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仔猪副伤寒病的诊治体会
2021-12-01刘锴孙秀雯
刘锴 孙秀雯
(山东省五莲县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 262300)
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仔猪肠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无明显季节性。本病以1~4 月龄的仔猪多发,一般经消化道传染。近期,笔者遇到一起仔猪副伤寒,现将诊治过程和心得体会阐述如下。
1 发病情况
2020 年10 月,五莲县某养猪场发现3 头仔猪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拉稀,腹部皮肤有紫色斑点。第二日同窝仔猪中又有两头发病,病情相似。场主向笔者求助,咨询治疗。
2 临床症状
笔者应邀前往就诊,这是一窝刚断奶的仔猪,共10 头,笔者到时已有1 头病死。逐头测试其他4 头发病仔猪体温,发现体温均升高,41~41.5℃不等。4 头病猪体态消瘦,畏寒,聚压在一起。眼睛出现结膜炎症状,上下眼睑粘连,有的角膜溃疡。胸前或腹部皮肤有紫色斑点,颜色深浅及大小不等。拉稀,排灰白色稀粪,且带有黏液,粪便有浓重的腥臭味。
3 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仔猪,主要病变部位在盲肠和结肠。具体表现为肠壁增厚,黏膜潮红,表面附一层腐乳状坏死物,肠系膜淋巴结明显肿大。
时值这段时间季节交替,又阴雨连绵、猪舍潮湿,根据仔猪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笔者初步诊断为仔猪副伤寒,以此采取一系列预防和治疗措施。
4 预防与治疗
(1)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
(2)立即隔离发病仔猪,及时清除粪便,对污染的猪舍、走廊和四周环境清洗清洁,经干燥处理后进行严格的药物消毒。
(3)在同一窝中未发病的其他仔猪饲料中加入适量盐酸土霉素进行预防,连用5d。
(4)对发病仔猪同时进行注射治疗和口服治疗。
用1%的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肌内注射,根据体重计算,每头每次5ml,每天1 次,连用3d。
用新霉素拌料饲喂,15mg/kg 体重,每天2 次,连用5d。
经过以上预防和治疗方案,5d 后4 头发病仔猪全部治愈,其他仔猪也没有发生新的病例。
5 小结
通过对这起仔猪副伤寒的诊治,笔者认为,在疾病防治中要想尽快控制疫情,减少损失,就要本着“防重于治,早确诊早治疗” 的原则,做好以下工作。
(1)坚持自繁自养,防止传染源进入,从源头上切断传播。
(2)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猪圈卫生条件,消除发病诱因,对食槽、料槽、圈舍和四周环境定期清洁、消毒,保持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
(3)在季节更替、多雨潮湿或气候突变时做好猪舍保暖工作,仔猪分群时最好不要更换猪舍,避免仔猪产生应激反应。
(4)一旦发现病例迅速隔离病猪,对环境进行清洁消毒,尽快采取措施预防未发病猪与治疗已发病猪。
(5)免疫接种,出生后1 个月以上的健康仔猪可使用多价副伤寒灭活菌苗或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菌苗预防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力,提前预防仔猪副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