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 +”的高中生物混合式教学
2021-12-01李丹
李丹
摘要:文章首先对“互联网+”与混合式教学进行了概述,然后比较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最后从课前预习阶段、课堂教学阶段、课后复习阶段三个方面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高中生物混合式教学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生物;混合式教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与日常生产生活不断融合。高中生物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相关课程的延续与拓展,为自然科学领域重要学科之一,其基于生物科学基本内容的展示,来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 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 “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生物学课堂提供了诸如图片、视频、模拟实验等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教育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主动学习活动对实验耗材及相关场地条件的依赖。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技术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主动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效果。”[1]基于“互联网+”,大量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涌现,形成了“互联网+教育”的理念,即结合了在线学习优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现今的教育事业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
一、“互联网+”与混合式教学概述
“互联网+”可概述为“互联网+各类各色传统行业”,指以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部门融合与应用的过程。互联网与各个领域通过信息技术与网络平台紧密结合,将抽象符号转化为实体,推动经济形态不断演变,为社会进一步的变革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互联网+教育”是教育领域的“新”革命,其不是网络平台与教育事业的简单加和,而是更深层次的重构,基于此背景出现了混合式教学理念。混合式教学就是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与在线学习结合,使教学不仅限于线下也可拓展到线上。它主张结合传统教学优势,分别弥补传统课堂教学和網络自主学习的不足,实现优势互补,从而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混合式教学可以增加教授者的知识呈现方式,使学习内容、思维方式、教学过程三者皆可视化、清晰化。同时提高学习者兴趣和动机,以及拓展与目标语言的接触机会,可重复学习和使用目标语言,并摆脱传统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各自的限制[2]。“互联网+教育”会使未来的大部分教与学的活动都围绕互联网进行,知识在互联网上传播和成型,线下与线上结合相互补充拓展。“互联网+教育”的混合式教学将让传统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
首先,在教学形式上,传统课堂教师与学生可以面对面地即时进行知识传递与情感交互,但其教学资源闭塞、进度过于整齐划一、效率低等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而混合式教学在课堂(线下)教学的基础上还可以延伸到课后(线上)。教师可根据重难点设计循序渐进的知识层次,上传云端供学生浏览和下载。学生可自主把握学习进度,对于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可反复学习理解,直至掌握。
三、基于“互联网+”的高中生物混合式教学策略
高中生物的概念、原理较多,且零碎散乱,使学生难以把握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及巩固。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教师可综合使用各类资源实施混合式教学,将众多复杂、零碎散乱的知识转换成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学生看起来一目了然、更直观的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促进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建立、理解和应用,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持课堂活跃,提高课堂的效率。具体到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的活动达到在线学习和面授教学的有机融合[4]。
(一)课前预习阶段
课前预习是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混合式教学与传统的课前预习不同的是,学生在课前预习过程中更多是通过在线学习的方式获取知识。课前准备阶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可在线上发布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主要包括其经过教材、学情、教学资源等前端分析后,设计的具体教学过程;另一方面,教师可在线上指导学生完成课前学习任务,比如,通过学生最常用的 QQ 平台上传“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微课、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学习资料链接,并线上指导学生完成对应学习任务。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使用智能设备进行线上预习,充分将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并且学生遇到问题,便可与教师沟通,进而得到更有效的指导。
(二)课堂教学阶段
课堂教学阶段是整个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经过课前预习阶段的学习,在课堂上学生主要向教师反馈课前自主学习所获得信息,而教师则依据反馈判断学生掌握情况,完善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具体来说,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交互智能平板授课,依据学生课前任务反馈及各小组的总结,判断学生的掌握情况,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有针对性地讲解重难点,完善学生知识体系。
(三)课后复习阶段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混合教学模式更加灵活。教师可在线上拓展学习资源、布置作业,学生可依据自主学习结果及教师个性化完善结果将所获信息纳入自身信息库。同时,教师再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检测学习效果,并做好教学反思与反馈评价。比如,教师可以使用微助教这一微信小程序,在微助教中建立生物作业库,学生课后进行同步答题,直接判断正误并给出解答,教师可以查看学生生物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每一道习题的正确率。教师可以对正确率较低习题的相关知识点再加以巩固,并且从微助教中直接选择相似的习题再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测,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所有知识点。
四、结语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合理运用混合式教学将促进互联网与课程实施的整合,从而推动教学改革,更有利于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解决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存在的缺陷,但其虽有多种优势,也存在弊端,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混合式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完善,扬长避短。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 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张岩芳.互联网+背景下基于混合式学习的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4):135-136.
[3] 许丹曼.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物微课资源整合路径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5):64-65,74.
[4] 常晓芳.ITILA 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生物翻转课堂[J].中学生物学,2016 (10):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