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究
2021-12-01仲小波
仲小波
摘要:高中阶段的教学在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由于数学学科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课堂状态来进行有效提问。本文讨论了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课堂提问是当前学校教育研究的重点内容,关注着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成为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調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充分展现出自身真实想法。
一、问题与情境
在课堂提问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有目的的进行各种问题情境的创设,通过这些问题来让学生进行探究和求解。好的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兴奋地状态下,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索问题。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将问题作为课堂的载体。例如,在学习“集合”知识时,会涉及到集合的运算,这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已经得到了普及,那么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公司是哪家呢?目前我们在工作中普遍应用Word和Excel两种软件。教师先让学生观察软件中的各个功能项,然后让学生思考把这些功能放在一起会组成什么样的集合,再思考各个集合之间的关系。再如,学生在学习“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通过让学生猜出商品的价格等来吸引学生,同时通过不断的缩小价格的范围,可以让学生逐渐“逼近”准确值。通过这一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进入到情境中去,从而也就可以体会到“逼近”求解的数学理念,在向学生展示二分法的算法时,也可以更好的突出数学的应用价值。可见,只有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才能更好的认识数学知识,从而也就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了。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为学生创建出相应的教学情境,做好问题的融入工作,启发学生的思维,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生动而有趣
高中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因此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可以根据学生压力大的特征出发,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从而缓解学生的压力,帮助学生在释放压力的同时学习到数学知识。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和情景模拟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对于课堂的问题进行趣味化的处理,既可以让学生理解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又可以帮助本身对数学不感兴趣或低兴趣的同学提升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讲解关于空间几何体知识时,对于视图的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通过简单的几何体图形来进行引导,简单几何体图形通过涂抹、掩盖的方式进行处理后再向学生展示,让学生通过自主填充来实现图形的完善以及细节结构的补充,在学生完成初步的认知后,在已有的基础之上增加难度来向学生展示更加复杂的几何体图形。最终可以形成一个几何体图形的清单,让学生通过三视图之间的关联来实现对几何体图形以及三视图的把握。教学模式的改变和调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也会得到引导,对于学习有着显著的效果。
三、深度和难度
课堂提问要有适当的深度和难度。课堂提问适度性应包括两个方面:(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恰到好处地把握提问的时间和频率,课堂教学中不能总是不断提问问题,那样会造成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冷静有效地进行思考,反而会破坏课堂教学结构的完整性,但是也不能没有问题,那样的课堂毫无生机,营造不出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氛围。(2)问题的难度要科学适度,课堂提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的设置相关问题来让学生探索思考。一个耐人寻味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所有同学的思维之弦,让学生怀着激动和喜悦的心情进行学习。例如,在“平面的基本性质”学习过程中,教师如果提问:“过两条相交的直线可以作几个平面?”学生能够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这个问题显然没有深度,不能引起学生思考地积极性。如果换个提问方式:“过两条直线可以作几个平面?”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就要思考各种不同情况所得到的不同答案。这种提问方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更能调动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但如果问题的难度较大也是不恰当的,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就没有实际意义了。
四、框架与梯度
如何有效地提问是强化高中数学教学效果的关键。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打破常规问题模式,学会在问题中创新,对问题进行衍生,增强学生对课堂提问的新鲜感,让学生始终保持交流热情。笔者在“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学过程中,就没有再询问学生三角函数图像特征是什么,而是询问学生y=sin(-x+90°)的函数图像是什么,让学生自己试着将该函数图像画出来。该问题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还为下节课y=Asin(ωx+ψ)函数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对课堂学习效果的优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另一方面,控制好提问互交教学内容梯度,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该方面内容非常重视,从学生和教学角度分别设置了层次内容。在学生角度,笔者依照学生学习水平将学生划分为高中低三层,在教学角度,笔者依照教学指标要求设置了拔高与基础两种问题。笔者在对高水平学生进行提问时,多以拔高问题为主,让学生能够在提问中发展思维和能力;在对中水平学生提问时,基础问题与拔高问题交叉运用,确保能够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能力,强化效果;在对低水平学生提问时,多以基础问题为主,确保学生能够了解问题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提问教学模式是非常受用的。它能够打破沉寂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和思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了很好的培养,促进了我们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何伟.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J].江西教育,2021(27):17.
[2]陈家振.问题导学法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作用分析[J].新课程,2021(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