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教”改革背景下《移动终端开发》课程建设探究

2021-12-01冯维娜

开封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联网案例教材

冯维娜

(开封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业界简称其为“职教20条”)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职教20条”明确提出“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任务,把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落到了实处。“三教”改革是落实“职教20条”的根本要求,是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必由之路,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推进“双高计划”的重要举措[1]。《移动终端开发》是高职院校设施农业与装备 (农业物联网方向)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文拟对当前《移动终端开发》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三教”改革背景下该课程的建设进行探讨。

一、《移动终端开发》课程简介

《移动终端开发》课程的学习任务是了解和掌握Android开发技术。教材中包含Android UI(布局和常用控件)、Activity、数据存储、网络编程、Service、广播机制、内容共享机制、图形动画、多媒体、手势识别、Android常用框架等章节,定位于农业物联网方向的课程还包含物联网开发的相关内容。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有《C语言》《Java程序设计》等,同期课程有《现代设施农业》《RFID》《无线组网技术》等,后续课程有 《物联网工程》《农业物联网应用系统项目实战》等,此外,还有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移动应用的设计与开发能力、物联网开发能力。该课程能为学业后期更深层次的专业学习和实践奠定基础,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物联网、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必要的专业支撑。

当前,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开发技术日新月异,更新迭代非常快。设施农业与装备(农业物联网方向)专业必须紧紧跟随技术发展的脚步,结合行业标准,不断优化《移动终端开发》课程的结构和内容,为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衔接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2]。设施农业与装备(农业物联网方向)专业是一个综合性专业,涵盖农学、电子、网络、软件等多个专业的内容,它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无线传输、信息处理等技术,在由射频、RFID、传感器等构成的硬件设备上实现农业智能管理物联网平台的开发和构建,还要求学生能够在电脑端和移动端实现对该平台的远程监测和控制[3]。

二、当前《移动终端开发》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方面

对《移动终端开发》课程教材的需求在“新”“案例”“综合”这三点上。目前,市面上与这一需求完全贴合的该课程的教材比较少。其一,很多教材的内容滞后。教材的版本更新周期较长,对专业前沿知识和技术的教学支撑不足,有些专业核心课程之间衔接不紧密。当前,Android的主流开发环境是Android Studio,而有的教材还在讲解Eclipse这一开发环境。现实中,Android与Eclipse无法配套使用。谷歌每隔一两年就会更新并推出一个大的Android版本,每个版本都带有新的特性,但是当前市面上的教材中很少涉及这些新特性的介绍;谷歌已经将Android Studio中默认的开发语言设置为Kotlin,但当前大部分教材还是以Java为编程语言。其二,教材中设置的案例较少。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比较系统,但案例缺乏,典型案例和综合案例更少。并且案例与案例之间的关联性较弱,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架构的整体把握。另外,案例的页面多为由控件和布局形成的静态页面,没有后端支持,实用性较弱,学生了解不到企业中真正实行的应用开发模式。其三,教材的针对性不足。设施农业与装备(农业物联网方向)专业的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要具备移动应用软件开发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物联网开发能力。目前,市面上的教材能满足这一要求的很少。

(二)教法方面

《移动终端开发》属于编程类课程,其难度系数偏大,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为了保证教学进度,教师有时不得不进行灌输式教学,这不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另外,有些教师没有结合现实生活应用场景和企业实际开发场景来讲解,导致课堂教学不够生动形象,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三教”改革背景下《移动终端开发》课程建设路径

教师作为教学环节的主导者,是“三教”改革的关键角色;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三教”改革的重要一环;教法作为教学实施的重要途径,是“三教”改革的必要内容[4]。“三教”改革背景下,《移动终端开发》课程建设可以从赋能教师、优选教材、改善教法三方面着手,以增强实效性。

(一)赋能教师

要通过多种方式为教师赋能。招聘教师时,要摒弃唯学历论,而注重应聘人员的企业工作经历,对那些高技能人才,要打开绿色通道。要完善教师岗位聘用、职称晋升机制,细化考核指标,以增强教师队伍的活力。当前,专业教师普遍缺乏企业一线工作经历和经验。要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教师培训基地,安排教师定期到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学习主流和前沿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服务企业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向“双师型”教师标准靠近;要更多地开展线上培训,在给教师提供方便的同时,降低教师进修成本。要聘请企业的专业人士来校授课,以增强课程内容的时效性。要引导青年教师制定自身中长期职业生涯规划,投身教学和科研实践,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另外,要组建更多的结构化教师科研团队,鼓励他们在课题项目研究中分工协作,以提高科研成效,同时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在教育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优选教材

要优先选择那些内容新、案例丰富的教材。一本案例丰富而典型的教材,不仅能使知识更容易被理解,而且能增强课程的趣味性。比如,Activity的生命周期这个知识点,其理论性较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分析人一生中的不同阶段,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知识点;在讲解SQLite的常用操作时,可使用通信录这一案例,将其应用在通信录制作中;ContentResolver这一知识点,可以通过对手机短信的增删改查这一案例进行阐释[5]。

要与企业合作编写教材、选定教材。无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应更多地面向“职业”,凸显职业思维和职业特点。在教材选择、教材编写上,要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打造特色。教材中应介绍当前的主流专业技术,以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零距离。

要编写设施农业与装备(农业物联网方向)专业特色教材。《移动终端开发》课程中应包含移动物联网开发的内容,而当前市面的大多数这类教材中,只有软件开发方面的知识,很少涉及物联网设备、物联网通信等内容。为确保教材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可以根据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实验平台建设情况,进行教材的定制化开发,增加与物联网部分相关的内容。

要丰富教材形式,增强教材形式的多样性,如编制活页式、手册式、立体化教材。要进行教材的差异化定制,开发个性化教材,以满足不同专业的需要。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资源和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配套开发电子教材,以增强教材的实操性、趣味性。

(三)改善教法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是课堂学习活动的“导演”。要明确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各自的定位和任务,将关注的重点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摈弃传统的学科本位的“满堂灌”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创设工作、生活情境,开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情境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把课堂还给学生。

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打造多样化课堂。当前,虚拟现实、5G、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要创建多样化网络学习平台,推进慕课、虚拟课堂等智慧学习平台的有效使用,采用翻转课堂等新颖的教学模式,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开展。

要加强实践教学,探索校企双元育人模式[6]。要增加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的比重,依托企业,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开展实践环节的教学。要将课堂搬到企业产品生产开发一线,进行项目实战,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要根据企业岗位所需,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要通过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创建,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

四、结语

“三教”改革是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当前,“三教”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许多决策部署需要贯彻落实,很多现实问题需要在实践创新中逐步解决。教学改革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高职教育“三教”改革背景下,应从“双师型”教师培育、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运用等方面加强专业课程建设,以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联网案例教材
教材精读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物联网下的智控萌宠屋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