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结合”视域下的导游业务课程改革探析
2021-12-01孙国茜刘茹
孙国茜 刘茹
在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大背景下,培养更多具有导游知识和地方文化底蕴的导游人才是当前旅游发展的迫切需要。
梅州是我国客家人最集中的居住区,有“世界客都”的美称,有着充足的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在当前旅游业大发展的形势下,要更好地塑造梅州旅游形象,除了不断完善旅游设施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批精通梅州客家文化的导游。
一、导游业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有待更新
导游业务课程是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学生核心技能的必修课,也是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科目之一,目前课程的开展主要以应试为主,采用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多以讲授法、问答法进行师生互动,考试内容多是一些死记硬背的书本知识,忽略了学生导游能力的培养。这种一言堂的授课中,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学习的兴趣不高,对知识点理解不够,掌握不牢,课堂完成度不足。
(二)教学资源匮乏,实践教学有限
为了考取导游证,课程的大多数时间都用来学习导游资格考试的相关知识,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是考证的教材,学生学习的感受不深。任课教师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不重视,实践教学的时间被挤占。即便采用角色扮演、小组学习等方法,因课时不足,时间有限,通常每小組派1~2名学生进行模拟训练,其他学生发表评论,无法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的练习。
(三)学生文化素养不高,职业技能学习受限
导游业务课程中涉及的导游词创作、导游讲解、个别要求的处理和突发事故的应变等都是以文化素养为基础的,良好的文化素养是导游职业的敲门砖,是创造性导游活动的潜在因素,也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但中职教育面对的学生是初中阶段的“落伍者”或者“问题学生”,文化底蕴较低,存在“素养”短板问题,这势必会成为中职学生适应旅游市场和未来发展的瓶颈。
(四)课程评价方式单一
导游业务课程采用闭卷考试的评价方式,局限于知识掌握的评价,模式传统,指标单一,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上述问题限制了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获得,学生缺乏实际锻炼的机会,所以有必要改变教学现状,将地方文化融合到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文化的输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导游业务能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积累知识和实践经验。
二、“导游词创作”教学改革路径分析
(一)教学内容
“导游词创作”是导游业务课程第四章地方导游服务程序与服务质量第一节准备工作中的重点内容,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导游词是导游引导游客游览鉴赏的讲解词,是导游向游客传播文化、传递知识、满足游客求知欲和进行审美活动的重要媒介。导游词创作是知识整理和内化的过程,一篇优秀的导游词“要有文学家的功底、诗人的激情、史学家的冷静和理论家的逻辑性”,才能给游客以知识、乐趣和美的享受。本文以课堂实例“雁南飞桥溪古韵景区导游词创作”为例,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掌握导游词撰写的基本方法,并理清导游词创作的思路,探索地方文化融入导游业务课堂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思路
本课以“引入模拟情境、教师引导思路、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采用课前自主预习——发现问题、课中学习——突出重点问题、模拟实训——解决难点问题、课后拓展——夯实知识技能、聚焦考证的模式(见图1),根据课前预习发现的问题,通过模拟实训、课外拓展中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找到自己未掌握知识点的根源,再经过教师的讲授和指导,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教学过程
本次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借助视频、图片、景区3D实景APP等,以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情境激发、体验认知、整合内化、实训输出”的过程,形成导游词创作的高效课堂,具体流程如图2。
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建构主义认为,情境的创设应能促进学生进行学习建构。本次课利用本地航拍风光视频,让学生对自己家乡丰富的旅游资源产生自豪感,以问题“有没有发现视频里缺少了什么?”引发思考,通过一句俗语“看景不如听景”,引出本次课内容——导游词创作。
2.感官体验,景区感知
(1)任课教师向学生发放两篇导游词和一篇写景的文章,简短介绍后,各小组通过阅读,围绕“导游词与普通写景的文章有什么区别”“导游词应包含哪些内容”“你们喜欢听到什么类型的导游词”等三个问题,进行小组探究,总结归纳导游词的写作要点。各小组将讨论结果拍照上传后,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共同总结、学习导游词的特点和撰写的要求。
(2)让学生登录景区3D实景APP,获取梅州市雁南飞桥溪古韵景区的基本信息。实景APP将包括游客在内的景区环境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情境体验中自由探索;教师发送相关知识链接,让学生自主收集关于继善楼、善庆楼、世德楼、宝善楼、世安居、反围龙式积善堂等风格相似而又各具特点的客家民居建筑群的相关知识,以及民居内承载的一段段华侨创业故事,提高文化知识储备,为创作导游词打下基础。
(3)教师延续上次课情境案例,提出:**导游带领来自北京的16人旅游团(游客的具体情况与项目一中的案例一致)来到雁南飞桥溪古韵景区,导游该讲解些什么内容呢?
3.提炼景区特色,整合导游词
导游词创作是知识整理和内化的过程,学生在3D实景APP中展开想象,在掌握景区人文习俗、民居建筑艺术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教师提供的素材,运用导游词的写作方法,按照具体情境,小组协作完成导游词创作。
4.模拟训练,相互点评
按照任课教师创设的带团情境,开启“雁南飞桥溪古韵邂逅之旅”,由任课教师担任全陪,组织学生分组担任地陪导游,结合实景图片讲解秀丽客家山村的田园风光,并形成讲解视频。通过角色扮演和模拟讲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当导游的乐趣。课后,学生可借助实景APP和网络资源反复揣摩,将修改完善的景区导游词和讲解视频上传至导游业务课程小管家,由各小组互相点评,完成评分,评出优胜组。
三、教学评价与检验
本文涉及的课堂实例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融合了地方旅游文化,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在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在时间分配上,任课教师的说明和讲授时间约为1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约为45分钟,角色扮演、模拟演练的时间约为30分钟,教师和学生的比例为1∶5;学生参与方面,本次课学生100%参与,小组内每位成员都有展示的机会,可以充分表达观点;班级小管家的点击率和下载率显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有所加强。学生本身的人文素养有限,但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会从游客的需求出发,利用网络资源,自主整合完成一篇导游词,真正做到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重点知识,成为一名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地方文化是旅游资源中的非物质表现形式,是旅游产品吸引游客的精魂所在。导游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游客的旅游体验,高素养的导游能帮助游客理解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促进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导游的导游词创作和讲解的能力是良好导游服务的关键,也是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重点,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地方文化融入课堂,培养学生“讲好地方故事,弘扬地方文化”的能力和主动提升文化素养的意识。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文旅结合”的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课题批准号:GDZZJG2020262。]
责任编辑 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