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参与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21-12-01李赫一张海丽
李赫一 张海丽
(哈尔滨剑桥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0)
2021年,我国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运用短视频、直播等新载体宣传推广乡村美好生态,并创新发展网络众筹、预售、定制等产销对接模式的任务。电子商务成为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引擎,也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渠道之一。但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缺口逐渐显现,应用型本科院校成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
1 乡村振兴概述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依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与政策体系。2018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即进入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基本形成乡村振兴制度框架、政策体系;进入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进入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村美好、农业强盛、农民富裕。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作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需要从乡村的实际情况入手,紧密围绕“人才振兴、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几个主攻方向,制定并落实科学有效的手段。作为数字经济的关键组成要素,农村电子商务在新时期迅猛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动能。农村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加快发展,促使乡村在人才、产业、生态、文化、组织等多个方面实现了振兴。
2.1 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重要支撑。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兼具高收入、低成本、参与便捷、外表“体面”的行业,其兴起可以带动一大批包含农民工、大学生及其他社会群体在内的中青年回到家乡创业,甚至吸引城市青年自发开展“上山下乡”活动,顺利推进乡村人才回流,突破人才瓶颈难题。
2.2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从现实实践来看,农村电子商务可以为乡村传统产业的市场拓展提供充足驱动力,并为产业改造升级提供充足动力,奠定农村新产业发展基础。例如,农村电子商务进一步拓宽了乡村传统产业线上销售渠道,也催生了以往未存在的产业,如直播业、民宿等。在农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与电子商务服务业相配套的产业集群逐渐完善,可以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2.3 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农村生态振兴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紧密相关的联系,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为生态振兴提供良好的机遇。农村电子商务本身可以成为污染程度较低的乡村工商业发展载体,其也是国土空间节约型、资源友好型产业发展的主要渠道之一。例如,农村电子商务催生的互联网业、快递业与交通运输业,可以加速以农业废弃物为代表的农村资源高效利用,实现农村产业绿色发展。
2.4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农村电子商务可以吸引农村人才“回归”农村,并引进其在外界接受的新理念,充实传统农村乡土文化,为农村乡土文化革新提供充足支持,奠定乡村文化复兴基础。与此同时,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引来大量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文化流的引进营造良好的环境。而以人本管理理念、创新思想观念、积极生活态度、诚信合作精神为代表的文化流可以加速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2.5 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后继乏人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最大困扰,加之治理不科学问题的存在,乡村振兴困难重重。而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可以吸引一大批富有新思想、年富力强、掌握新技能的年轻人,为乡村组织振兴提供新的生机。而农村电商带头人也可以成为乡村组织带头人,为乡村组织治理体系的科学发展提供支持。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
3.1 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不到位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行业专业电商人才占比极低,多数农村网络店铺缺乏具有专业理论知识与网络操作技能的运营人才,店铺运营多是由缺乏运营知识的农民负责,导致网络店铺运营不科学、不合理问题频现。加之网络店铺美工质量不佳,无法有效吸引线上消费者,间接影响了网络店铺的效益。虽然我国政府已经采取多种助力农村电子商务从业者专业能力提升的策略,但是相关策略主要停留在短期培训层面[1]。短期培训主要由专业讲师为农村电子商务从业者提供培训服务,旨在提高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专业能力。但是,在短期培训过程中多数讲师会选择真实案例讲解方法,在案例选择时未考虑不同地区的农产品差异、电子商务发展政策差异等,案例的可借鉴性极差,不仅无法丰富农村电子商务从业者的工作经验,而且会误导农村电子商务从业者。特别是在美工人才培养过程中,因短期培训课程课时有限,讲师无法系统讲述美工理论或实操知识,农村电子商务从业者美工技能提升效率较低[2]。加之我国农村多数电子商务从业者未接受专业电子商务教育,能力差异较大,学习进度不一,进一步影响了短期培训效果。
3.2 乡村振兴模式引育不当
在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经营模式不断变化的进程中,多数农村家庭改变以往的生产经营模式,大量有知识的农村青年通过读书升学、外出打工、投亲靠友等方式外流,导致农村地区出现了“两头多、中间少”的“人口空心化”现象,农村电子商务队伍面临着青黄不接的问题[3]。加之农村电子商务在配套设施、薪资待遇、发展前景等方面与城市电子商务差距甚大,即便引进人才,人才流失速度也较快。而农村电子商务从业者存在的视野狭窄、年龄老化、素质不高等突出问题,也导致其满足不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需求。除此之外,个别农村电子商务从业者存在“水土不服”问题,部分人才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需求的理解不够全面、深入,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未多方位调查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导致农村电子商务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大打折扣。
4 乡村振兴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参与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优势
4.1 乡村振兴资源丰富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具有较为突出的资源优势,涵盖了本科院校内专业教师、与本科院校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业、与本科院校建立合作关系的电子商务培训机构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依托现有丰富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经验,结合农村电子商务行业特点及人才发展需求,设置特色培养体系及个性化课程体系,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技能与理论素养同步提升提供支持。
4.2 乡村振兴人才充足
乡村振兴背景下,参与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对象不单单包括当地农户,而且包括在校本科生[4]。对于在校本科生而言,通过应用型本科院校、培训学院、农村电子商务企业的协同培养,可以系统而娴熟地掌握农村电子商务所需专业知识、实操技能,主动成长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甚至是人才培养者,进一步丰富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助力乡村振兴。
4.3 乡村振兴组织完善
作为面向社会培养实战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机构,应用型本科院校参与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具有较为突出的组织优势。其可以将自身作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网络的核心成员,将院校本科生、培训学院、当地政府、农村电子商务企业等若干主体纳入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网络中,形成一个闭环的农村电子商务培养生态,为农村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人才。
5 乡村振兴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参与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策略
乡村振兴背景下,以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主体,构建一个完备的组织,不单单是领导好、组织好、治理好乡村的根本性保障,而且是发展好、协调好、振兴好乡村的制度性保障。同时,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为实现乡村人才振兴,必须利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原有优势,加强人才培训教育。而在完善组织框架、人才培训体系的基础上,因乡村振兴涉及的主体较多,需要进行管理策略的进一步优化,为人才兴村的真正实现提供充足支持。
5.1 完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资源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参与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核心指导,负责统筹整个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资源[5]。作为具有较强协同合作办学能力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统筹教育资源、社会行业资源。例如,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院可以与行业企业团队建立融合跨界合作模式,以电子商务培训基地建设的方式,统筹开展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与发展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将本院校教育资源、其他院校教育资源、培训学院及合作企业纳入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网络中,优化协调诸多资源,确保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要素紧密且协调结合,持续保持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高品质培养。在此基础上,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可以与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农业企业、农产品行业协会、周边县域协同合作,并与县域乡政府沟通,获得与农产品线上销售市场情况、预先估测数据相关的内容,据此对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实践模式进行逐一优化,使现有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契合当地农村电子商务从业者成长需要。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需应用型本科院校借助多方力量驱动。在与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农业企业、农产品行业协会、周边县域建立协同合作模式的基础上,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应该注意到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新型经济互助组织在市场管理、信息调节中的优势,与农村专业合作社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开展专业电子商务技能训练活动,吸引在校本科生、农民共同参与电子商务大环境建设。
5.2 优化乡村振兴人才教育策略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参与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包括线上、线下2条路径。线下路径主要以在校本科生为对象,通过课堂面对面教授的方式向本科生传授知识。同时,经院校与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村电商企业联合建立的岗位工作社或创新创业工作室,加深本科生对农村电子商务需求及现状的认识,提高本科生的农村电子商务专业能力,为农村电子商务引育人才提供充足支持。根据乡村振兴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将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电子商务系统作为重点,利用模块教学+案例讨论+模拟演练手段,为农村电子商务从业者提供电子商务系统基本原理、技术架构相关知识,并从电子商务实施、维护、开发、使用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实践训练。
线上主要是以具有一定文化水平、产业基础且自发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发展的农民为对象,借助电脑或移动智能终端,构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训网络,实现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线上培养、考核、选拔。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需要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数据库构建,以在线解答疑惑的方式,收集全面的数据并分析。同时,积极拓展农村电子商务常态化线上实训基地,完善中长期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机制,拓宽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途径,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提供助力。此外,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将客户关系管理、网络营销等商务知识以及经济学、管理学基本理论编写为微教材,融合案例、技巧与基本方法,经线上渠道共享,使从事农村电子商务运作与管理的人员具备高层次管理与策划经验。
5.3 优化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主体的管理策略
构建有利于全体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灵活管理制度,服务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参与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因此,在乡村振兴和农村电子商务大发展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应高度重视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组建农村电子商务培训课程规划、监督与评测估量机构,在全方位、多层次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政策与制度的制定,确定院校现有部门在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的责任,在明确现有部门甚至岗位人员分工的基础上,强调多部门、多岗位人员通力合作,形成上层与基层协同一致服务农村电子商务培训的体系。在此基础上以政府为主导,以电子商务专业为引领,以多方参与的形式,统筹推进电子商务课程开发、教育教学、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招生就业。并对农村电子商务培训相关的师资培训、招生、技能培训、招生就业激励措施进行进一步细化,保障物质资源到位。
此外,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主动突破既往师资队伍体制机制束缚,利用“请进来”+“走出去”+“骨干引路”的形式,深挖潜力,鼓励教育人才进入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学习,为教育队伍提供更多接触农村电子商务实战的机会、培养高素质教育队伍奠定基础。
6 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应用型本科院校积极参与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有助于实现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