的管理职能部门,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进行细致的管理,同时也应该设立相应的监管部门,时刻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处理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使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得到有利的监管[4]。

地方政府也要建立相关的部门,进行环保专职人员的行政编制配套,对乡镇的环保部门的建立情况及工作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这样才能更好地监督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工作。与此同时,乡镇政府也应该组织基层的人民群众积极地进行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做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和管理,不断完善各种环境保护的相关体系,强化环境质量的考核,对于在农村生态环境中表现优异、起到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于环境保护工作不积极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追究责任。政府在开展生态环境和保护工作的过程中,要综合考量各种潜在的因素,以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为参考,制定环境保护策略,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5]。

4 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也是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政府部门应该正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加强对环保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并及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以确保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效性。农村生态环境中的污染问题,不仅会对农民生产的农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同时也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不仅可以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猜你喜欢

进程城镇化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居住小区规划与设计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有效把握政治新形势 积极推动党建工作进程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发挥地方立法作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快速杀掉顽固进程
中外民主法制进程专题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