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设计思考
2021-12-01乔凯
乔 凯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城市是伴随着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人类聚居区。于是,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地区逐渐被人们称为“农村”或“乡村”,以手工业及与手工业密切相关的商业(以交换为基础)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地区逐渐被人们称之为“城镇”或“城市”。城乡二元并行发展由此拉开帷幕。但是,不管在什么时期,一个大致的历史现实是:与农村相比,城市是一个时期先进文化、先进技术、先进思想、先进生活方式的集聚地,城市文化引领了特定时期社会的发展方向,各个时期大部分的人们都以成为城里人、在城里生活、不从事农业劳动为生活奋斗的目标和自身提升身份的标志。城市优越于农村这种观念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这种普遍的人类共识,促使乡村的发展不断向城市靠拢,促使生活在乡村的人不断向城市转移,促使乡村的生活方式不断向城市接近,这就是每个国家面临的乡村城镇化问题。但是,在此有一个不得不提及的问题,就是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乡村特殊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特殊的生活方式。即使乡村的生活方式的某些方面无限接近城市生活,它特殊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其文化环境必定具有自身的不同于城市的特殊性,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一个国家在实施乡村振兴计划的时候,必须找准发展的参照系是乡村自身,而不是某一种固化的城市生活模式。乡村是一个相对于城市而存在的区域,在对其振兴规划的过程中,设计师如何通过有针对性的设计,让乡村真正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目标,是需要认真思考的。乡村振兴战略如何与设计产生联系,让设计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既是一项宏大的社会学课题,也是一项具体而实际的设计学课题。对此,本文谈以下三方面的思考,以期抛砖引玉。
一、振兴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设计的特殊性
不同类型的乡村状况,决定了设计的侧重点具备各种差异性。根据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2016年城乡建设统计公报》,我国在2016年约有261.7万个自然村。数量如此之多的乡村,隶属于我国不同的行政区域,分布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同时也拥有自身独特的文脉传承。所以,根据目前我国乡村的复杂状况,国家在选择某一个乡村实施振兴计划时,不能简单地套用其他村、其他城镇的发展模式,应该切实做到以该村的具体地理位置、文脉传承、习俗信仰、人口结构等具体情况为基准点,由此开展各种振兴策略和设计规划。根据目前中国乡村现实状况,笔者认为可以大致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临靠城市型、自然优势型、文化优势型、无亮点型。以上四种类型乡村各有特点,政府在推动振兴发展之路时要充分考虑各自的特点与优势,不能一刀切。
临靠城市型乡村是指所处地理位置与比较发达的城市紧邻或相隔不远的乡村类型,其特点类似于当前语境下的“城乡结合部”。此类型乡村在实施振兴计划的规划阶段,应该充分考虑城乡之间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互动。因为地理位置与城市相隔不远,所以城乡之间的文化观念交流频繁,两者的生活方式具有较强的相通性。由此,我们针对此种类型的乡村进行区域规划、室内室外建筑、生活设施、公共空间等各种设计时,必须考虑临靠城市对其的影响,设计创造一种既能让乡村居民物质生活便捷、顺畅,又能在心理层面具备某种城市人性质的自豪感的生活环境。此种环境设计要求在尊重此类型乡村民风民俗的基础上,具体设计类型、样式适合趋于其临靠的城市文明,才能形成城乡共融、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自然优势型乡村是指此类型乡村所处的地理位置具备某种独特的地理环境资源,如乡村依山而建,乡村紧靠大河,乡村位于海边等等。以上所列举的种种特殊地理环境,可以作为此类型乡村振兴时重点关注的设计依据。“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所彰显的就是此种地理位置的优势发挥。依山而建的乡村,其环境设计应该围绕山体开展,而不是铲平山体;紧靠大河的乡村,其设计可以参照河流展开,而不是填河成田;位于海边的乡村,其设计应该充分考虑海洋、渔业文化,而不是舍近求远,追求大陆文明。因为自然优势型乡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资源,所以其共有的一个可以发展的导向是旅游型设计,包括旅游产品设计、自然风光宣传设计、视觉导视系统设计、乡村形象设计、旅游路线设计、特色旅居设计等。
文化优势型乡村是指此类型乡村可能不具备紧靠城市或紧邻大山大河等自然资源优势,但是此类型乡村具有非常丰富的神话传说,非常鲜活的民俗活动,或此类型乡村处于某一处古文化遗址旁边,以上文化层面的优势可以为该村在实施振兴计划时增添厚重的设计文化优势。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冲击日益加剧,众多乡村原有的民俗活动、神话传说逐渐淡化甚至消失。所以目前依旧坚守本村民风民俗的乡村越发弥足珍贵。此种类型的乡村在振兴之路中,可以充分发挥民俗文化、传说文化优势,让设计介入,将民俗、传说文化发扬光大,以“设计+文化”的模式带动全村走向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和谐局面。另外一种文化优势体现在乡村周围存在某一处或多处古文化遗址,如原始部落遗址、古城建遗址、古墓葬遗址、历史名人故居等。这些文化存在是其他乡村所不具有的,具有唯一性。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如何发挥这些传统文化在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等建设目标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各种设计介入才能将计划落地。如可以围绕古文化遗址,设计打造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届时乡村规划设计、公共空间设计、乡村名片设计等等都会悉数发挥作用。
笔者所归纳的四种乡村类型中,最后一种是无亮点型乡村。所谓的无亮点型乡村,是指此类型乡村没有以上三种类型乡村所具有的特色优势,全村的地理位置与文化资源均很普通,既不紧靠城市,也没有山河可以依赖,同时也不存在传统文化遗迹。此种类型的乡村如果想要振兴发展,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各省各市在响应中央制定的乡村振兴计划时,优先考虑的往往是前三种类型的乡村,毫无亮点型的乡村一般会忽视或拖后,但是一个相矛盾的事实是前三种类型的乡村数量往往会屈指可数,中国大部分的乡村属于无亮点型。在乡村振兴计划中,设计如何使大部分的无亮点型乡村也能紧跟时代步伐步入小康是一项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当然,要想实现此种类型乡村振兴,达到那种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目标,单单靠设计是行不通的,但是设计可以为之献计献策,在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此类型乡村的生活方式,挖掘该村积极向上的民风传统,并付诸于切实可行的、因地制宜的实用设计,让村民享受到国家发展的成果。
二、设计应解决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而不能成为有关政府显功炫耀的面子工程
在真正的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政府作为统筹者、相关资金的管理和分配者,往往对乡村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具有极强的话语权,而对真正生活在乡村的村民而言,往往只能被动、无条件地听从上级的各项安排。在这种工作模式中,代表政府执行各项决定的相关人员往往不是在此类型乡村土生土长的,因此也无法全面彻底了解在此类型乡村村民的真实所需,所以这种模式是极易出问题的。笔者的家乡大约在六年之前被滨州市政府选中(该村就是上述所划分的四种类型乡村中的无亮点型乡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对象。据村领导介绍,政府投资300万,计划把该村改造成所谓的新农村。大约用了三年建设时间,村貌确实焕然一新:村中所有主干道全部用20厘米厚的上好水泥硬化,较窄的村路则用砖头铺就,主干道上每隔20米竖一根电线杆安装路灯,在村中央的空闲位置设计打造了一处公共活动广场,并安装了五组健身设施,架设了两台篮球架。就连去地里干农活的主路也给铺设成了柏油路或水泥路。道路的硬化,使得以前“下雨则泥泞不堪,晴天则坎坷不平”的困苦一去不返了,这对于每天下地干活的村民而言,确实解决了很大问题,村民表示很感激政府。
除此之外,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为了村容进一步美化,村中环境进一步改善,在没有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的情况下,单方面强制拆除了以前每家每户在院子外面私自建造的厕所,并为临靠主路的每家每户设计建造了新式厕所。那些没有临靠主路的人家不方便修筑新式厕所,则要求在自家院里自行解决。所谓的新式厕所类似于城中的蹲式马桶,马桶安装于自己院子里一处房间内,存放粪便的池子则在院子外面临靠主路的一侧。村里规定,如果自家粪池满了,可以打电话叫来城中专门负责处理粪便的车辆抽走粪便,每清理一次收费35元。粪池设计在主路旁边,是为了方便运输粪便的车辆停靠工作。粪池深度约两米,一方面可以增加粪便容量,但是另一方面也限制了村民自行清理的可能性。在新式厕所建造完成之初,村民均有一种新鲜心理,使用率很高。但是随着新一轮耕种时节的到来,村民发现原来那种自家厕所积攒半年或一年的、用于自家田地里的有机肥没有了,严重影响了以往生产方式的顺利进行,而且自家的有机肥被抽走时还要自掏腰包给别人钱。这种双重失去使得村民开始拒绝使用新式厕所,原先那种自家在院子之外隐蔽处建造的、主要用于积攒有机肥的私有厕所死灰复燃,重新出现在村里的各个角落。
此种现实表明,在新农村建设或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组织者做任何决策,一定要首先调研村民的真实所需,切实以村民最实际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出发点,尽最大可能消除设计者并非生活于乡村的使用者的身份差异,否则就有可能出现“出力不讨好”的尴尬局面。所以调研农民真实所需很重要,组织者、设计师不能一厢情愿想当然地认为乡村人应该怎么生活,因为毕竟他们没有在乡村实际生活与耕种的各种经历。在城市中处理人类排泄物是生活方式,并非生产方式,而在乡村中,对排泄物的处理既是生活方式,也是生产方式,生活与生产是统一的。设计师用城里人的生活方式观念,试图改变乡村中的生产方式,这既违背了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的社会规律,也违背了设计中“以人(农民)为本”的原则。如何设计一套既能使村容村貌得到改善,又不影响村民正常生产生活的环境系统,是今后设计师与乡村振兴指挥者的共同思考的问题。
其实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公布之前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就已经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在前几年开始流行,目前依旧火热的文化下乡、艺术乡建,依然被大部分人认为是乡村振兴、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其实诸如此类行为都是破坏乡村原本生活文化风貌的行为。要想真正做到振兴乡村的方方面面,并不是将所谓的自我感知先进的文化艺术观念随便嫁接到或移植到一个与城市文化、工业文明差异性突出的乡村,一群非土生土长的、受过多年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知识分子想要理解相对落后的乡村生活是有一定难度的。其实对于一个乡村而言,最适宜的振兴方式是激活当地的民风民俗,让各种设计作为客体服务于这种文化生态,而不是作为主体抱着试图改变、提升的目的加以干涉。
三、乡村特殊的人口结构决定了设计必须具有相应的针对性
在前面笔者说过一个社会现实,即城市文化引领了特定时期社会的发展方向,各个时期大部分的人们都以成为城里人、在城里生活、不从事农业劳动为生活奋斗的目标和自身提升身份的标志。城市优越于农村这种观念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这种普遍的人类共识,促使乡村的发展不断向城市靠拢,促使生活在乡村的人不断向城市转移。这种现实映射的是一种大部分人普遍具有的观念,即城市文化是现代的,是时尚的,相对而言,乡村文化是传统的,是落伍的。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乡村中凡是具备劳动能力的青壮年纷纷选择离开乡村,去城市寻找自身发展的出路。青年离开乡村的途径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通过一路升学,大学毕业之后在学校所在城市或邻近城市就业安家;另一种是考不上大学的人群,也对在乡村务农有一种抵触心理,认为是低人一等的。壮年为了增加家中收入,往往也是想方设法去城市打工,因为相对于农产品的低廉价格,外出打工的方式更容易增加收入。如此一来,18—50岁左右的青壮年(包括女性)在乡村生产的人数比例逐年降低,与此同时青壮年在乡村中生活的人口比例也随之降低,乡村中剩余的人群成了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幼病残,于是年迈的老人在家养育幼小的儿童成为大部分乡村中最常见的现象。乡村的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乡村振兴过程中不得不考量的重要因素。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城市中针对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而出现的各种适老性设计相对丰富。一个小的乡村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目前乡村中的老龄化情况也是不容忽视的。但是乡村中的老人群体与城市中老人群体是有差异的,如在养老保障、医疗保险、整体文化层次、文化观念、人生观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所以针对乡村的老人群体,不能直接将城市中的适老性设计照搬过来,设计师应该重点研究乡村留守老人的心理需求、年龄结构和文化层次,不同年代出生、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都会存在不同的审美需求。如针对目前乡村老人群体受教育程度偏低的特点,设计师在进行各种产品、公共活动空间、视觉导向等设计时,不能将设计语言趋于复杂化和抽象化。为了方便老人识别和使用,用最简单易懂的设计语言,设计最实用的产品,应该是设计师在针对乡村老人群体设计时遵循的基本原则。再如针对乡村老人的平均年龄可以推断他们出生的年代大部分属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一代人的成长历程与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密切交织在一起,他们见证了国家从一穷二白到如今繁荣昌盛的艰辛历程。所以在各种产品及空间设计时,设计师可以使用能够勾起他们回忆的时代元素的设计语言,让他们在享受国家发展成果的同时,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在当代乡村除了老人,还有儿童群体、留守妇女群体。这部分儿童因为父母外出打工养家,大部分时间与父母呈现的是分离状态,缺少一定的父母关怀,整日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代际矛盾突出。这样一种生活状态对于还未发育成熟的孩童而言,是一种不合理的负面存在,势必影响其心智的健康良性发展。那么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如何通过设计缓解这种因缺失父爱母爱而导致的儿童不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心智,消解留守儿童心理上的不安全感,是设计师必须要考虑的责任问题。
在当代乡村,留守妇女也是值得关注的一类群体。外出打工一般是由家庭中的壮年男性承担(也有夫妻双方都出去的),那妻子作为家中唯一一位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所承担劳动强度可想而知,所承受的情感空虚也同样令人担忧。设计师如何通过设计让她们生活更幸福,心理更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结语
其实,对于乡村如何发展,党和国家始终十分关注。乡村是一个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乡村经济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构成至关重要。早在2005年10月8日,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当前经济形势,中央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又重新调整了针对农村发展的规划。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随后,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意见》,编制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本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阶段性谋划。
对比十五年前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有以下几点变化:一、建设对象的称谓由“农村”变为了“乡村”,一字之别体现了中央对农村的认识,由原先只注重农村“农业”的生产经济特征,转换为更高层面的文化认同,即在与城市文化的比较关系中,“乡村”比“农村”更具有对等性。二、总要求由原先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变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产业兴旺”比“生产发展”更具活力,“生活富裕”比“生活宽裕”更加富有,“生态宜居”比“村容整洁”范畴更深远,“治理有效”比“管理民主”更具效果意识,“乡风文明”没有变化。以上四个词汇的转变,体现了中央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把控由原先的侧重经济发展,转变为经济、文化、环境并起优化发展,这就为设计更好地介入乡村振兴搭建了坚实的平台。设计可以解决诸多社会问题,可以在乡村振兴之路上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如使乡村振兴更具针对性,缓解乡村人口结构中滋生的社会矛盾等。当然,设计介入乡村振兴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则就是,设计师要切实做到一切设计应以乡村本身原有的生产生活样态、村民本身真实的生产生活所需为思考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央提出的五项总要求,真正实现乡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