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四有”发展课堂中的运用

2021-12-02江苏省宿迁中学宋娜

家长 2021年26期
关键词:四有高中语文信息化

□江苏省宿迁中学 宋娜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等多重对话的有效方法。阅读有助于构建学生内在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为主的教学实践活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不当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阅读教学的成效往往不如人意。学校的阅读课少之又少,还常常被学生虚掷:偷偷做作业、交头接耳等;学生牵制于高考,被动阅读。课外阅读更是没有保障;学生缺少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课外阅读趋于程式化;自主阅读意识淡薄;缺少可量化的检测机制等。这些都导致了学生阅读量不足、知识面狭窄的问题,成为高中语文学习的一大障碍。因此,传统的阅读教学并不能满足《新课标》对于阅读与鉴赏的具体要求,要促进学生自主阅读、合作阅读,我们有必要尝试信息化的阅读教学方式。

二、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推动高中语文“四有”课堂发展

信息技术的出现,推动了高中语文“四有”发展课堂的建立,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其一,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的应用尊重了学生本位的教育理念,它引导学生自主研习、合作探究、展示点拨、拓展创新,能够让学生真正成为高中语文课堂的主人公,对深化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有着积极作用;其二,信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高中语文课堂上原本的教学模式,它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空间,给教师优化教学提供机会。教师能够将诸多新式教学方法带入高中语文课堂中,对原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造成了冲击,实现了被动到主动、单一到多元、僵硬到生动的转变,对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着积极作用;其三,信息技术推动“四有”课堂的建立,实际上也是推动学生的素养发展。这能够满足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需要,真正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达到语文育人的最终目的。正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出现在高中“四有”课堂中具有独特作用,因此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落实开展基本的阅读语文教学中必须尝试信息化教学,力求打造有效、科学的“四有”课堂。

三、利用信息技术,推动高中语文“四有”课堂建构

(一)概说

“四有”即:有自主研习、有合作探究、有展示点拨、有拓展创新。其核心理念为“自主自觉,互惠共生”。相比传统教学,“四有”发展课堂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媒体已与我们形影不离。借助网络进行教学成为“四有”发展课堂的必然趋势。《新课标》也提出:“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

(二)信息化阅读教学方式

信息化阅读的关注点在学生,相比传统的阅读教学,它更适应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符合“四有”发展课堂的教学实际,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朗读者”微课:感性感知。在学生初步接触文本的时候,第一步就是读和感知。反复诵读,会使学生不自觉地揣摩,并生发情感上的倾向性。这个时候,可以安排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有感情地大声朗读,并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把它录制成“朗读者”微课,留待课上展示评比。比如,预习《赤壁赋》,通过反复诵读,学生可以自主扫除生字、生词等阅读障碍;通过揣摩文章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学生可以自主概括人物情感的变化过程:乐——悲——乐;同时,对于自己喜欢的景物描写、哲理阐述等都可以在“朗读者”视频中进行展示。这样利用视频、音乐等多媒体手段,形式新颖独特,很好地替代了传统阅读教学中的预习及整体感知环节,并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回归。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朗读者”视频也是可见的预习作业的展现形式,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预习。这是学生“自主研习”的重要内容。

2.微信公众号:理性分析。在初步感知阶段,学生有了很好的情感体验,并且会不断深入学习,积极主动地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究。这时,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网络平台。比如,语文学科可以用微信推出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公众号,针对文本的重难点设计专门的“每日一练”或“每日一辨”等栏目。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公众号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学校机房可以每天定时开放,供学生使用;或者在班级一角配备一台电脑,以方便学生使用。语文教师可以依此微信公众号推动学生对名著的阅读。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推出了“《红楼梦》每日一练”,高效且有针对性。

3.网络学习小组:拓展迁移。语文阅读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学会读书,就必然要学会思考。对于同样的文本,不同的学生往往会有不同的阅读体验,会生发不同的思考。例如,暑假我们布置学生自读《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最后以“读书报告”的书面形式上交作业。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我发现学生对《平凡的世界》的感悟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感兴趣,有的学生对“平凡”一词的理解有自己的想法,还有的学生喜欢书中的环境描写等。针对这样的情况,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全部学生的需求。这就需要借助网络,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建立网络学习小组,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组合,探讨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最后,可以通过BBS等形式对大家的学习结果进行展示讲评。这样的教学模式既丰富,又有针对性。学生的学习既能展现思维的过程,又有具体可感的评价结果。

以上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四有”发展课堂中的自主性及教师的随时点拨,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

(三)“四有”发展课堂中信息化阅读的设计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信息化阅读模式可以使学生主动投入对文本的感性感知,并生发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在接下来的理性探究阶段,学生必须全面调动自身的认知,有针对性地突破文本理解的重难点。拓展迁移,是最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环节,使学生通过分享、交流、整合,真正完成自主学习的过程。

2.强化预习的重要性。四有课堂要求将课堂适当地还给学生,教师在落实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就要给学生预习参与语文学习的机会。为强化学生在四有发展课堂上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在预习阶段提供科学的导学案、设计精细的任务单,指引学生投入语文阅读学习,在预习中引导学生基于信息化阅读初步建构阅读框架。

3.突出“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主要体现为学生与教师的合作——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学生与学生的合作——质疑、交流、讨论;学生与网络的合作——借助网络资源进行探索、研究。

4.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资源丰富多样,但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惑:这么多的资源,从何入手?因此,借助网络资源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让学生保持清晰的思路。教师要借助教学目标进行有效引导,不要让学生迷失自我。

5.做好教学反思。基于信息技术建立“四有”课堂,是教育创新也是教育发展。它作为新兴事物,势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落实开展教育工作中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其发展现象,通过必要的反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找准教学发展的新的切入点。

总之,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是没有时限的,它不是只在课堂上完成的,更重要的是课堂外的自主阅读。我们要善于利用信息化资源,将教师的指导方法应用到课外拓展阅读,不断完善自己的阅读体验。这才是阅读的真正意义,同时,也是高中语文“四有”发展课堂的必然趋势。

猜你喜欢

四有高中语文信息化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探讨德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进社区 争“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