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医师职业精神
——第十四届医师职业精神研讨会述要

2021-12-01谢广宽

医学与哲学 2021年24期
关键词:医学生医师伦理

谢广宽

2021年9月25日~26日,“第十四届医师职业精神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医学部成功举办。会议由北京大学医学部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究中心主办,全国高等院校医学教育研究联盟、《医学与哲学》杂志和《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协办。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约300名医生、医院管理者、医学人文研究者、媒体代表和医学生参加了会议。会议重点讨论了抗疫中的医师职业精神,并设立学生分会场为医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柯杨、杜治政、张大庆、丛亚丽等著名专家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1 罗斯曼教授及其在医师职业精神研究中的贡献

医师职业精神研讨会最早由北京大学医学部与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在2006年发起,在过去15年中高举医师职业精神的旗帜,推动中国医师职业精神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研究方法不断拓展、研究体系逐渐成熟,研讨会的学术组织力、国际影响力、健康传播力、创新引领力都在不断提升,《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主编王明旭教授代表协办单位对这方面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研讨会的发起人之一、著名医学史家和生命伦理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戴维·J.罗斯曼(David J.Rothman)先生于2020年8月仙逝,这是全球医师职业精神研究领域的一大损失。本次研讨会设立了“David Rothman与医师职业精神研究”专题,邀请相关学者总结罗斯曼先生的学术贡献,探讨他对中国医师职业精神研究的启示。

医学史专家张大庆教授在《人文主义医史学家David Rothman》的专题报告中,回顾了罗斯曼先生的学术生涯,重点介绍了他的几部代表性著作。《庇护所的发现》研究了19世纪早期美国的囚犯、精神病患者、少年犯、孤儿和贫穷的成年人等依赖机构照顾的弱势群体;他与夫人希拉·罗斯曼(Sheila Rothman)合著的《柳溪战争》,揭露了肝炎研究中严重违反伦理的人体试验;《社会历史与社会政策》作为一部探索社会历史与社会政策之间联系的开创性著述,通过研究医院与健康、刑事司法、城市规划、养老金计划、学校教育政策的历史,来帮助人们理解社会政策的形成;《病床边的陌生人》一书揭示了医学技术发展和社会变迁对医学文化的影响,提出的问题发人深省,对深入理解当今医患关系仍具有现实意义。通过这些经典著作的介绍,张大庆教授充分肯定了罗斯曼先生在历史研究方面的重要贡献和鲜明的人文主义特色。

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究中心副主任丛亚丽教授,在报告中重点回顾了罗斯曼先生在医师职业精神研究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并对中国医师职业精神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她用一幅幅照片,深情地回忆起与罗斯曼先生十多年间的学术往来,以及共同创办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究中心的历史。她通过检索过去40年中国医师职业精神研究论文数据,发现本研究领域在2006年~2016年出现了一个论文发表高峰,2011年~2016年,年均发文200余篇,其中医师职业精神研讨会的持续举办和北京大学医学部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究中心的成立,对该领域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总结这些年的研究,她认为在中国医师职业精神教育已有起色、医师职业精神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医师职业精神评估相对薄弱。展望未来,医学院校的研究者、医学生群体、医疗机构、医学会组织、药业协会应携手前行,针对医患关系、医师压力、医疗差错、利益冲突等医疗行业的群体性问题,应打开新格局、探索解决问题的新路径。

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樊民胜教授作为这段历史的参与者,回忆了他和罗斯曼先生的交往经历,并对本专题的两个报告进行点评。他认为,张大庆教授对罗斯曼的 “人文主义医史学家”历史定位非常准确。中国医疗行业某种程度上在重复走美国医学的路,我们既要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更要总结其历史教训,避免出现类似的失误。他强调,在中国医师职业精神研究最核心的还是医学伦理,医学有很强的专业性,更需要伦理监督,特别是在肿瘤的研究和治疗方面,丛亚丽教授谈到的多方合作开展研究和医师职业精神教育非常重要。

2 疫情防控中的医师职业精神

自2008年成立以来,北京大学医学部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究中心一直通过推动医师职业精神建设,促进医患和谐,增加医生的职业价值和职业尊严。2020年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缘故,每年举办的研讨会中断了一年,但广大同仁的思考并未中断。在过去一段时间,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究中心特别关注在抗击疫情中广大医务工作者表现出的崇高职业精神,也关注到他们遇到的困难和困惑。为此,本次研讨会特邀请抗疫一线的临床医生介绍他们在过去两年不平凡的经历,畅谈他们对医师职业精神的理解和面临的冲突问题,与医学人文学者一起探讨应对之策。

著名医学人文学者、《医学与哲学》杂志名誉主编杜治政教授概括介绍了医师执业现实中遇到的伦理冲突,并从哲学的高度进行了深入分析。杜治政教授通过与其他概念的比较,将伦理冲突定义为“伦理实践中实际发生的冲突”,是指“公认的某伦理原则的实行导致对另一原则的否定或致另一原则的难以成立或实施”。他将医学伦理冲突划分为六种类型:伦理原则、规范差异引起的伦理冲突;伦理原则、规范应用中的冲突;伦理问题两难的伦理冲突;同一事物或问题的价值目标因认知不同发生的冲突;由于道德主体利益不同产生的冲突;机构与机构成员个人所持伦理原则不同发生的冲突。他认为,这些冲突是普遍的、客观存在的,要调节这些伦理冲突,一要明智地把握伦理实践面临的具体情境;二要融贯各种伦理理论及其分支,以此取代日常盛行的排他式的多元主义;三要对原则、规范与具体情境进行多维反思,实现原则、规范与具体情境的平衡。

来自北京地坛医院的主任医师江宇泳、齐鲁医院的内科主任胡昭、北京大学医院的感染科副主任徐京杭等临床医生,介绍了疫情期间他们紧张的工作和对医师职业精神的感悟。北京地坛医院作为传染病专科医院,是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治疗医院,江宇泳主任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介绍了该院抗击疫情的情况,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展现了该院中西医结合二科的医生临危受命、勇于创新、发挥学科特长,探索用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事迹。尤其是在治疗中,他们特别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采取多种措施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情绪。胡昭主任作为齐鲁医院第四批国家援鄂医疗队副队长,重点介绍了他在武汉参与救治的经过和心路历程,用亲身经历诠释了疫情之下医生的职责和情怀。徐京杭主任以自己为例,介绍了疫情之下感染科医师承担的多重责任:作为医师要积极参与抗击疫情,作为教师要保证教学活动的持续开展,作为科研人员要开展研究、撰写论文,作为家人要照顾孩子、赡养老人,这些责任在疫情之下经常发生冲突,感染科医生要“超凡”而不“脱俗”,妥善处理这些冲突,平衡不同角色。

剑桥大学全科医师裴安平(Andrew Perret)从一位英国医师的视角分析了疫情之下医师面临的义务冲突,为我们理解中国的情况提供了新的视角。在英国,疫情中医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他们不得不面临许多冲突:通常医生首先要考虑患者的利益,而疫情之下医生首先要考虑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控制疫情传播;通常医生考虑的是患者的需要,疫情之中医生要同时考虑医务人员的需要,避免出现心理耗竭;医生还可能面临社会责任与患者自主权的冲突、社会公平与快速免疫的冲突、精神伤害与道德伤害的发生。这些冲突给医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医生需要努力适应新的环境。

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李秀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育处处长韩江莉对这些报告做了精彩的评论。李秀兰院长认为,当前疫情的发生犹如人类整体罹患了某种疾病,疫情之下的医生要有博大的悲悯之心、精湛的专业技术、良好的沟通技能。韩江莉处长认为几位医生讲述的事迹都很真实、令人感动,疫情中大部分医师都经受住了考验,表现出的利他精神、团队精神、自律精神等特点值得认真总结,应通过教学将这些职业精神传递给学生。

3 医师职业精神教育与医师职业素养

青年医生和医学生是中国医师职业精神发展的未来,在医师职业精神教育专题讨论中,来自中国医科大学的李鸿鹤副研究员做了题为《院校教育阶段医师职业精神的培养》的报告,基于大量的文献研读,分析了国际医师职业精神教育研究的前沿热点:不当的医疗行为、负面的医疗结果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临床胜任力的测量和评价;职业精神环境与非专业行为(社交媒体);职业精神的教与学以及临床教师的作用;跨专业医疗行为中的职业精神行为;医患关系、医疗质量、医疗满意度和职业精神。她认为,在纵向和横向的整合课程中,职业精神应该分阶段、长期性地进行专业培养。职业精神依赖于明确的里程碑标准,应确保及时、可及、个性化、具体、全面、纵向和适当的支持。未来的研究需要更加关注评估职业身份的形成。

北京世纪坛医院的周经志主任基于在医院多年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经验,从统一规范、内容形式、深度与广度三个方面讲述了他对医师职业精神教育的思考。在医师职业精神教育的统一规范方面,他建议将医师职业精神相关内容写进医学教科书,对医学院校的医学生作统一标准学习要求;医院在庆祝医师节和开展新员工入职教育时,也要按规范进行医师职业精神教育。在医师职业精神教育内容形式方面,医师职业精神教育需要有热情和吸引力的人,开展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教育,做到易懂易记、深入人心。在医师职业精神教育的深度广度方面,要打破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片面理解,充分利用医院的网站及文化展示墙等多种方式宣传、普及医师职业精神相关内容。

原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究中心主任柯杨教授回顾了她在北京大学医学部推动医师职业精神教育的经历,针对当前医师职业精神教育的问题发表了她的看法,对医学教育者和医学生表达了殷切的希望。柯杨教授指出,医师职业精神是进行医德教育、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抓手,2008年北京大学医学部成立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究中心时很具有前瞻性。疫情之下,医生在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和风险的情况下,义无反顾、逆行出征,克服困难并有效控制了疫情,用行动诠释了医师职业精神的内涵。她认为,医学院校领导要重视医师职业精神教育,大力宣传医师职业精神教育并将这些理念贯穿到学校各项工作中。由于医师职业精神很难评估,短时期内看不到效果,更需要久久为功。学校不能无所作为或空提口号,要综合课堂讲授、社会实践、树立职业榜样、营造校园环境等形式,对医学生进行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教育。

北京大学医学部学工部副部长郭琦曾多次参与医师职业精神研讨会,她结合自己的工作,对这三个报告进行了生动的点评。她认为,李鸿鹤老师和周经志主任的报告都很有启发,医学院校除了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还有基础医学、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医学人文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他们也都需要进行职业精神教育。柯杨等北京大学医学部几任领导都重视课程思政和思政实践课,引导学生树立爱商观念、加强职业精神的培育,还开设了医学生职业素养可视化课程,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连贯性的教育,让学生以岗位体验的形式,真正地去了解职业素养是什么。

4 推动医师职业精神发展的新生力量

从第九届研讨会开设学生分会场以来,各医学院校参与的热情越来越高,报名参与的团队越来越多。2018年第十二届研讨会时,成立了“中国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发展联盟”。学生论坛作为联盟的重要活动,今年共有来自10个高校的18支队伍参与,分别在本科生论坛与研究生论坛汇报了他们与医师职业精神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和实践项目。王明旭、樊民胜、刘俊荣、尹梅、杨阳、彭迎春、张莉娟、袁和静、唐健等专家作为评委对学生的汇报进行了点评。“‘北大医学健康中国工作站’与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风口上的家庭医生:基于天津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深度调研”两个项目分别被评为本科生项目和研究生项目一等奖。与前几届相比,本次学生论坛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采用线上汇报的方式举办,让更多的学生团队有机会参与论坛;二是论坛分为本科生论坛和研究生论坛两场举办,分层次进行评审,评比更为公正;三是研讨时间增加了一倍,学术研究、实践项目、个人体悟等不同类型的报告精彩纷呈,内容更加丰富。学生论坛结束后,与会的部分学生和指导教师意犹未尽,又召开了一次小型会议,专题讨论了中国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发展联盟未来的活动安排,并对下次学生论坛的召开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本次会议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健康报》等媒体派记者参加并对会议进行了报道,西南医科大学等单位还专门组织教师、实习生线上同步学习。与会者对会议的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北京大学医学部团委志工部和青年志愿者协会派出的志愿者队伍,为本次研讨会的举办提供了全程的支持。会议团结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医学人文研究者、教师、医生和管理者,鼓舞大家总结和提炼抗击疫情中的医师职业精神,在新的起点上,携手推进中国医师职业精神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医学生医师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转化医学理念结合CBL教学法在口腔基础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医师节》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