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智慧平台建设及阅读推广策略研究
2021-12-01董文博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智慧平台;阅读推广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读者的阅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技术的介入使读者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介与载体获取和阅读文献。基于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的高校智慧服务平台数字化资源丰富、服务形式多样,能够实现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良好交互,是图书馆阅读平台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形式。文章讨论了高校圖书馆智慧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分析了该平台的架构、服务模式和功能实现,并就如何开展阅读推广提供了若干可行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10-0065-03
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主要依靠线下活动实现,座谈会、交流会、新书推荐等是主要的推广形式。近年来,虽有部分线上活动出现,但收效不明显。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给图书馆线上服务提供了丰富的媒介,也更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校图书馆面对的主要群体是高校在校生,他们思维活跃,对新的阅读推广方式兴趣浓厚,接受速度快。逐步在高校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设智慧服务平台,为在校生提供周到、个性化的服务能够促进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良好发挥。
1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基于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的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建设能够实现图书馆智慧环境的创设,引导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体系朝着数字化、智慧化和多样性的方向发展,这对图书馆读者服务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当前,广大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使用智能设备的现象十分普遍,人们对智能设备的依赖程度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智能设备可以作为读者与图书馆之间交流的载体,以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技术为支撑,确保读者随时随地获取想要的文献。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的建设能够使图书馆的阅读生态环境得到重新构建,引导更多的读者融入阅读活动。随着以大数据、移动互联等为代表的智慧技术介入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建设,图书馆以往传统、单一的阅读推广模式逐渐被替代,智慧服务平台使读者获取文献更便捷,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方式更加多样,服务效率、服务流程以及各项机制也逐渐出现变革。基于人们阅读习惯、方式的变化以及智慧平台的突出服务优势,图书馆阅读平台的数字化、智慧化建设是读者服务深化改革的必然方向。
2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服务模式
基于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图书馆智慧平台能够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使读者服务内容得到扩展,阅读品质得到提升,也有助于图书馆构建全新的读者服务体系,实现阅读推广的优化调整。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在读者服务模式上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多元化的数字馆藏资源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的资源建设是基础,智慧服务平台依赖丰富的数字资源为读者提供服务。完备的数字资源建设能够实现向读者即时提供科学研究、休闲阅读等资源,极大地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空间。智慧服务平台相较于传统服务模式而言,更加重视读者的阅读诉求,更加强调图书馆对读者信息的获取,并以此为基础向读者精准推送其所需信息,充分展现该平台服务的多元化和精细化特征。
2.2智慧化的服务方式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不仅在设备和软件等方面有了革新,其提供的信息服务也异于以往,信息服务呈现出智慧化特征。智慧服务平台更加强调读者文献的阅读形式,传统读者阅读文献的方式是纸质阅读,智能技术介入后,读者阅读文献的方式会更加人性化、个性化和智能化,读者阅读文献的方式除了纸质形式,还包含形象生动的图片、音频、视频及3D虚拟立体模型等,满足读者多维度阅读的需求,此外,该平台也更加注重读者的交流和意见反馈,读者在阅读后能够通过该平台进行读者之间的阅读互动,实现读者之间的相互学习,达到相互融合和借鉴的目的。该平台处理信息的速度很快,读者交流几乎不存在时间差,平台的交流优势突出,教育价值深远。在该信息服务模式下,高校读者之间的数据交换会日益频繁,阅读之后的信息价值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知识成果的转化率会显著提升。高校智慧服务平台也会在自我发展和革新中呈现出以读者和知识为中心的服务格局,通过自身的功能完善和优化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个性化诉求。
2.3无障碍的传输与交互形式
高校智慧服务平台的文献存储方式不同于传统图书馆,其数字化资源会以更加优质的智能存储方案或分布式存储方案为基本架构,将馆藏资源以结构化、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数据形式融合,形成可存储海量资源的数据库。该平台数字化资源的存储及数据处理需要依靠多个行业和部门合力完成,并深度挖掘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发现数据价值,引导图书馆利用该数据提供更加周到的读者服务。在智慧技术融入图书馆读者服务的过程中,智慧平台能充分利用智慧技术获取特征数据,为后续读者服务提供指导。同时,该平台也能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强大功能为不同读者制订不同的个性化阅读方案,并以合适的方式推送,最终形成更加理想化的发展格局。
3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功能实现
3.1平台功能的框架设计
智慧服务平台基于移动互联技术,形成新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借助人工智能(AI)、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可视化技术等能够对读者实现跟踪化处理,收集读者的行为数据和阅读偏好数据,为后续推送相关资源提供数据基础支撑。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构建的核心在于学生和教师的阅读需求,在满足师生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对馆藏资源的内容、数量、形式和配置进行优化处理,借助移动互联技术、物联网技术、可视化技术等创新阅读形式,提升文献的吸引力,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使他们主动参与进来。
3.2平台的功能设置
阅读推广是智慧服务平台的核心功能之一,具备好书推荐、展读、讲座、论坛等一系列阅读功能,为在校师生营造个性化、多元化的阅读环境,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图书馆的教育价值。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的功能设置主要包含数字资源形式、传输媒介、在线服务等几个部分。在资源系统上,该平台通过信息技术获得馆际互联,互联后的资源即可共享,在此基础上能够依靠云计算技术,根据读者需求对数据资源进行重构,最终形成树形的数据体系。在传输媒介上,该平台根据当前全媒体技术的特征,重视App在阅读推广中的重要作用,由学生的使用频次决定使用何种路径进行数据传输。在线上服务上,该平台可以对高效的核心资源进行融合互联,为读者构建全面的知识资源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功能进行拓展,提供参考咨询、信息推送、在线检索、在线下载等服务。
4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阅读推广策略分析4.1丰富平台数字化资源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以数字化资源为核心,依靠移动互联、大数据技术等提升推广效果,数字化资源是阅读推广的基础,因此要确保数字化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具体做法包括:首先,平台使用RFID技术对馆藏资源、网络资源和设备资源进行标记和定位处理,制定完备的标记规则,保证读者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对文献进行检索,平台也能根据读者的检索输入、查询内容、浏览痕迹和借阅记录进行分析,找到他们的内在需求点,整合其共性和个性化需求,充分挖掘其内在需求,据此分析其阅读趋向,实现自身资源的定向扩充;其次,平台可以使用双码制进行资源的定位,对已有的体系进行导航,确保资源的细分,使馆藏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再次,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并将其融入图书馆资源建设中,确保资源平台建设的多元化和功能的齐全性以及讀者获取资源的便捷性,体现平台的教育价值,发挥平台的潜在效能。
4.2提供智慧化的读者服务方案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满足读者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服务形式,促进高校在校生阅读效率和质量的大幅提升,为此,图书馆应制订更加科学的智慧化方案支撑该服务的实现。智慧服务的实现需要平台对读者进行全面深刻的需求解读,分析其个性化需求所涵盖的内容,包含阅读需求、活动需求等,通过云计算技术进行统计处理和评估处理,并将此作为智慧服务方案制订的基础。同时,平台还可通过分析阅读活动元数据构建虚拟交流平台,为读者提供交流互动服务和信息反馈服务,并收集读者需求,为后续完善和优化智慧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4.3引导读者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
读者是高校智慧服务平台功能实现中最重要的一环,读者的积极参与和配合能够促进平台架构功能的良好实现与推广效益的高效发挥。当前,很多高校图书馆对智慧服务平台功能的发挥还停留在提供数字化资源的初级阶段,平台对读者阅读素养的引导是平台阅读推广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读者阅读转型的重要方式。高校读者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由于学科、专业、就业需求的不同,读者阅读素养的培养存在较大的差异,读者引导的重点和难点也有所不同。读者也应正确看待智慧服务平台的功能与价值,了解平台的运行机制,确保自身与图书馆之间实现流畅的交流,保障自身阅读权益的正常实现。
5结语
人们阅读习惯和方式的转变促使图书馆读者服务朝着数字化和智慧化的方向发展,而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建设能够高度契合高校读者的时代需求。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也颠覆了图书馆传统的服务形式,其数字化、高效化、个性化的服务特征十分明显,基于该平台的阅读推广策略应从数字化资源建设、智慧服务方案制订及读者素养培养等方面入手。
参考文献:
[1]郭婷,申倩倩.技术驱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智慧阅读服务体系构建[J].图书馆学刊,2020(12):79-82.
[2]朱华赠.面向精准阅读的公共图书馆“馆店合作”模式研究:以南京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12):24-26.
[3]王海欧,范玉红.高校图书馆批判性素养教育嵌入阅读推广活动的实践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19):148-149.
[4]张月秋.智慧图书馆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方式的影响策略研究:以长沙医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10):28-29.
[5]龚菲.“智慧图书馆”建设与民族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17):121-122,126.
[6]杨新涯,尹伟宏,王莹.论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转型[J].图书情报工作,2020(17):58-63.
(编校:崔萌)
作者简介:董文博(1987—),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