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差异课堂实践“四步走”
2021-12-02高丽泽
文 高丽泽
一、差异课堂的价值
差异教学是指在集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个别学习需要,以促进每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幼儿园中,差异教学特指面向全体幼儿开展的多元化教学活动,根据幼儿的个性差异为其制定出相应的学习目标,使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步骤和学习顺序发挥多种智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更大的进步。
教师作为差异资源的组织者、开放者和促进者,要想有效地将资源应用到实践中,就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其观察、解读幼儿的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都会提高,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也会使幼儿在差异课堂中最大限度地得到个性化成长。因此,差异课堂是师幼共生、共长的课堂。
二、差异课堂的特质
在差异课堂中,发现幼儿的个体差异是第一步。要想真正地为幼儿的成长服务,就需要教师利用差异引导幼儿自主探索,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一)真开放
差异课堂是开放的。只有开放,才能呈现幼儿现有的经验。例如,在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连接”中,如果按照传统的教法,教师会先进行示范,再让幼儿学习。而在差异课堂中,教师改变了“我做、你看;我说、你听”的方式,让幼儿在细心观察中发现物体是如何连接的,并探索物与物之间的各种连接方法。教师要多给幼儿一些自己体验的机会,适当为幼儿留出自主解决困难的空间。
(二)真体验
那种让幼儿“只看不动或只听不说”的传统说教模式显然已不适合当今幼儿的特点。差异课堂是让幼儿亲身去感受、体验的课堂。在差异课堂中,幼儿不是按照教师的指令去行动,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尝试,在与同伴、材料的互动中获得经验、学习知识。因此,如果要让幼儿认识春天,我们就带领幼儿去大自然中寻找春天;如果要让幼儿认识蝌蚪,我们就带领幼儿一起去抓蝌蚪并观察蝌蚪的成长过程。
(三)真互动
体验结束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和问题。要想让这些“差异”成为有价值的资源,就要让“差异”之间互动起来,要让“差异”变得有价值。这种资源是用个别幼儿的发展推动另一个幼儿的发展,这是真互动。
三、差异课堂的“四步走”
经历了几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发现,要想有效实施差异课堂,就要呈现差异,发现差异,捕捉差异,分析差异,利用差异,实现师幼共长。
(一)呈现差异
呈现差异的前提是创设开放的环境,让差异在自然状态下呈现。开放主要体现在问题的开放及材料的开放这两个方面。
1.问题的开放性
开放性提问主要是针对封闭式提问而言。在差异课堂中,教师的关键提问应是开放的且能活跃幼儿思维的。例如,在绘本阅读中,教师如果问:“这上面都有谁?”那么,幼儿的回答一定是封闭的,只会很有针对性地进行回答。但如果教师问:“看看,这里有谁,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那么,幼儿的回答会立刻多元起来,甚至会加入自己的一些想法。开放性的问题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呈现差异、发现差异。
2.材料的开放性
首先,材料应是多元的、可供选择的,能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例如,在美术活动“我眼中的树”中,在呈现“树”时,有的幼儿会用剪贴的方式,有的幼儿会用绘画的方式,有的幼儿会用水粉……所以,教师应提前准备剪刀、彩纸、白纸、蜡笔、水粉等多元化的材料,方便幼儿自主选择。其次,材料本身应有很多可能性,例如,在体育活动“小兔跳跳糖”中,当教师提供的材料是硬纸板时,幼儿呈现的材料设置法只有平铺,而当教师提供的材料是垫子时,幼儿就出现了多种玩法,有平铺的,有叠高的,有拼接成曲线的。所以,教师要敢于放手,敢于接受幼儿的无限可能。
(二)发现、捕捉差异
幼儿呈现了差异,就需要教师做个耳聪目明的智者,发现并捕捉差异。幼儿的操作时间往往有限,教师要想在短暂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发现幼儿的差异,就要会看、会听、会走。
1.会看:观察目的明确
看幼儿对学习要求的理解与执行情况。看有多少幼儿按照要求去做了,有多少幼儿还没开始操作。
看幼儿的学习状态和品质。看幼儿是如何操作的:是先想再做,还是边做边想;是独立操作,还是模仿同伴;是坚持不懈地尝试,还是尝试一下就放弃了。
看幼儿的操作结果及层次差异。看有多少幼儿成功了,他们是如何成功的;有多少幼儿没有成功。这步很关键,教师要事先进行预设,预设越充分,在现场越容易抓取资源。在过程中,重点关注幼儿的问题出在哪里:是在学习能力上,还是在品质上。
2.会听:听弦外之音
教师还要学会倾听和追问。幼儿语言有很多价值,通过“听”幼儿的语言,可以了解幼儿的学习过程,了解幼儿的需求。例如,在小班科学活动“甜甜的河水”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听:听幼儿的自言自语,听幼儿与同伴的交流,听教师与幼儿互动交流的话语。
在“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的学习品质,可以体会幼儿成功的快乐,可以关注幼儿的观察能力及社交能力等。所以,听很重要。
3.会走:站对点,路径要适宜
教师要注意调整站位,以便于关注到每一个幼儿。在孩子操作之前,教师应站在活动的中心位置,注意观察每个幼儿是否已经找到操作材料;对于还没有找到操作位子的幼儿应及时给予提醒和指导。
在幼儿开始自由探索后,教师应从操作台的外圈开始观察,第一次观察,是看幼儿的操作情况,如是否每个幼儿都参与其中了;在第二次行走的时候,就可以进行个别指导或个体观察了,教师的站位也是在外圈,一方面可以进行个别指导,另一方面还可以关注到其他正在操作的幼儿。
(三)分析差异
在分析时,教师要理性看待幼儿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做到从幼儿的行为看思维,从幼儿的结果看过程,从幼儿的品质看价值。
首先,分析幼儿行为传递的信息。以科学活动“会站起来的罐子”为例,活动目标是通过加水的办法,让罐子可以斜着站稳。幼儿们的差异很多:有的只加一点点水,所以结果失败了;有的没有让罐子的斜面着地,一直失败,也没有寻找失败的原因;有的不断加水直到成功,幼儿的探索是有思考的,在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有的一点点加水直至成功;有的加满水再一点点倒出来尝试。
然后,结合教学目标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哪些可以成为价值点,这些价值点可以怎么用。例如,上述案例中能坚持到最后的、探索中有思考也有调整的、探索方法不同的就是价值点。
最后,对价值点进行分类,看看有哪几类差异。还是以上述活动为例,这里的价值点可以分为体现科学品质和方法的。
(四)利用差异
利用差异的过程其实就是游戏交流的过程,是“兵教兵”从理念走向实操的关键。
1.“大家说”
教师要照顾幼儿当下的情绪,引导他们表达感受,如说一说:成功了吗?你们有什么感觉?
2.“对话说”
给幼儿支架,教师要给幼儿留白;让幼儿尝试说出思维过程。教师要通过对话互动的方式帮其他幼儿整理思维,通过互学的方式将个别幼儿的“会”成为集体的“会”。教师可以通过“你是怎么做的?”“遇到什么问题?”“你们谁有好办法?”“你们听懂了吗?”等问题激发幼儿相互学习。对话是巧用差异的关键。
3.“提炼说”
对幼儿的经验进行提炼分析。“对话说”之后,教师要进行提炼总结,或是让幼儿自己总结经验,这是将新经验进行内化的过程。同时,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将一些亮点资源与同伴差异资源相结合,对幼儿提出更高的要求。
差异课堂“四步走”的每一步都是为了促进幼儿获得新经验,再促进幼儿新的差异的产生,然后再循环反复。差异课堂能够真正依据幼儿的需求,选择幼儿适合的内容展开活动。
差异课堂无处不在,既体现在集体教学的小课堂中,也体现在一日生活的大课堂中。我们应好好利用差异教学,在师幼、幼幼互动中,让每个人享受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