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猪场批次化生产对疫病净化的作用

2021-12-01于华欣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种猪圈舍猪只

于华欣

(山东省平度市崔家集动物卫生与产品质量监督站 266727)

随着养猪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发展,大多猪场都实施批次化生产管理。采用“全进全出” 和多种批次化管理的模式,在实践生产中管理技术也逐步成熟,不仅提高了猪群健康状况和增重速度,最重要的是还可以有效控制猪瘟、口蹄疫等大部分的疫病,再结合生物安全和疫苗免疫等工作,促使猪场疫病得到进一步净化。

1 批次化生产的概念

最早国外是借鉴工业批次化生产模式,在实践中转变为畜禽养殖业的批次化生产模式,主要依靠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将原来不间断的生产模式逐渐改变为集中配种、妊娠、分娩、断奶、免疫接种和生猪出栏等,这样可以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依次完成,有规划地将生长阶段和日龄相同的猪只饲养在一个圈舍内,同时,转群或出栏,促使猪群的体重增长、饲料利用率和健康状况等维持在最佳水平[1]。

虽然所有的猪群饲养在一个场内,但实施批次化生产后可以将不同批次的猪只分别饲养在不同的圈舍或单元内,并执行隔离和防疫措施,这样同一生长阶段的猪只在一个圈舍或单元饲养,采用全进全出的方式,便于实施统一的生产管理。

2 在净化疫病中的重要作用

控制好猪场疫病发生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尤其是非洲猪瘟肆意发生,目前还没有疫苗防疫的前提下,实施批次化生产管理势在必行,也是猪场疫病防控与净化的首要措施,因此,批次化生产在疫病净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

2.1 降低猪群接触疫病的风险

以前采用连续生产方式时,生猪出栏的时间不能确定且次数比较繁多,如果采用批次化生产管理后,可以将生猪集中一起进行售卖,不仅固定了出栏时间,还大大延长了出栏频率,从而减少猪只与场外病原微生物接触的机会,在无形中降低了疾病发生概率。统计证明,如果猪群感染某种疫病的概率是0.5%,如果5 周出栏一次与一周出栏一次相比感染疾病的概率会降低20%,由此可见,采取批次化生产可以减少猪群出栏频率,降低猪场接触疫病病毒的风险。

2.2 减少车辆出入

批次化生产管理可以促使猪群结构更加合理,定期淘汰和留用优秀的后备猪群,尽量减少从外界购买种猪的次数,这样不仅充分利用本场的种猪资源,延长种猪使用寿命和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而且还降低与外界种源携带病原微生物的接触机会,避免污染运输种猪的车辆而发生交叉感染。同时实现批次化生产管理可以定期对种母猪做人工授精,大大提高了种猪利用率,降低种猪的淘汰数量和引种次数,减少车辆与其他猪场的接触频率[3]。

同时,批次化生产后,将相同生长阶段的猪只饲养在一起,促使其生长发育相对一致,可以同时转群和出栏,实现每个周期的集中转运,降低车辆在仔猪舍——保育舍——育肥舍之间的出入次数,降低运输途中接触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风险。同时收购猪只的车辆对养猪场构成相当大的威胁,同时出栏也会减少这些潜在威胁,进一步净化猪群环境。同一批次猪只饲喂的饲料营养水平一致,可以减少饲料种类和运输饲料的次数,这样会降低运输饲料车与猪场接触次数,既减少饲料受到污染的机会,又降低饲料车辆污染厂区的机会。

2.3 降低人员接触风险

批次化生产管理有利于将一些重点工作集中完成,促使饲养人员集中休息和隔离,增加了隔离时间,减少携带病菌入场的机会。同时,批次生产后所需要的生产物质能大批量购进,集中消毒处理,不仅减少人员外出购物、与外界的接触次数,还降低物质被污染的机会。另外,外来人员(包括销售兽药人员、购买生猪人员等)可以集中时间一起洽谈业务,降低这些人员与猪场的接触频率,降低猪群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机会。另外,所有的库房可以集中转移物质、集中消耗、集中消毒,不仅提供库房利用率,还可以更加彻底地对库房进行清理和消毒,针对生物安全方面更加有利。

2.4 有效实施消毒措施

规模化饲养猪群大多采取封闭式管理,而封闭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含量大大增加,严重危害猪群健康状况。首先,猪只排泄出来的粪便、尿液和饲料粉尘可以形成气溶胶,而环境中的病毒、细菌或立克次体等病原微生物可以将这些气溶胶作为载体,黏附在上面被健康猪只吸入上呼吸道后可以刺激气管黏膜,引起发生呼吸道疾病。

猪只长时间生活在微生物浓度较高的环境中会威胁猪只健康。试验证明,猪链球菌病、猪蓝耳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疫病都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仔猪舍内由于温度高,舍内气溶胶中含有的弯曲杆菌、大肠埃希菌等的数量远远高于其他猪舍。如果实施批次化生产管理后,可以从真正意义上做到猪群全进全出,减少各批次猪只之间的接触,还可以更好地进行带猪消毒,有效杀灭气溶胶中存活的病原微生物,减少饲养环境中病菌含量[4]。

实践显示,猪群在饲养过程中从初期、中期到后期,圈舍内气溶胶中含有的细菌、病毒数量在逐步增加,到猪群快转出时病原微生物的含量达到最高值。采用批次化生产管理可以在猪群转出后对圈舍进行彻底冲洗和消毒,干燥一段时间后再重新引进下一批猪只。这样可以彻底清除空气中含有的细菌和病毒,有效切断不同批次之间的交叉感染。并且在空栏时间还可以对圈舍进行彻底的熏蒸消毒,将病毒和细菌的感染风险降到最低。不仅减少场内不同批次猪群间的接触风险,而且降低空气中病原微生物含量,减少猪群感染疫病的概率[5]。

3 小结

由此可见,批次化生产管理在猪场疫病净化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在这种模式下,饲养在同一圈舍和单元内的猪只生长速度、体重、均匀度相对一致,有利于精准实施免疫接种计划,不仅提高免疫接种效果和整体抗体水平,还可以促使猪群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随着我国养猪生产的集约化发展,实施批次化生产必定有很大优势,可以促进猪场有序开展防控疾病和净化疫病工作。

猜你喜欢

种猪圈舍猪只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