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导亲子共读 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2021-12-01梁辰江苏徐州市公园巷小学

教书育人 2021年22期
关键词:读物亲子家庭

梁辰(江苏徐州市公园巷小学)

亲子阅读指的是在轻松自在的氛围中,成人和孩子一起共同阅读一本书,促使孩子逐步学会独立阅读。小学生的阅读过程实际上就是基于自己的口语经验,建立文字和语音之间联系的过程,如果学生能和家长进行口语上的互动交流,那么他们的阅读效果就会得到明显提高。此外,在亲子阅读中,学生加强了和成人之间的社会性互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阅读理解所需要的技能,促使他们拓展知识面和词汇量,提升阅读能力。

一、推荐适宜读本,点燃兴趣

教师在组织学生参加亲子阅读的活动时,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唤醒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兴趣,教师要结合课本的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他们推荐合适的作品,帮助学生找到喜欢的阅读内容。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的家长帮孩子挑选读物,起到激发孩子阅读期待的作用。

在学习了《将相和》一文后,不少学生都对有趣的历史故事很感兴趣,教师适时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读本,引导其参与到亲子阅读中。教师在家长微信群中推荐了一些适合不同性格孩子的历史启蒙读物,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进行选择。如对于阅读能力较强且有一定历史知识和积累的学生,教师推荐他们阅读《雪岗中国历史故事集》等比较严肃的读物;有的学生不擅长阅读长篇文章,推荐他们阅读图文型的读物,如《少年读历史》等;有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对幽默有趣的作品比较感兴趣,教师推荐其阅读《植物大战僵尸·历史漫画》等,让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家长有更多的选择性,和孩子进行互动讨论,共同商讨选择怎样的读物,这样亲子阅读的效果自然也会得到提高,学生选择的余地比较大。

在学生找到感兴趣的读物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他们先结合自己的口语经验展开自主阅读,通过朗读、背诵、讲故事等方式了解作品的内容,并和家长就内容进行讨论,这样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参与阅读活动中。

二、迁移课堂所得,学以致用

教师要促使学生从依赖性阅读过渡到自主性阅读,就要让他们逐步懂得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和阅读方法运用到自主阅读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运用拼音、图片、文字等进行自主标注,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还可以将课堂中学到的分析方法用于阅读,并将分析结果表述出来,和家长交流。这些方法都有助于让学生得到能力迁移,能促使学生进入广阔的学习空间。

在学习《牛郎织女》一文时,教师不仅引导学生阅读神话故事,了解民间故事的创作特点,体会作品中的人物性格,还组织他们参与讲民间故事、缩写民间故事的活动中。教师将此活动和亲子阅读结合在了一起,首先引导学生和家长一起选择合适的民间故事展开阅读,学生阅读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七仙女和董永”等生动的民间故事。教师还引导学生采用批注法标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在自主阅读的时候实践运用批注法辅助阅读。此后,教师引导学生和家长一起展开“家庭故事会”,尝试将听到的故事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从而起到口语交际训练的效果。最后家长还要和孩子一起缩写故事,看看谁缩写后的故事能保留更多信息,而语言则显得更为简略。在这样一组亲子活动后,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口语表达和缩写方法的语文知识运用到了自主创作中,他们的能力得以提升。

在迁移运用中,学生认识到该如何将课堂所学运用到实践阅读中。教师还可以联系学生家长,让他们引导孩子当“小老师”,讲述自己运用了何种方法阅读,这样能起到亲子交流的效果,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组织主题沙龙,碰撞思维

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和家长在家中一起阅读外,还可以组织一些主题沙龙活动,让不同的家庭联合起来,碰撞思维,交流自己的阅读经验。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在互动讨论中获得灵感,提升阅读能力。

在学习了《猴王出世》一文后,教师组织学生和家长一起展开主题阅读活动,围绕“我最爱的《西游记》人物”为主题展开交流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引导每一个家庭先选派代表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西游记》人物,然后引导学生展开互动讨论,在辩论中碰撞思想,获得启迪。如围绕“猪八戒”这个人物形象,有的学生认为该人物展现出了好吃懒做的特点,所以不喜欢该人物,但是也有的学生认为猪八戒十分可爱,给人憨态可掬的感觉,他虽然有些小毛病,但是本质不坏。教师引导双方家庭展开辩论,各自寻找作品中的例子进行辩论,看看能否说服对方。在讨论中,双方家长看到了对方如何引导孩子阅读,而双方孩子也看到了如何更好地展开亲子阅读活动。通过讨论,双方家庭都得到了启迪,后续能更好地展开亲子阅读的活动。

教师要帮助学生家长选择适合孩子的阅读文本,并指导他们如何在主题沙龙中协调好各种不同的观点,让孩子得到启迪。教师成了活动的倡导者,让亲子阅读成为各个家庭的自觉习惯。

四、搭建展示平台,放飞个性

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还要利用微信、网络等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教师要设定一些学生感兴趣且有表现意愿的主题,并引导学生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成果。学生就能放飞个性,在展示中体现出不同家庭亲子阅读的成绩。

在学习《牧场之国》一文后,教师引导学生和家长一起搜索和“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关的资料,并展开阅读,然后将各自的阅读成果整理出来,展示在网络平台上。教师鼓励各个家庭用更新颖的方式展现自己的成果,可以在文字描述各种文化遗产的基础上配上图片,图文并茂地展开说明;可以围绕如“京剧”“昆曲”等中国传统艺术展开演讲,并在演讲的同时配上视频唱段;可以参与各种和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中,并将参与过程拍摄下来,剪辑视频,并配上文字,上传到网络上。不同的学生选择了不同的方法,他们都体会到了参与亲子阅读的乐趣,而家长也通过指导孩子如何个性化展示的方式和他们进行亲密接触,将良好的学习方法传递给孩子,鼓励他们运用充满创意的想法展现自己的才华。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选,看看谁的作品最优秀,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引导其进行主题展示,如儿歌创作大会、自编童话等活动都能更好地促使学生展现自己的个性,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实践和语言能力。

五、参与社会实践,开阔视界

教师是亲子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除了要引导学生和家长在家中阅读以外,还可以引导他们走到户外,在郊游、参观博物馆、社会调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开阔视野。学生可以在郊游中吟诵古诗,在参观博物馆时回忆读过的历史故事,在社会调查中回味作品中展现人情的部分,他们能开阔视野,对阅读感受更深刻。

在学习了《腊八粥》一文后,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春节年俗知多少”的社会调查活动中。学生首先要和家长一起展开搜索,寻找各种介绍年俗的书籍,展开亲子阅读,并通过列表格等方式记录自己的阅读所得,了解不同地区过年的风俗。此后学生要和家长一起展开社会调查活动,自主设计相关的表格,并采访家人、亲戚、邻居、朋友和普通的路人,了解他们对年俗的看法,人们都还知道哪些过年的风俗。最后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总结调查结果,得出相关的结论。有的家庭得出结论:“对于过年,很多年轻人只知道年夜饭、跨年晚会等,但是对祭灶等更传统的风俗活动知之甚少。因此,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让更多的年轻人也了解中国传统风俗。”如此,学生的社会调查就有了更多收获。

教师要注意推荐家长选择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要指导家长思考如何能将阅读内容和实践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营造书香家庭,让孩子随时随地回味书本中的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亲子阅读活动,给学生和家长创设良好的交流平台。从而就能让学生进入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中,让学生爱上阅读,从依赖式阅读过渡到自主性阅读,进而全面感受阅读的乐趣。

猜你喜欢

读物亲子家庭
中国城市运营 地产首脑读物 房地产导刊
喜闻《论持久战》成为“最热读物”
家庭“煮”夫
书虫来袭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一本人人可读,人人可受益的经典心理读物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