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
2021-12-01郑晓花
郑晓花
(福建省三明市第九中学 福建三明 365001)
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文件中要求,在生物等学科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相关劳动技能的培养。2020年3月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阐明了劳动教育的性质,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话题,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劳动教育的渗透。
1 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意义
1.1 落实立德树人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立德树人是我国新课改理念下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使学生的道德与品格通过社会劳动与实践得到培养,并逐步提升和完善,促使学生在劳动中逐渐成长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 实现学科教学目标的需要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学生要善于从实践层面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探讨或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充分运用生物学知识宣传引导、承担抵制毒品及一些不良的习惯等社会责任。这是高中生物学的课程目标,也是对生物学科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态度,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的基本要求。
1.3 解决社会生产实践问题的需要
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不能停留在单纯的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层面上。知识只有应用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才是有用的知识。所以应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如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后,学生要能够解释合理施肥、腌制果脯等问题;学习完光合作用过程后,能够从光照的角度解决合理密植、光合午休、间作套种等问题。这些实践问题的解决都要通过实践劳动来完成。因此,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是大势所趋。
1.4 促进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
新时期中小学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品德修为得到磨砺;思维得到锻炼;视野得以拓宽;体魄得以强健;同时享受劳动过程之美。
2 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策略
2.1 以教材内容为载体,获得劳动知识
课堂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途径之一,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依据。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有大量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知识,这是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很好的素材。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知识,通过整理与归纳,科学合理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从而有助于学生获得科学的劳动知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学生能够从学习中理解劳动的内涵、意义与价值,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树立科学劳动观,形成科学的劳动认知,从而才能够更加热爱学习,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进而热爱劳动!
例如,在“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引导学生依据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原理,思考以下问题: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哪些?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有什么关系?光照强度越强就一定越好吗?农民在种植农作物时采取间作套种的道理是什么?你知道哪些农作物可以进行间作套种呢?农民在种植农作物时进行合理密植的道理是什么?“正其行,通其风”和施农家肥的依据是什么?教师以核心概念为中心,在课堂学习中贯穿与农业生产相关的问题,促进学生对核心概念的掌握,使学生习得农业生产知识,知晓了生物学知识对劳动生产的重要性。
2.2 以实验教学为路径,提升劳动技能与创造性
生物学教学离不开实验,生物学实验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实验基本技能,理解教材知识,促进提升学生的劳动创造性。通过实验设计与操作,学生亲历了劳动过程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既发展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又渗透了劳动教育,提升了劳动的创造性。
例如,在“探究酵母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中,学生根据实验方案尝试组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实验装置,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以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有学生提出:在有氧条件下,如何排除空气中的CO2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通过小组讨论与交流,学生可以想到:空气在通入酵母菌之前应该先通过NaOH溶液吸收CO2。由此,又有学生想到还应该检测CO2是否被吸收干净。于是开展实验时,学生在NaOH溶液和酵母菌培养液之间增加一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装置,排除空气中CO2的干扰,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实验结果。
2.3 以科学家为榜样,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科学史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内涵决定了它具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在与生物学发展相关的科学史中涉及的众多科学家,是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好材料。
例如,“科学家访谈”栏目介绍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20世纪60年代,他就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立志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他在田间偶然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稻,确信了水稻能杂交,具有杂种优势,对权威“水稻等自花传粉没有杂种优势,不宜杂交”理论产生怀疑。接着,袁隆平院士在栽培稻中检查了几十万个稻穗,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调查,最终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的野生稻。教师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到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在研究杂交稻艰辛以及多年来持之以恒、克服困难的毅力。这些都源于他“立志解决我国粮食问题”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使学生懂得“劳动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马世骏是我国生态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为了解决我国千百年来不能根治的蝗灾问题,他不辞辛劳,深入飞蝗发生区,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完成了任务,为祖国作出了巨大贡献。教师生动地叙述科学家的故事,使学生感悟到科学家们身上不畏艰难、善于思考、勤劳勇敢的劳动品质。学生从而明白:科学里的每一个定理规律的发现,都浸透着科学家追求真理的汗水,都凝聚着科学家们锲而不舍、勇于探索的劳动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没有谁可以不劳而获,唯有付出辛勤劳动的汗水,历经失败依然保持信心,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2.4 以社会实践为抓手,践行劳动精神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基于劳动,应该让学生带着所学知识与思考,走进生产劳动场所,开展验证或体验与创造的劳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践行劳动精神。
学生有了切实的劳动经历才能体会劳动的辛苦和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进而尊重劳动,崇尚劳动。例如,数学统计法是孟德尔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对这个知识点如果没有切身的体会,是无法理解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或创造校园内外的条件,开辟实验基地,组织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别对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学生亲自开荒播种,实施浇水、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最后统计种子收成,学会了分析其中蕴含的遗传规律,明白了数学统计在孟德尔遗传规律发现过程的重要作用。学生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也领悟到孟德尔假说的超前思维,以及感受到孟德尔科学研究的严谨和一丝不苟。
在学习“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一章节的知识后,教师可以联系城市的环卫部门,带领学生参观学习,通过实地参观了解当地居民一年产生的生活垃圾总量、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劳动的价值,增强学生勤俭节约意识、垃圾分类意识和环保意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去参观植物工厂,或者让学生去收集与植物工厂相关的知识。植物工厂是靠人工设计的,对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的光照、温度、CO2的浓度及营养液的成分、pH等进行非常精密的控制以达到促进农作物增产的目的。较之传统农业生产,现代农业的发展让学生深深的体会到劳动者的伟大以及新兴技术支撑的现代农业的魅力,对科学与技术产生敬畏,弘扬了劳动精神,增强了劳动教育的时代性。
教育性的劳动是对生物学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例如,在每年的防艾和禁毒宣传日等特殊的日子,学校与社区相联系,组织学生担当志愿者,为广大人民群众讲解艾滋病和毒品的危害等知识。这样,学生将在学校中学习的知识服务于社区,帮助社区解决一些困难,为社区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在志愿服务中增强了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生物学科教学中的劳动教育无处不在。教师要善于思考、发掘、整合学科资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借助学校、家庭、社会力量,开创多种行之有效的劳动途径,发挥生物学科优势,落实劳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