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涉外高铁话语隐喻的劝说功能探析

2021-12-01斌陈利为李烨常

文教资料 2021年26期
关键词:源域隐喻理性

唐 斌陈利为李 烨常 静

(1.华东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2.华东交通大学 交通与工程应用翻译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13)

一、引言

中国高铁企业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先后成功竞标伊安高铁二期工程、雅万高铁和匈塞铁路等项目。中国在高铁国际贸易中的强大竞争力日益凸显,许多国家对我国高铁表现出浓厚兴趣,探讨与我国开展高铁合作的可能性。然而,影响涉外高铁项目谈判成败的因素众多,中国高铁产品的海外认知度对于促进双方高铁项目谈判成功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因此,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中铁公司、中国中车公司等铁路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宣传片及官方公众号的推送、中国高铁宣传片、国内中英文媒体新闻报道等都在积极推介中国高铁产品,树立高质量可信赖的产品形象,增强产品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助力高铁“走出去”。本研究以各类涉外高铁宣传及报道为语料,基于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劝说模式[1],探析英汉高铁话语隐喻的修辞性,解读劝说功能,为提升中国企业及产品的形象及国际竞争力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隐喻与西方修辞学

传统意义上的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用一个词或短语指出常见的一种物体或概念以代替另一种物体或概念,从而暗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是比喻的一种。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乔治·莱考夫与马克·约翰逊(Lakoff&Johnson)阐释了隐喻的本质,认为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是通过另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某一种事物[2],隐喻被认为是思维的产物,是人类思维方式和基本认知手段。查特里斯-布莱克(Charteris-Black)认为隐喻是劝说性话语的重要特征,隐喻介于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劝说方式之间,存在于人们的认知和情感中,影响人们的信念和态度。[3]

西方修辞学认为修辞话语是修辞者面向特定受众使用语言以达到成功劝说和有效交流的修辞性言语活动,“劝说”是西方修辞学的核心思想。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学是一门劝说与诱导的艺术,提出形成有说服力的论辩需要三个关键因素,即Ethos(伦理或人格威信诉诸)、Pathos(情感诉诸)和Logos(逻辑或理性诉诸)修辞学劝说模式,三者分别通过构建劝说者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引发目标受众认知和情感上的预期反应,达到说服目的。[4]

三、涉外高铁话语隐喻及其劝说功能

隐喻不仅体现在文学文本中,还普遍存在于经济、政治、科技等非文学话语中。媒体新闻报道、企业或高铁宣传片等英汉高铁话语中广泛使用高铁隐喻,包括仅涉及语言的单模态隐喻和涉及图像[5]、音乐[6]及手势[7]等在内的多模态隐喻,提升了中国高铁的海外认知度和吸引力,有意或无意地从认知和情感上影响着对方的判断和态度,从而达到高铁营销的目的,达到劝说的效果,助推涉外高铁项目谈判达成。

笔者收集整理了英汉高铁话语中的高铁隐喻,大致可以归纳为标志隐喻、画卷隐喻、人物隐喻、家族隐喻、动物隐喻、战争隐喻、钢铁大动脉隐喻、地点隐喻、梦想隐喻、笑容隐喻、网络隐喻、光明隐喻、纽带隐喻等13类,其中最常见的隐喻类型是人物隐喻。这些隐喻的源域可以分为三大类:中国高铁本身的特点、乘坐中国高铁的感受、中国高铁投入使用后国家及世界形象的改变。与亚里士多德的理性诉求、情感诉求、人格诉求三类修辞学劝说模式相对应,不同的劝说方式在劝说过程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并且紧密关联、相互补充。

(一)理性诉求:以高铁本身特点为源域

首先是以高铁本身特点作为源域的理性诉求。理性诉求的依据是人类是理性的动物。[7]人类在做决定时通常会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判断,通过判断产品的功能和价值及是否满足消费者自身的需求决定是否购买使用产品。企业和高铁宣传片和一般的广告不同,包含更加丰富的素材和内容,为理性劝说奠定了基础,而且具有普及性和导向性,既受众广泛,面向国内外的公众,又对人们的思维具有引导性,使人们对中国高铁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英汉高铁话语隐喻常常利用高铁产品本身特点作为源域,通过隐喻形象地突出竞争优势,以理性劝说目标受众,符合目标受众的理性逻辑思维,帮助对方做出理性的评价和决定。

理性诉求的劝说方式与7种隐喻类型相关联,其中最有效的理性诉求隐喻类型是人物隐喻,也是所有隐喻类型中占比最大的,占总体比例超过27%,其中与理性诉求关联的人物隐喻所占比例为23%左右。例如,将新型复兴号高寒动车组形容为“身怀五大抗冻‘神技’、在极寒和冰雪等极端恶劣环境下也能高速奔跑的人”;它的“骨架”抗冻、“关节”抗冻、“神经系统”防冻、“脚”抗冻、“血管”防冻;列车水箱、水管配备“暖宝宝”、穿上了厚厚的“棉衣”;被称为“高寒勇士”“抗冻”主力军。这些人物隐喻突出了新型复兴号高铁的耐高寒、抗风寒等特点。图1中的“未来,插上智能化翅膀的你”,把高铁比喻成人类,凸显高铁“智能化”的特点。此外,蓝色光线勾勒的未来高铁结构图像给人们带来直接的视觉冲击,更有未来智能科技的感觉。

图1 未来,插上智能化翅膀的你

在高铁宣传片中多次使用“你”,如“你有强健的体魄”“你有超高的颜值”“你有惊艳的速度”“你有过人的智慧”“你创造着美好生活新时空”“你的身后是勇当先行的铁路人”,隐喻中国高铁,以及片头出现的“风雨无阻,陪伴温馨旅途”“穿山越岭,助力逐梦飞翔”,用这些人发出的动作来指代中国高铁(表1),通过文字、画面和声音组合的多模态人物隐喻构建了安全舒适、性能可靠、稳定智慧的中国高铁产品。

表1 人物隐喻

钢铁大动脉隐喻是另一种理性诉求的隐喻类型。图2的多模态隐喻“两万五千公里钢铁大动脉正在强劲脉动”英译为“On the vast land of China,the 25,000-kilometer steel aortaispulsatingvigorously”,“大动脉”或“aorta”指身体的主动脉,是人类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高铁是中国的大动脉,体现了它在中国的重要意义,在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强劲脉动”有三层意义,一是中国高铁每天都在正常运行,二是中国高铁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三是中国高铁还在持续发展。片中首先出现的源域是在桥上飞驰的高铁,生动地展现了钢铁大动脉“动”的过程,同步出现“两万五千公里钢铁大动脉正在强劲脉动”的声音解说,然后以中国如血管分布的高铁网“八纵八横”闪闪发光的图像模态进一步解释“脉动”这一动态的过程,符合多模态隐喻动态性和鲜活性的特点。“中国高铁网是大动脉”的隐喻凸显了中国高铁系统技术全、集成能力强、运营里程长、运行速度快、在建规模大、分布范围广的特点。

图2 两万五千公里钢铁大动脉正在强劲脉动

在英汉高铁话语中,其他隐喻类型如地点隐喻、网络隐喻和动物隐喻具有理性诉求功能。如图3的地点隐喻“从林海雪原到热带丛林,从大漠戈壁到东海之滨”,首先出现列车驶过不同特征的地理区域的图像隐喻,配上“从林海雪原到热带丛林,从大漠戈壁到东海之滨”的解说词,隐喻“中国北部地区是林海雪原,南部地区是热带丛林,西部地区是大漠戈壁,东部地区是东海之滨”,描述了中国高铁特点中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图4的网络隐喻“‘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宏大蓝图”,把“多条铁路线路的组合”隐喻成“一张网”,加上中国地图上中国高铁网络的示意图,更具有理性劝说功能,体现的同样是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图5是动物隐喻,“中国北端的冬季有了银色飞龙”,源域是“中国高铁”,目标域是“银色飞龙”,配上白雪皑皑的线路上高铁在飞驰的图片,体现出中国高铁的耐寒性能。“复兴号高寒动车组CR400BF-G在复兴号动车组‘金凤凰’的基础上进行高寒适应性技术提升”“在全线开通的京哈高铁上,未来将有更多的‘冰凤凰’亮相,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金色引擎”。将中国高铁比喻为“金凤凰”和“冰凤凰”,体现了其安全稳定、耐高寒、抗风寒等特点。

图3 从林海雪原到热带丛林,从大漠戈壁到东海之滨

图4 “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宏大蓝图

图5 中国北端的冬季有了银色飞龙

高铁隐喻的理性劝说功能占比近48%,是一种很重要也很有效的劝说方式。这种方法用逻辑和事实说服目标受众,通过运用隐喻彰显中国高铁的闪光点,凸显高铁对消费者的价值,达到推广和说服的效果。

(二)情感诉求:把乘坐高铁的感受作为源域

情感诉求把公众乘坐高铁的感受作为源域,情感诉求有时比理性诉求产生更大的能量。[4]企业和高铁宣传片不同于一般的电视专题片,把生活化的场景转化为更高的唯美艺术表现,让公众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迫不及待尝试的心理感受,最终达到说服效果。此类劝说方式通过3种隐喻类型来实现,其中最常见的是画卷隐喻和笑容隐喻。如图6的画卷隐喻“呈现着一幅幅崭新的中国画卷”,目标受众看到的图像是俯拍的中国黄河,加上“呈现着一幅幅崭新的中国画卷”的文字解说词,给受众带来感同身受的乘车体验,即在乘车时能欣赏旅途的美好风景,感受中国的大好河山。图7的笑容隐喻没有文字说明,只是用单纯的图片和温暖的背景音乐向受众展示乘客乘车的幸福感,用“笑容”隐喻“美好的乘车感受”,以情感吸引乘客乘坐高铁。图8和图9是人物隐喻“是列车与大海的美丽邂逅”和“让国际旅人享受着高铁与大海的美丽邂逅”,源域是高铁,目标域是人类,配上海南环岛高铁的美丽风景图和海上游艇的欢乐游玩图,让人产生乘车观海景和下海游玩的代入感,对受众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图6 呈现着一幅幅崭新的中国画卷

图7 乘客的笑容

图8 是列车与大海的美丽邂逅

图9 让国际旅人享受着高铁与大海的美丽邂逅

英汉高铁话语中高铁隐喻的情感劝说功能占比近17%,相对其他劝说方式出现频率较低,说明高铁宣传和报道中较少使用情感诉求打动受众群体,更注重采用客观理性的方式影响目标受众并劝服对方,受众看待事物更加理性,消费时更加注重理性消费,被情感所左右的冲动消费逐渐减少。

(三)人格诉求:中国高铁投入使用后国家及世界形象的改变

人格诉求可以体现在中国高铁投入使用后国家及世界形象的改变。英汉高铁话语通过高铁隐喻展现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乃至全球普及中国高铁后的新形象。人格诉求的劝说功能通过4种隐喻类型来实现,分别是标志隐喻、梦想隐喻、光明隐喻和纽带隐喻。其中最常出现的隐喻类型是标志隐喻,占比近17%,标志隐喻即以具有代表性质事物的目标域映射源域,包含多种隐喻,如背景隐喻、地标隐喻、名片隐喻、黄金隐喻、明珠隐喻、中国特产隐喻和新四大发明隐喻,如图10的名片隐喻,用目标域名片映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文字配上复兴号在桥梁上行驶的背景图,展现了中国高铁成为国家的新交通标志,以及中国作为交通强国的新形象。

图10 中国“新名片”

其次是梦想隐喻,占比10%左右,梦想隐喻是指以梦想性质事物的目标域映射源域,包含篇章隐喻、速度隐喻和蓝图隐喻,如图11所示的中国高铁蓝图“which drawsa blueprint for China Railway in 2020”,是以中国未来交通蓝图的目标域映射源域——中国高铁线路,辅助绘制着高铁线路的中国地图,为中国的交通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未来图景,让人对高铁普及后的中国产生向往和钦羡。

图11 中国高铁蓝图

图12的纽带隐喻“Connecting The World Through Better Mobility”把中国高铁隐喻成纽带,文字上使用动词“连接”,同时在视觉上使用银色细线环绕地球的图像,给人以直观感受。这说明高铁不仅可以在地理上缩小全球交通的时间和空间,而且可以促进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的交流,进一步推动全球化发展,把全世界联结成一个地球村,让中外受众都意识到中国高铁走向世界后对全球各方面的积极影响。

图12 连接世界造福人类

高铁隐喻的人格诉求功能在三种劝说方式中占比为35%左右,仅次于理性诉求,是中国高铁宣传和报道中一种常用的劝说方式,体现了公众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冀。

四、结语

涉外高铁话语隐喻对增加中国高铁产品的国内外认知度、助力涉外高铁谈判及提升中国国际形象,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亚里士多德的理性诉求、情感诉求、人格诉求三大修辞学劝说模式为理论框架,探讨了英汉高铁话语中高铁隐喻类型及其劝说功能。研究发现不同的隐喻与不同的劝说方式相关联,并且不同的劝说方式在劝说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然而从笔者收集的英汉高铁话语语料可以看出,高铁隐喻的劝说功能以理性诉求和人格诉求为主,情感诉求运用得较少,考虑到对于不同的目标受众,尤其是感性的女性受众,与理性诉求相比,情感诉求的劝说效果可能会更好,而且情感诉求可以让目标受众产生情感共鸣,更促使对方乐于接受。鉴于此,企业和高铁宣传片制作者和媒体报道者可以适当增加能够引起目标受众情感共鸣的高铁隐喻,使用更多情感诉求的劝说方式,而且在涉外高铁谈判中,三种劝说方式的使用应该互为补充、相互关联,以获得更好的宣传推广效果,最终达到说服受众的目的。[4]

猜你喜欢

源域隐喻理性
基于参数字典的多源域自适应学习算法
《活的隐喻》
可迁移测度准则下的协变量偏移修正多源集成方法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理性看待GDP增速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