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读者荐购的资源建设优化策略研究

2021-12-01廖映红李荣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资源建设图书馆

廖映红 李荣

关键词:图书馆;读者荐购;资源建设;读者心理

摘要:图书馆采购工作的目标是满足读者的文献需求、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而实行读者荐购模式是实现该工作目标的最佳途径。受文献采购周期长、荐购系统智能化程度低及读者荐购行为能力有限等因素的影响,读者的荐购积极性不高。图书馆应把握读者荐购需求的心理动因,培养他们的荐购能力,解决他们在荐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优化采购策略,不断推动荐购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提高自身资源管理和建设水平。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10-0096-03

1研究综述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高校图书馆开始采用读者决策采购(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以下简称“PDA”)模式采购文献资源,该采购模式赋予了读者一定的文献决策权,使他们成为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者,推动了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2011年,胡小菁将PDA模式引入国内,引发了大量学者的关注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PDA模式实例、国外PDA模式的实践情况、国外PDA模式存在的问题等[1-2]。部分学者探讨了将PDA模式应用于我国图书馆纸质图书荐购工作的可能性,将馆配商服务平台与图书馆工作系统对接,以期满足读者的自主决策采购需求[3-4]。

在相关理论的实践过程中,一些馆配商以“互联网+”模式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基础,研究和开发了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为图书馆的读者荐购工作奠定了基础[5]。但是,长期的测试与应用结果表明,由馆配商研究开发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在读者荐购功能上存在明显的问题,仍需进一步完善[6]。因此,笔者从读者荐购需求的心理动因出发,探索新的图书馆文献资源采购方式,研究基于读者荐购的图书馆资源建设优化策略,以期全面提升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能力,构建科学的馆藏资源体系。

2读者荐购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采用读者荐购模式采购文献资源的图书馆多为高校图书馆,我国的高校图书馆普遍采用线下或线上荐购模式开展文献采购工作。

2.1线下荐购模式

2.1.1面向教学一线的书目推送。高校图书馆采访馆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将搜集整理好的书目信息推送至各院系资料室,由资料员推送给专业教师进行圈选,教师圈选完毕后,由采访馆员进行筛选和订购。这种传统的荐购方式能够帮助高校图书馆及时掌握学科设置、教学进度、科研项目进展等情况,使其采购方案更加科学合理。该荐购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限制了电子书目的采购,且读者缺乏反馈积极性,信息反馈不及时。

2.1.2为专家单独选购。高校图书馆将部分文献采购经费额度分配给学院的专家学者,由他们自行购买图书并使用,在他们使用完毕后加工入藏。这种荐购方式的优点是能够帮助高校图书馆精准了解专家学者的研究方向和重大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以更深入地开展文献信息跟进服务。但是,专家学者的项目经费较多,通过网络渠道购书更加方便快捷,而初、中级的专业教师人数更多,高校图书馆的采购经费不足,因此该荐购方式的普及难度较大。

2.1.3举办书展,鼓励读者直接荐购。图书馆与馆配商或出版社联合举办图书展览,帮助读者了解书目信息,鼓励他们推荐感兴趣的图书,由图书馆购买、加工、入藏。图书馆采用这种荐购方式,需要馆配商投入较高的运营及维护成本,对馆配商的实力要求较高。

2.1.4专业教师直接参与图书现场采选工作。高校图书馆组织专业教师至馆配商书库或参加图书博览会进行现场采选,其优点是采购图书的专业性较强,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读者的需求。但是,由于专业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参与采购工作。

2.1.5实体书店借购。高校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在所在地的实体书店开通借购业务办理窗口,学生可以使用校园一卡通等有效证件在该窗口办理借购手续。高校图书馆需要明确限制借购图书的复本数、装帧形式、内容、文献类型、语种、金额等,使学生借购的图书符合入藏标准,学生在借阅完毕后须将图书交还至图书馆,由图书馆进行加工、整理、入藏。这种荐购方式虽然可以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但对实体书店服务能力的要求较高。另外,这种荐购方式很难实现实时监管,容易造成资源重复建设、资源建设质量低下等问题。

2.2线上荐购模式

2.2.1通过图书馆网站荐购。即读者登录图书馆网站,以表单推荐、搜索网络资源或浏览征订目录的方式进行荐购。征订目录是由采访馆员严格筛选把关后上传至网站的,内容规范完整、类别详尽丰富的书目信息,读者通过征订目录荐购图书的成功率较高。但是,当前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智能化程度较低,其读者荐购交互、统计等功能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求。

2.2.2通过云图书馆及微信公众平台荐购。读者可随时随地登录云图书馆App或访问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进行图书荐购,方便快捷。但是,这种荐购方式过于依赖智能手机等智能移动设备及互联网,很多年龄较大的读者难以独立完成整个操作流程。

2.2.3通过馆配商服务平台荐购或借购。近年来,图书馆大胆尝试创新线上荐购模式,读者可直接在馆配商服务平台下单所需的图书,订单经后台采访馆员审核通过后,由馆配商将图书提供给读者,读者借阅完毕后还至图书馆,由图书馆进行加工入藏。这种荐购方式使读者获得较强的参与感,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图书荐购周期较长的问题。但是,这种荐购方式对图书馆与馆配商的系统对接、参数设置、操作可靠性及平台穩定性的要求更高,且要保证馆配商能够长期提供优质服务并持续中标,因此普及率并不高。

3基于读者荐购的图书馆资源建设优化策略3.1掌握读者荐购需求的心理动因

读者的需求和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荐购行为,图书馆了解和掌握读者的荐购心理及动机,有针对性地制订采购方案,能够更好地调动读者的荐购积极性。宏观的读者需求分为人口趋势、行为趋势及生活趋势等方面,微观的读者需求主要包括个体的需求、喜好等,掌握读者荐购需求的心理动因是图书馆科学、高效采购文献资源的前提条件。

3.1.1断货图书。在读者向图书馆提出的荐购请求中,很多是出版时间较早、个人难以购买的图书。采访馆员应提前收集出版时间较早的热门图书信息,并与馆配商和出版社沟通确认是否还可以采购,必要的情况下可提出加印请求,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

3.1.2需求量大的图书。学生读者常用的教学参考书、课外读物等图书的需求量较大,很多读者会通过各种渠道向图书馆提出荐购请求。图书馆应适当放宽这类图书的采购时限,增加复本数量。

3.1.3读者普遍感兴趣的图书。采访馆员应根据馆藏图书的借出情况及荐购、借购请求,及时采购读者普遍感兴趣的图书,使馆藏资源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3.1.4价格昂贵的图书。对于精装书或套装书这类价格昂贵的图书,很多读者会产生既想阅读又不想购买的心理,其中部分读者会向图书馆提出荐购请求。针对这种情况,采访馆员应根据图书馆采购经费、资源结构等情况制订采购方案,尽可能地满足读者需求。

3.2优化文献采购细节

3.2.1压缩采购运行周期。图书馆开展读者荐购工作的目的是满足读者需求、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但是,图书馆在开展读者荐购工作的过程中存在文献订购周期过长、读者满意度较低等问题。因此,图书馆应为读者开通荐购绿色通道,采用半加工的方式,压缩图书加工时间,及时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明确规定采购时限、采到率等细节,并写入招标文件,严格要求馆配商保障采购工作的时效性。

3.2.2提高文献购置精准度。近年来,很多出版社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积极推动出版业的转型升级,实行以按需印刷、按需出版为代表的精准出版模式,努力满足图书馆、研究者、教师等用户对专业图书的需求[7]。通过与出版社的合作,图书馆可为读者提供更加精准的荐购服务,在满足读者个性化阅读需求的同时,提高馆藏质量和服务效率。

3.3提高读者荐购系统的智能化程度

3.3.1搜索智能化。图书馆应使读者荐购系统能够在读者查询的过程中主动推送关联文献信息,如:荐购系统在读者查询所需图书时,能够及时推送相同类型的馆藏文献信息,如果仍然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则弹出书目征订窗口,引导读者荐购图书。图书馆应优化读者荐购系统的搜索引擎,使其更加智能化,如:在读者查询文献信息时,智能推送该文献的作者介绍、内容简介、读者评价等信息,帮助读者科学地选择所需文献。另外,图书馆应在读者荐购系统页面的显著位置显示借阅排行榜、畅销书排行榜及热门阅读软件等信息,引导读者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所需的文献资源。

3.3.2采选智能化。图書馆应通过读者荐购系统搜集、整理和分析读者的查询、荐购数据,按馆藏类别指数、学科权重、借阅评分等指标进行分类并排序,以指导采访馆员开展科学化、智能化的图书采购工作,不断优化馆藏资源体系。

3.3.3服务智能化。图书馆应在保障馆配商完成数据安全对接的前提下,将明确的采购原则和采购标准写入读者荐购系统,实现一键订购符合要求的荐购或借购订单,简化读者荐购流程,及时满足读者需求。对于不符合一键订购要求的荐购订单,图书馆读者荐购系统应能够及时向采访馆员反馈,由他们进行人工审核,以保证图书采购工作的严谨性,提高读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建伟.国外高校图书馆电子图书PDA采购模式实例研究:以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富勒顿学院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6(5):98-100.

[2]王海荣.国外图书馆读者决策采购服务分析及启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5):108-112.

[3]史丽香.纸本图书PDA:境外图书馆的实践及其启示[J].图书馆杂志,2013(11):83-87.

[4]王小平.高校图书馆读者荐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由国外PDA模式引发的启示[J].图书馆界,2015(1):76-78.

[5]张畅.基于“芸台购”服务平台的读者荐购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20(8):40-43.

[6]楼宇源.高校图书馆纸本书采购模式新探:以深圳大学图书馆PDA项目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8(5):22-26,37.

[7]马东旭.按需印刷:现代出版模式的转型意义[J].现代企业文化(上旬),2018(6):92-94.

(编校:冯耕)

作者简介:廖映红(1968—),东北财经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李荣(1979—),东北财经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本文系2020年度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经费项目“基于用户需求的纸质资源建设优化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LN2020J17。

猜你喜欢

资源建设图书馆
图书馆
气味图书馆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与服务探讨
检察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
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共享机制研究
保定旅游资源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移动学习方式下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