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眼球的结构与功能”教学设计

2021-12-01李韶山

中学生物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盲点虹膜瞳孔

吴 涛 李韶山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6)

“眼球的结构与功能”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的内容。七年级学生具备观察与合作学习能力,对眼球的外显结构(白眼球、黑眼珠)有初步认知,对直接观察的内隐结构缺乏认识;抽象分析与建模的思维较弱,需借助直观教具与问题支架;多数有使用相机的经验。教师可类比相机感光成像原理,促进学生理解眼球各部分结构与功能,使学生形成“人体通过感觉器官眼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概念。我国青少年近视率近年来呈现逐渐攀升和低龄化趋势,教师可开展“爱眼护眼”课外宣传实践,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用眼习惯。

1 教学目标

①观察眼球结构剖面图和眼球结构模型,认识眼球的结构与功能关系。

②基于生活经验,比较猫的瞳孔在不同光照环境中的变化,归纳瞳孔控制进光量的功能,描述人眼瞳孔对不同光线环境(白天和夜晚、强光和弱光)的适应。

③通过寻找生理盲点的微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④养成科学的用眼习惯,崇尚并宣传健康的阅读习惯,预防近视;关注角膜移植与捐献的社会问题,认同角膜捐献的积极意义与角膜捐献者的大爱行为。

2 教学过程

2.1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创设情境:小明和同伴回家过斑马线时,一辆汽车突然冲他们疾驰而来,小明立刻把同伴拉回人行道,避免了交通意外的发生。学生分析情境,发现小明靠眼睛发现与规避危险,体会视觉的重要性,产生探究眼球结构与功能的兴趣。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真实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感知视觉的重要,产生学习兴趣。

2.2 任务驱动,促成探究

教师设置驱动任务,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眼球的精妙结构:观察同桌眼球,直观感知眼球的外显结构;利用眼球结构模型的直观教具,探究眼球的内隐结构,由外到内划分“眼球壁与内容物”,由前到后模拟“光进入眼球经过的结构”;类比相机深化各结构功能的理解。

2.2.1 观察实物,初探外显结构

学生观察同桌的眼球,讨论:眼球外显的结构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和功能?学生观察到“白眼球”和“黑眼珠”结构分别是巩膜和虹膜。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巩膜和虹膜的位置,理解其功能:巩膜较坚固,处于最外层,如皮肤保护人体一般保护眼球;虹膜因色素不同呈现不同颜色。接着,播放猫瞳孔在明亮时缩小、黑暗时扩大的视频,学生发现:瞳孔位于虹膜中央,可以调节进光量。教师启发学生联想“进出电影院”的生活体验,使学生感受瞳孔的对光反射:刚进影院会瞪大眼睛来看清物体,此时瞳孔扩大增加进光量;刚出影院会因太亮而眯眼,此时瞳孔缩小减少进光量。医生抢救病人时,会用光线照瞳孔,可据此判断病人所患疾病、是否还具有生命特征。

2.2.2 利用模型,细探结构功能

学生四人一组,对照书本的眼球结构剖面图,在眼球结构模型上找到巩膜、虹膜与瞳孔。并从外到内打开眼球结构模型,按位置“划分结构层次”:眼球壁包括外层的角膜与巩膜,中层的虹膜、睫状体与脉络膜以及内层的视网膜;内容物包括晶状体与玻璃体。按名称总结为“五膜三体”,三体位置清晰,五膜位置较易混淆,需要细探:眼球最外层前1/6是可透光的透明角膜,后5/6是白色巩膜。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角膜就是窗户上明亮的玻璃,医学上“角膜捐献”就是捐献这一结构。富含血管与色素的脉络膜位于视网膜外层,为其提供营养与暗室环境,使其感光更敏感。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跟随“光进入眼球”的路线,从前往后观察模型。学生发现:光透过角膜后,通过虹膜中央的瞳孔,经过晶状体与玻璃体的折射,落到视网膜上。视网膜上含有光敏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并通过视神经将信息传给大脑,形成视觉。教师将视觉形成与相机成类比:若把眼球比作相机,调节像距的晶状体相当于镜头,控制进光量的瞳孔就是光圈,脉络膜相当于暗室壁,感光的视网膜就是胶卷。

设计意图:学生借助直观模型直接观察眼球内隐结构。由外到内、由前到后的观察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小组合作探究锻炼学生观察与表达交流能力、发散性思维,“五膜三体”“类比相机”锻炼了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使学生可以形象区分易混淆的新名词,主动构建眼球的结构模型,突破重难点“眼球的结构与功能”,从而形成结构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学生学以致用,解释“进出影院瞳孔变化”“医生照瞳孔”“角膜捐献”等生活现象,感知生物学独特魅力。

2.3 引入盲点,情感升华

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生理盲点”微探究:

①取一张空白A4纸,在左右两侧分别画+和●;

②直视图像,鼻子对着+和●间;

③闭上左眼,右眼看+;

④慢慢靠近图像,注意力集中在+上;

⑤在眼离纸30~40 cm的某一位置,●消失(若注意力从+上移开,●重新出现)。

此时,大脑读取●周围的白色以填补空白区域。这个位置就是生理盲点,是视觉纤维在视网膜上汇集后向视觉中枢传递时穿出眼球的部位,因无感光细胞,导致人眼视野上呈现固有的暗区。若物体经眼球所成的像刚好落在生理盲点上就会看不到,即“视而不见”。正常人平时感觉不到盲点的存在,因为双眼的立体视觉机制能自动扫描探测以消除各自的盲区效应。

教师开展现场调查,调查本班学生近视率,引导分析近视成因。并联系生活中常见的伤眼行为(脏手揉眼睛、关灯后看手机、边走路边看手机、久戴美瞳或隐形眼镜、激光笔照射眼睛失明),使学生养成“爱眼护眼、科学卫生用眼”的生活习惯。课后,学生设计“6·6爱眼日”宣传海报,并张贴展示。

设计意图:教师引入寻找生理盲点的微探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眼球结构的精妙,形成健康用眼的习惯。

3 教学反思

生物学研究源于生活,始于观察。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究欲。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加强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设计合适任务引导学生学习。通过探究生理盲点、分析近视原因,学生理解眼球结构功能关系,养成科学用眼习惯,宣传爱眼意识,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关注角膜移植与捐献的社会性科学议题,全面提升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盲点虹膜瞳孔
“天眼”的“瞳孔保健师”
双眼虹膜劈裂症一例
抓安全“盲点” 防“乐极生悲”
瞳孔里的太阳
“刷眼”如何开启孩子回家之门
瞳孔
盲点
莫被亮点遮盲点
瞳孔
虹膜识别技术在公安领域中的应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