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县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1-12-01马晨龙
马晨龙
(甘肃省庄浪县畜牧兽医中心 744699)
庄浪县地处甘肃东部、六盘山西麓,属黄土高原地域丘陵沟壑区。全县现有18 个乡镇,1 个城市社区,293 个村庄,总面积1553km2,总人口45.16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38 万人;人均耕地92 万亩,人均农业2.46 亩[1]。典型的人多、地少,干旱和灾害,交通不便相叠加的地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甘肃省23 个深度贫困县之一,2019 年实现整县脱贫摘帽。近年来,庄浪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牛业发展,坚持把牛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来培育,尤其在产业扶贫、粮改饲等利好政策带动下,全县牛产业呈现出强势推进的势头。文章就庄浪县牛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深入调研,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1 发展现状
1.1 政策扶持,肉牛饲养量持续增长
多年来,庄浪县依托产业扶持的大好机遇,大力培育壮大“平凉红牛”,2017 年以来,因地制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累计整合涉农资金和东西协作帮扶资金5.7 亿元,为贫困家庭提供57000 头基本奶牛,指导贫困户入股养殖专业合作社1 万多头,由合作社按照合同约定每年定期将红利分配到入股贫困户。此外,为帮助贫困户夯实基础设施,扶持贫困户新建、联建及维修牛棚4180 多座、新建青贮窖等530 多座,发放揉丝机4000 多台。加强肉牛保险政策落实,分别为一般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保费实行80%、90%的财政补助政策,有效降低农户养殖风险和损失。2019 年,全县牛饲养量9.9 万头、出栏量达到3.1 万头。
1.2 创新机制,规模养殖全面发展
庄浪县委、县政府全方位谋划,探索出了“整体工作党委政府推动、产业发展公司化运作、组织生产合作社实施、贫困群众入社入股分红” 的发展思路[2],成立了庄浪县农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构建了“党组织+国有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贫困群众” 的产业扶贫“庄浪模式”。在全县采取农发公司进行投资建场、合作社发展组织企业生产和农户分散养殖、合作社管理提供“三供一销” 服务工作相结合的形式,累计建成规模肉牛养殖场57 处(其中农公司建成36 个),发展肉牛养殖大户3160 户,成立肉牛养殖合作社168 个,规模化养殖程度逐年增高。
1.3 品牌发展,良种繁育提质增效
充分依托“平凉红牛” 品牌效应和种质资源,积极支持养殖企业品牌创建和“三品一标” 认证。目前,已指导全县养殖企业注册商标、创建自主品牌7 个。大力推广良种化,提升肉牛品质[3]。重点以“平凉红牛” 基础母牛为主推品种,以红安格斯为终端父本,进行杂交改良,生产具有平凉特色的优质高档肉牛,精心选育“平凉红牛” 基础群母牛1 万头、核心群1000 头。实行繁育牛犊、自购母牛和肉牛冻配补助政策,改善肉牛冻配基础设施,安装大动物保定架,配备可视输精他、兽用B 超机等先进设备,提高繁育质量和数量,年均完成肉牛授配4 万多头。
1.4 免疫监测,筑牢疫病防控屏障
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 的原则[4]。严格落实动物防疫双轨运行机制,健全责任体系,针对规模场、养殖大户和散养户,推行“三种防疫模式”,抓好牛口蹄疫、人畜共患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防控,2019 年完成牛口蹄疫免疫15.3 万头(次),监测牛布病样品2100 份。规范动物卫生监督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完善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注重养殖粪污综合利用,依托果园、马铃薯基地等农田和有机肥加工厂,将畜禽粪污转化为有机肥施入果园、农田或加工成有机肥料,养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1.5 推进“粮改饲”,饲草供应有效夯实
大力推进“粮改饲”,以规模养殖场和养牛合作社为主体,集中连片建设粮饲兼用玉米基地,引导贫困户种植优质饲草9万多亩,带动全县年均种植粮饲兼用玉米10 万亩以上。组建青贮技术服务队,大力推广窖贮、裹包青贮、打捆堆贮等成功青贮模式,发挥青贮裹包加工厂和玉米秸秆汽喷破壁加工厂的示范带动作用,年均完成玉米秸秆全贮30 万t 以上,改善优质饲草料区域性、季节性不足的现象,为牛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饲料保障。
1.6 完善技术服务,提升科学饲养水平
完善“县乡村” 三级技术服务体系,推行技术人员包乡包村盯场盯户责任制,着力推广“良舍、良种、良料、良医、良管和良处” 的“六良” 现代集成技术,实现行政村技术服务全覆盖。在养牛示范村和养牛大户中推广了暖棚式牛舍,在规模养牛场(小区)中推广了全封闭式牛舍,配套了饮水、通风两个自动化和阳光板采光补温等现代设施设备。积极与省农科院、“平凉红牛” 集团、北京雄特牧业公司等科研院所和知名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签订技术服务合作协议,为牛产业集约化、标准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 存在的问题
2.1 科学化养殖水平较低
由于庄浪县地处西部内陆地区,绝大部分村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家庭肉牛养殖人员大多为留守老人或缺乏劳动技能人员,科学化养殖技术欠缺。
2.2 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
县内肉牛养殖龙头企业较少,辐射带动效应不明显,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较低、产业化发展相对滞后、品牌效应不明显、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等问题突出。加之肉牛繁殖周期长,收益较慢,农户主动投入的积极性不高。
2.3 服务体系发展滞后
受资金和发展水平限制,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不足,畜产品深加工基础不强,养殖场(户) 预判市场经济风险管理能力较弱。随着全县牛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动物防疫、冻配繁育等技术需求与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矛盾愈发突出。同时,随着土地“红线” 和环保政策的严格落实,可用于牛产业发展的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畜牧业发展与用地之间矛盾日益凸显。
3 发展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繁育体系建设,夯实牛产业发展基础
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以重点繁育区为基础,综合运用项目扶持、龙头带动、大户联建、专合组织带动等措施,着力扶持和培育标准化适度规模养牛场、家庭农场,积极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大力支持农户肉牛繁育,大幅度提升经济效益,增强群众养牛积极性,夯实牛产业可持续发展基础。扩大宣传、效益引导、政策扶持等办法发展适度规模养殖,特别是在保证巩固脱贫攻坚的同时,产业扶持政策要适度向有养殖意愿、有技术的非贫困户、养殖大户倾斜,鼓励更多农户发展牛产业,扩大牛产业养殖规模。
3.2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增强产业化发展层次
加强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规模养殖场带动农户发展牛产业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牛产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平凉红牛” 品牌优势,大力发展牛产品精深加工,走全产业链经营路子,提高牛产业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合理规划和开发利用土地,鼓励养殖户利用四荒地、预留地、空闲场所和闲置厂房建标准化牛舍发展肉牛产业,切实解决牛业发展用地难题。
3.3 强化科技服务支撑,提高标准化养殖水平
支持规模养殖企业,加强和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交流与合作,依托科技优势,从饲草生产、品种繁育、喂养流程、养殖场建设、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监管、粪污治理、病死畜无害化处理等方面,加大新技术新装备的引进、示范与推广,大幅度提高牛产业科技含量,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时,根据肉牛产业化发展的需要,配套抓好饲草料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依托推进“粮改饲”,引导群众进一步扩大饲用玉米及其他饲草面积,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推动牛产业机械化装备建设,加大简便、适用、高效畜牧业机械装备的推广应用,提升牛产业机械化水平[5]。加大实用人才的引进和自我培育,建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3.4 坚持常态化防控,加大畜牧安全体系建设
畜牧等相关部门要强化行业管理,严格执法监督,全面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肃查处违法经营行为,严禁病害动物产品进入市场,确保全县畜牧养殖产业安全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