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宅着度个假:Staycation正当红

2021-12-02嘉瑶编辑檀静

好日子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全家人安娜旅行

文:嘉瑶 编辑:檀静

词条来源:

Staycation最近正式成为《韦氏大词典》的新词条,它的“在家度假”概念混合了Stay- at- home和vacation两个核心,成为近期频繁出现在英美各媒体上的热词。

词条释义:

Staycation直译过来就是“家中度假”,指的是在假期留守常住地,或仅在周边以短途旅游为主的度假模式。“家中度假”通常包括如下活动:游览当地的公园和博物馆、参与当地特色传统节日活动、举办家庭亲友派对等。“家中度假”也需遵循一定原则,比如定好假期起止日期、提前做计划、避免安排常规活动以与一般休息日区分开来等,以期营造一种传统假期的氛围。

内涵拓展:

“家中度假”本是一种因交通拥堵、预算及时间受限而做出的被动选择,但随着人们对度假概念理解的深入,这一低碳、环保、错峰的度假模式愈益受到追捧——它不是单纯为节省开支或躲避社交而足不出户,而是希望在合理的低成本上过有情调的慢生活。

微调查:

今天,你Staycation了吗?

Q1.你喜欢“宅”在家中度假的模式吗?

A.喜欢。45人

B.不喜欢。20人

C.依心情而定。20人

Q2.在家中度假时你通常喜欢做些什么?

A.发呆型。彻底放空,神游太虚,其实,发呆也是很耗神的。15人

B.情调型。全家人一起研究有幸福感的活动。33人

C.休养型。现在全民养生,正好休养生息。34人

D.劳作型。说是休假,但家务事总让人闲不下来。3人

Q3.你觉得在家度假带给你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A.没人打扰,身心放松,想干什么就干什么。37人

B.不用出去消费,节流低碳又环保。25人

C.有机会换一种方式了解自己和家人,并增加家庭成员间的亲密感。15人

D.不用赶行程,能够养精蓄锐,迎接下一个阶段的忙碌。8人

Q4.你觉得一个“Staycation”多长时间最合适?

A.1~2天。12人

B.3~4天。37人

C.一个星期左右。31人

D.半个月甚至以上。5人

Q5.你认为在家中度假还会有社交意义吗?

A.当然有,可以呼朋唤友一起在家玩乐。42人

B.只要不是灰头土脸地自己“闭关”宅,和家人朋友相处也是一种社交。29人

C.人际交往的确变少,一些人际关系变得生疏。9人

D.会越来越不想出门,变成惯性。5人

调查点评:

在本次调查中,大部分参与者都能够接受Staycation的度假方式,认为它并不沉闷无聊,而是可自动切换到呼朋唤友、休养生息等积极快乐的度假新内容中。事实上,“家中度假”的时髦性不仅仅体现在低消耗的轻松性和低成本的实惠性上,更重要的是,它还让人们挖掘出新的慢生活趣味,以及与家人朋友亲密相处的新乐趣。

德国《明星》周刊曾做过一个“简单地让世界变得更好”专题,在“50个让世界更美好的细节”榜单中,“留在家中和你的爱人一起沐浴,既增进情趣又可节省水资源”高居榜首;而不久前英国媒体针对3000名受众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一夜好眠”打败“出国旅游”“被别人夸漂亮”等选项,成为他们生活中最愉快的小事——有趣的是,除了第一名“一夜好眠”外,处于前10名的选项中还有3项都与“在家中睡觉”有关,它们是第三名“与爱人蜷成虾米躺在自家床上睡觉”、第五名“在家中不被干扰地睡个懒觉”,以及第六名“裹着新床单睡觉”。

所以,你察觉到了吗,有时候,度假的意义并没那么复杂。它可能就是一场亲密的沐浴,也可能是一夜黑甜。

宅于家,享受于家——家,永远是最美的度假胜地。

1、睡个好觉比什么都欢乐

没有比在家里睡个舒服觉更令人满足的了。但要达到有完美度假感的睡眠环境,也并非有床即可,还是要精心打造一番的!比如:把床挪到太阳一定能晒到床脚的位置;不惜血本购入一些材质精良的顶级枕、被等床上用品(相信我,绝对值得);适时更换卧室窗帘:宝蓝艳丽越南风、神秘紫色印度风、清爽粉蓝苏格兰乡村风都可尝试……总之,让你的卧室如星级酒店一般舒适,即使足不出户也能感受到度假风情。然后,倒在丝滑柔软的床上,睡饱了再捧上一本好书……嗯,什么营营碌碌名与利,统统相忘于江湖。

——小犹,女,30岁,保险业

2、幻想家的“手工度假”很得意

你觉得用一个小长假时间建成一所别墅工程浩大么?嘿嘿,姐就行。自从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心灵手巧酷爱瞎鼓捣做手工的小伙伴,我的幻想家式梦想就一一得到了实现:但凡买不起的,先把梦“做”出来!我们“手工吧”的姑娘们每到假期,总能激情四射地制定目标并分工协作。比如上一个假期刚完成的手工“微别墅”模型,不仅外表看规划得井井有条,就连内部墙壁上的钟表、床上的耳机都细致入微地被我们贴贴剪剪、涂涂画画制作出来。这样的假期被我们称为“手工度假”——外人也许不理解其中的乐趣,可我们自己得意极了,那真的就像是——突然找到了让白日梦得以实现的捷径啊!

——青青,28岁 ,幼儿教师

3、分文不花!姐也能遍游世界

今年春节假期后,我在“穷游吧”向网友们展示了自己高大上的“旅行照片”,一组是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广场,一组是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在大家纷纷羡慕嫉妒恨恨恨地感叹我“不差钱”的时候,爷一甩头发,告诉他们这其实只是一次虚拟之旅……

是的,我喜欢虚拟旅游网站。比如这次玩的“虚拟瑞典”,它提供了欧洲许多著名景点的360度全景实景图,包括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广场、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瑞士苏黎世歌剧院、圣彼得大教堂等等;我可以通过点击和移动鼠标来“身临其境”。虚拟参观法国卢浮宫时,全景照片慢慢旋转,上到头顶的天花板、下到脚下的地毯都清晰可见,四周墙壁上的一幅幅壁画也全部在眼前铺展开来,那简直是——荡气回肠!

不花分文,无需担心酒店与机票,不在大街上跟人抢路走,也不用被汽车尾气折磨,稳坐家中从故宫游到白宫,我觉得这样的“宅度假”也挺有意思。

——爱丽丝,女,31岁,媒介主管

5、全家人在一起找回童年

我家是那种三代同堂型的,平常工作已很辛苦,回到家中就特别企盼有快乐温馨的氛围。我们的假期常常是全家人宅在一起抱团取乐:和爸妈、宝宝下老少皆宜的飞机棋,和老公玩网络游戏健身发汗,甚至是全家人和小朋友一起玩捉迷藏、丢手绢这类“老古董”游戏。这种全家人的温馨互动有时会让人恍惚觉得回到童年,有一种简单的幸福感。我常想起自己小时候最快乐的时光:听妈妈讲故事,和爸爸猜谜语,与哥哥姐姐玩过家家……而今天的孩子们难道就一定要花钱去游乐场坐过山车、买玩具才高兴吗?全家人笑嘻嘻地、玩玩闹闹地、一个都不少地在一起、在家里——这样的度假,已足够幸福。

——小立,女,35岁,翻译

每年4到5月,是安娜一年一度出门度假的日子,但是今年,她颇踌躇。

作为一家NGO(非政府组织)的负责人,现居华盛顿的安娜与先生经济能力称得上稳定,她在市区拥有一幢已付清贷款的两层楼房子,也没有嗷嗷待哺或者需要庞大学费的孩子,安排一次“高大上”的远途旅行犒赏自己不是难事。但自从今年年初回国过春节,在故乡北京游荡数日后,安娜对于度假旅行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几个月前的春节行,因为要带领以先生为首的一群老外切身体会“天坛的明月北海的风,卢沟桥的狮子潭柘寺的松,红墙碧瓦太和殿,十里长街卧彩虹”,安娜像个最认真的游客一样,细细重游了一遍京城。她突然发现,原本以为熟悉到骨髓的故乡,竟有那样多细密悠长、自己却久未发现的风情。

在鼓楼脚下,她带着老外们呼啦啦租了几辆三轮车游胡同。从鼓楼出发,一路上她反复琢磨着如何把“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这句老北京话儿翻译得信达雅。但很快她就发现了自己的无知:仅仅一条看上去不动声色的豆腐池胡同就藏着那么多大秘密——西头有宏恩观(清光绪后宫中退休太监养老所在)、15号是杨昌济故居(1918年8月毛泽东第一次来北京就住在这里,并和老师的女儿杨开慧产生了炽热的爱情),此外还有李宗仁旧居——而这些有趣的故址,竟也都是安娜这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第一次闻见的。

就在那时,安娜想:我真的了解这座我生活了近三十年的城么?她想起爸爸常说的一句话:北京那些好地方啊,咱生活在皇城根儿下的北京人,倒不见得去多走走,多看看。

最终,安娜决定放弃几乎每年都要大动干戈一场的远途出境游,改到华府近郊、车程不到一小时的香那多阿国家公园度假村悠闲度假。原因很简单:她想要慢悠悠地、仔仔细细地以游客的方式来探索自己正居住的城市,完成一次不那么匆忙的“家门口的旅行”。

No.1去博物馆:

无论是让孩子们欢呼雀跃地在自然博物馆、天文博物馆中寻找恐龙骨骸、陨星石块、飞船和火箭,还是背着画板在艺术类博物馆中毕恭毕敬地临摹大师画作,去博物馆都是一种静动皆宜、充满乐趣的短途度假方式。并且,许多国家级博物馆都有免费开放日或优惠日,这可比一些每15分钟就要付一次账单的度假物美价廉多了!

No.2参加当地节日和音乐会:

就像意大利伊夫雷亚有“橘子大战”,美国波士顿有“僵尸大游行”,印度新德里有“洒红节”,泰国有“猴子盛宴”一样,我们也有许多属于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活动——不要不屑一顾,带着“外来游客”的虔诚和新鲜感,认认真真地逛一次庙会、赏一回灯,甚至参加一次赛龙舟,你可能会收获很多惊喜。

No.3来一次酒店度假:

选一家心仪已久的酒店——顶层有泳池,楼下有私人画廊和购物中心,夜晚当你凌空遥望这座属于自己的城市的璀璨夜景,也许你会发现,那些拖着行李箱千里迢迢奔赴至此的游客,和来到离家十公里外轻松度假的你,追求的是同一件事——那短暂而浮光掠影的生活在别处的感觉,让人在繁重生活的间隙做了一次心满意足的叹息。

No.4尝试较冷门路线骑行:

相比其他出游方式,骑行更为自由,也更适合近郊等短途度假,它可以让自己随时停留在风景里;至于尝试较冷门路线,除了可避开过热景点的聒噪与商业化,它还常给人带来惊喜,让人欣赏到难得窥见的原生态美景。

No.5体验一次“心理旅行”:

“心理旅行”是针对压力过大的城市人渴望在假期获得身心放松而出现的一种新旅游模式。它是指与一位亦师亦友的心理医生一同进行短途旅行,在大自然中敞开心扉,面对山水说心事,并在旅途中接受心理医生的疏导。路途不必远、行程不必赶,重要的是在旅行中舒缓心情,排解压力——听上去是不是很诱人?

猜你喜欢

全家人安娜旅行
安娜作品
抓鸭子,抓到了吗
意外的旋转
“预防艾滋病 健康全家人”知识竞赛试题
与圆有关的中考压轴题
小黑的旅行
嫁不出去
夏日旅行
做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