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控措施
2021-12-01谢金锁
谢金锁
(甘肃省庄浪县卧龙镇畜牧兽医站 744600)
猪呼吸道疾病多发于寒冷季节,由于饲养条件与卫生较差,猪圈内潮湿、通风不利、拥挤及寄生虫所导致的疾病都极易引发猪呼吸道疾病,猪呼吸道疾病的爆发使饲料转化率降低,猪的生长发育缓慢,导致猪肉品质极具下降,推迟了生猪上市时间,增加了生猪养殖业的成本。猪呼吸道疾病导致治疗费用增加,且当得不到正确的治疗会导致猪只死亡,给生猪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猪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工作迫在眉睫。
1 导致猪呼吸道疾病爆发的原因
猪呼吸道疾病是生猪养殖业中的常见疾病,也是多发性疾病。导致猪呼吸道疾病爆发的原因众多,其中主要是饲养环境、管理、病毒、细菌、支原体及寄生虫等多方面因素互相作用引起的,并且呈现出两种或多种病原相互混合感染的情况。感染性与非感染性是导致猪呼吸道疾病爆发的因素。
1.1 感染性因素
导致猪呼吸道疾病的感染性因素主要有病毒、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等,气温的骤然升高与下降都会导致猪的抵抗力下降,极易出现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类疾病,当猪得了流感后,加之没有得到正确并及时的治疗,极易引发其他疾病[1]。
1.2 非感染性因素
非感染性因素主要是因为饲养管理不科学所引发的。不定时的投喂饲料,养殖密度过大、圈舍潮湿、未定时对圈舍进行消毒等导致圈舍内的空气混浊,甚至存在大量的有毒气体,从而人为地降低了猪的免疫力;此外,混养不同地区的猪,导致气味不同而争抢食物、打架等都会引发猪呼吸道疾病。
2 猪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类型
2.1 病毒性呼吸道疾病
2.1.1 猪流感
猪流感是猪呼吸道疾病中一个主要类型,其是由猪流感病毒所导致,猪流感的传播速度极快,即是急性猪呼吸道疾病。患猪流感后表现为体温升高且不退,咳嗽伴有精神萎靡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浑身无力,卧地不起的现象。
2.1.2 猪繁殖与呼吸道障碍综合征
当生猪得了繁殖与呼吸道障碍综合征疾病后,母猪极易出现流产现象,所产仔猪成活率很低。患繁殖与呼吸道障碍综合征的猪呼吸困难,生长发育迟缓。
2.1.3 猪伪狂犬病
猪伪狂犬病毒是其致病原因,当母猪患猪伪狂犬病后会导致流产或死胎;仔猪患猪伪狂犬病后表现为体温快速升高、厌食、腹泻及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站立不稳、口吐白沫;成猪由于抵抗力稍强,通常情况下,当患猪伪狂犬病时不会出现严重的病情。
2.2 细菌性呼吸道疾病
2.2.1 猪肺疫
猪肺疫是一种细菌性猪呼吸道疾病,其症状表现非常明显,主要为厌食、呼吸困难、咽部红肿及猪皮肤出现红点或红斑。
2.2.2 猪萎缩性鼻炎
多杀性巴氏杆菌所产毒素和因支气管败血布氏杆菌等可以引起猪萎缩性鼻炎,症状表现为猪不断打喷嚏[2]。
2.2.3 猪气喘病
猪肺炎支原体所引发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猪气喘病,猪气喘病同样具有传染性,猪患病的症状表现为咳嗽、气喘,严重的为呼吸困难。
2.2.4 胸膜肺炎
胸膜肺炎主要由胸膜炎放线杆菌引起,胸膜肺炎分为急性、慢性两种,急性放线杆菌胸膜肺炎症状为体温快速升高,精神不振,呼吸困难;严重的导致死亡;而慢性症状表现较为平缓,主要影响猪的生长发育。
3 预防与控制猪呼吸道疾病的措施
生猪养殖行业中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病非常广泛,全球各地都有发生,其在猪类疾病中的发病率占10%~30%,而由于猪呼吸道疾病导致的死亡率高达50%以上,有的地区甚至更为严重。猪呼吸道疾病的致病原因比较复杂,病毒、细菌、饲养条件与卫生较差,加之易感猪群及养殖密度过大等多种综合因素互相作用,极易引起猪呼吸道产生应激反应,从而导致疾病的爆发。猪呼吸道疾病带来的高死亡率,高治疗成本,低饲料效率,低生长发育速度等都对生猪养殖行业经济造成严重损失。
3.1 圈舍应多注意保温与通风
一些地区存在早晚温差大,生猪养殖户应做好圈舍保温和通风工作,这样有利于预防与控制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尤其在冬季天气寒冷时,圈舍周围可以使用塑料薄膜和其他一些保温材料进行保温,并让圈舍内的温度维持在20℃以上。而对于冬季出生的仔猪,需要在保育箱中进行保暖,温度应控制在30℃上下,不应使猪遭受温度应激,从而有效控制猪呼吸道疾病的爆发。此外,圈舍顶部也应及时安装换气扇,有利于圈舍内有害气体的排出,使圈舍内的空气始终保持流通。而在夏天,圈舍内应该及时的安装大功率的换气扇,及时抽排圈舍内的热气,由于猪的汗腺不发达,当气温高时,应该及时地给猪和圈舍清洗,保持圈舍内合适的温度与湿度,提供良好的活动环境有利于猪的生长发育,有效的预防与控制了猪呼吸道疾病的爆发[3]。
3.2 通过药物预防猪呼吸道疾病
对于生猪养殖来说,实时观察猪群极其重要,当发现猪咳嗽和呼吸次数明显加快时,应及时使用支原净、头孢拉定、氟苯尼考、小柴胡散、板蓝根、麻杏石甘散、多西环素等药物进行治疗,根据猪的病情治疗1~2 个疗程。圈舍内必须定期进行消毒处理,需要准备2~3 种消毒药,做到可以交替使用,以此避免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同时应提高猪的抵抗力,有利于降低患病概率。
3.3 增加猪的免疫预防工作
预防大于治疗是生猪养殖行业的重点,做好猪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工作极其关键,可以通过及时制定免疫程序,按照程序进行猪口蹄疫疫苗、猪瘟疫苗和蓝耳疫苗的免疫工作,同时应对后备母猪、繁殖期母猪进行猪伪狂犬病、传染性胸膜肺炎、附红细胞体及圆环病毒等疫苗的注射工作,以此使生猪获得有效的免疫抵抗力。
3.4 增强饲养管理工作
圈舍内必须保持合适的饲养密度,这样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有效的预防与控制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其中圈舍内的饲养密度标准为:体重在20kg 上下的0.7m2/头饲养;体重在50kg 上下的按1.8m2/头饲养;体重在70kg 上下的,按2.0m2/头的密度饲养;种猪必须单独饲养。饲料尽量选择品质较好的,根据猪的生长发育阶段选择相应的饲料进行饲养。
4 结论
猪呼吸道疾病是生猪养殖业中一种常见疾病,养殖过程中必须引起极大关注。做好预防、治疗工作的关键在于对猪进行实时观察,以此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猪呼吸道疾病并不可怕,保证猪生活环境清洁、卫生,通过充分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保证猪只健康。再者,养殖户也应加强相关行业的学习,以此提升自身专业技术水平,使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