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梳理及路径探寻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学习体会
2021-12-02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浦东新区少先队教研员姚瑜洁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浦东新区少先队教研员 姚瑜洁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刊发,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党中央名义下发的专门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文件,是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行动纲领。《意见》就少先队充分发挥为党育人作用、对深化新时代少先队组织改革创新、对推动少先队实践化和社会化发展、对强化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对全面加强党对少先队工作的领导等多个方面都做出了明确部署。尤其是《意见》第十六条提出的“深化少先队相关学科建设,加快完善人才培养和课程教材体系”的要求,直面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症结问题。
一、存在问题
1.学科体系不健全,专业地位无保障
目前,大学教育缺少少儿组织教育相应的学科专业的设置,少先队的学科体系建设还不完备;师范院校或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少先队相关内容缺失或不足。部分辅导员缺乏系统的少先队基础知识,专业素养有待提升。职前教育的缺失和职后教育的边缘化,也导致少先队专业地位没有保障。
2.多重角色于一身,职责定位不明晰
大、中队辅导员一般都身兼数职。首先,作为学科教师,要遵从学校教学工作的安排,课时工作量较为饱和。其次,作为辅导员,任务繁重。大队辅导员受到团委、少工委、教委和任教学校的多头管理,有的辅导员还兼任学校德育处副主任、团委书记等行政管理工作。中队辅导员大部分由班主任兼任,肩负班级管理、家校沟通等重任。上级部门、条线的突击任务,往往也需要大、中队辅导员完成,耗费了大量的精力、时间在各类检查上。
这种模式在少先队依校而建、依校而存的教育场域下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会导致辅导员陷入身份定位矛盾,对少先队工作缺乏认同感,对辅导员职责边界不清晰,产生职业“倦怠感”。
3.队伍结构不合理,同伴支持不到位
合理的队伍结构应该是老、中、青比例在3:5:2左右。大队辅导员队伍偏年轻化,人员流动快,稳定性不够,在校内缺少相同岗位的同伴支持,面对资深中队辅导员时,底气不足。资深中队辅导员经验丰富,但是在体力、精力上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普遍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缺乏改革创新意识。年轻的中队辅导员有精力、有活力,但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学习和业务的指导。辅导员队伍培养梯队矩阵不尽合理,新老断层现象比较突出。
二、破解路径
关于新时代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结合《意见》精神,可以把握三个关键时间节点:职前、入职、职后。
1.入职前。在教育学(国家一级学科)下设二级学科,探索在高等院校中开设少先队课程。
2.入职时。在教师资格证考试、进编考试中适当补充少先队相关内容,使其成为与三教一法,成为必备条件,补上职前教育中少先队内容缺失的短板。
3.入职后。辅以少先队专业培训,凸显少先队工作的专业属性。
三、注重职后培训
“培训”这个词在《意见》中一共出现了三次,作为少先队教研员,如何增强培训实效,有效完成教师职后继续教育的任务,可以把握三个关键。
1.把握规律
少先队工作是一项专业特征十分鲜明的工作,具有不可替代性,少先队辅导员必须明晰自身的角色定位。我们要把握教育规律、少先队工作规律和少年儿童成长规律,努力构建分段、分层、分类的少先队辅导员培训体系,完善教师培训课程,编写相关书籍,开发专业APP,开展专业化、精细化的培训。
2.增强互动
要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构建起“学校少工委、年级辅导员、辅导员、社区辅导员、家长辅导员”的组织架构,增强互动性,积极借助现代技术,即时解决辅导员遇到的困惑,当前期有培训、困惑有解答时,辅导员会感到有方法可效仿,专业素养提升有保障,更好地指向服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3.创新形式
(1)专家与同行携手。一是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式培训,通过倾听“最强音”,寻找前行的航向,帮助辅导员认识专业价值、确立专业身份、增强专业修养、细化专业操作。二是同行现身说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辅导员队伍中人才辈出,可以请某一方面有创意、有思考、有行动和有成果的辅导员进行展示交流和现场分享。通过学习身边“看得见”的榜样,发现优秀的标杆,找到自己努力的目标,探寻提高质量的方法和途径,积聚成长的正能量。
(2)集中与分散并进。集体培训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现场观摩等方式。在集体学习期间,可以给每个小队安排一名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过硬的实践导师。组队分散培训期间,则由各位实践导师进行点对点的指导,使培训需求痛点得到有效回应、岗位胜任能力和获得感进一步增强,专业发展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3)线上与线下共用。在培训活动中,来自各个不同学校的辅导员组成小队,各小队既可以有集中式的活动,更应该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倡导点对点的互动与交流,如借助语音、视频软件,进行一对一交流沟通;借助群聊软件,进行头脑风暴。只有做到线上线下紧密结合,才能使培训变得灵活便捷,真正体现科技环境下的成长路径多样化。
(4)实践与理论结合。思想既是“学”出来的,也是“想”出来的,更是“干”出来的。一名辅导员要想“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由补偿型向发展型转变”“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必须做到实践与理论的有机整合,一方面要深刻领会少先队工作理念并付之实践,提高自己的辅导能力和育人艺术,另一方面要对自身实践要进行及时总结,梳理自身辅导员工作的管理方法和技巧,将经验上升为理论,进一步作用于今后的辅导工作。
今后,浦东新区少工委将进一步落实《意见》要求,突破陈规,打破时空限制,更好地激发每一位辅导员的专业成长自觉,建立完善的大、辅导员培训评价制度和长效激励机制,使异校的辅导员完全突破内心的防备,让智慧的碰撞更平等、更频繁、更有效,使辅导员梯队培训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