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生长型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021-12-02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炎武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21年5期
关键词:操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炎武小学 顾 超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依据小学生的思维特征创设生长型课堂,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在生长型课堂上,首先,教师是组织者,学生具有充足、自由的交流或思考余地;其次,教师又是倾听者,可以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起讨论;再者,教师又是引导者,帮助学生顺利达成学习目标。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设计层次递进的问题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革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将课堂展示的机会真正还给学生,当好组织者,为他们创立一个生长型的课堂情境。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勇于思考,提出疑惑,将课本内容的范围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去。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教师可以多设计一些层次递进的问题,使学生都能在课堂中获取知识;针对偏思考性的习题,教师可以设置具有一定坡度的习题,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在生长型课堂中得到相应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的知识后,我设计了两个问题:校园里有一块平行四边形草坪,底边长12 米,高9 米,它的面积是( );还有一块三角形花坛和它面积相等,高也相等,这个花坛的底边长是( )。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答,引导学生加深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掌握,并且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区别。两个问题的难度明显有差异,第一个问题实际上是基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底边×高,而第二个问题就深入一点,需要学生知道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底边×高÷2,掌握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从而能够反过来计算出三角形的底边。

小学数学生长型课堂里,老师要切实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设计层次递进的问题是非常有效的。在学生逐步完成几个问题后,能够理解双基知识,进一步实现数学知识储备的跨越,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广泛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教师应当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入手,向学生提供数学活动展示的机会,帮助他们动手实践,主动地探究与合作,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培养思维能力。

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不仅要传授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多动手,通过探究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因此,对于生长型课堂,教师需要首先从引发兴趣开始,广泛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是良好的倾听者,进入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及时“点火”,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鼓励他们勇于发言、大胆讨论,所有的潜能都发挥出来,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了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后,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提出“如何计算学校操场面积”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站到操场的看台上面仔细观察,发现操场的形状是规则的两条直跑道加两个半圆弯道,只要测出直跑道的长度a 和操场的宽度b 即可,ab 是直跑道对应的操场面积,圆周率π×(b÷2)2就是两个弧顶对应的面积,二者相加即是操场的总面积。

小学数学生长型课堂要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入手,广泛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这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后续发展,更培养了他们数学应用思维的能力。

三、及时利用课堂上突发的新情况,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在小学数学生长型课堂中,如何控制好课堂中突然发生的“意外事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日常教学中总是会产生课堂突发情况,这时候教师要利用好它们,给学生带来喜出望外的体验,及时指导学生举一反三,这一点非常关键。

例如,在讲解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后,需要学生能够正确区分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区别。“一块正方形的瓷砖,边长是40cm,面积是( )”,有的同学就错误地列出算式:40×4,教师及时追问:这个瓷砖的周长是( )?学生顿时开悟,发现自己对于面积和周长理解错误,懂得了它们的区别。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利用好课堂上突发的新情况,引导学生进行举一反三,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在课堂预设的基础上形成了活泼有趣的学习氛围,学生也很快掌握了课本知识内容。

综上所述,要创设生长型课堂,教师需要分别做好组织者、倾听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积极引领作用,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设计层次递进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发挥、独立思考;其次要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广泛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最后要及时利用好课堂上的突发情况,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总之,创设好生长型课堂,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操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操场的一天
学校操场
平行四边形的烦恼
下课了
三角形,不扭腰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找图形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