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乙型脑炎病流行、症状及防治措施

2021-12-01王存军单存松王昌玉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乙型脑炎公猪

王存军 单存松 王昌玉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266200)

猪乙型脑炎主要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发的,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是母猪出现产子数减少、流产、死胎、畸形胎、弱胎等现象。公猪主要表现为睾丸炎,因此,猪乙型脑炎病毒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和财产安全。本文主要通过从猪乙型脑炎病毒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预防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对从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1 猪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

猪乙型脑炎病毒归属于DNA 型病毒,病毒成球状,有囊膜,能通过在鸡胚接种的方式培育。猪乙型脑炎病毒主要通过感染猪的中枢神经及死亡胎儿的脑组织而造成发病。此外,猪乙型脑炎病毒属于人畜共患病,对动物和人造成重大安全危害。由于该病毒对外界的抵抗能力较差,对温度和各种消炎药都十分敏感。因此,常用的生产消毒药物有2%的氢氧化钠溶液、3%苏儿溶液等都有良好的杀灭乙型脑炎病毒的作用[1]。无论发病还是感染,血凝抑制抗体和综合抗体有助于诊断感染乙型脑炎病毒的动物。在动物感染初期,血液经过检测会发现少量病毒,随着时间越长,经过检测血液中的病毒会越来越多。并且在规模化养殖生产过程中,由于猪的饲养面积过大及通风问题,会出现大量蚊虫等吸血昆虫的不断叮咬,造成病毒扩散,对规模化猪场养殖造成严重的损害。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发病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病时间在7~9 月份,发生在夏季适宜蚊虫活动旺盛的时期,该病的发生多呈发散性,大部分呈现成流行性。

2 传播途径以及易感动物

猪乙型脑炎病毒主要通过蚊虫等多种吸血昆虫的接触进行传播。因此,在防治过程中很难全部做到位。该病毒感染后的动物不仅能进行互相传播,还能进行越代采卵传播,动物与动物之间可以互相感染,亲代与子代之间也可以互相感染,往往发生都呈现一定的群体性发病,感染发病范围较广。因此,对畜牧业产生极大危害。此外,乙型脑炎病毒可以在动物之间广泛传播,猪、马、牛、羊、鸭等都具有受感染性,其中属于小鼠最易发病,猪和人其次,大部分动物发病多呈隐性感染,幼龄动物相较于成年动物更易感染病毒[2]。

3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症状

患病猪在临床上发病通常有一个潜伏期,潜伏期为3~4d,猪发病会表现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运动减少、食欲减退、喜欢趴卧在地面、口渴、喜欢饮水、粪便呈干燥球状,表面有长又灰白色的黏液,猪在发病时能表现出明显的神经症状,四肢躺卧在地,呈现滑水状,有的后肢轻度麻痹,关节肿大,疼痛出现肿胀,出现走路不正常,还有的猪出现视力减退,摇头乱撞,最后倒地不起而死。

3.1 母猪的临床症状

妊娠母猪尤其是第一胎的妊娠母猪,在发生乙型脑炎病毒后会出现隐形症状,不表现出特别的临床症状,只出现厌食发热等现象。该病的主要特征是母猪出现流产、出现胎儿出生便死亡、弱胎等现象,就有可能感染了乙型病毒。但在母猪流产后,在下一次生产就不会再出现类似的情况,下一胎胎儿能正常生产。病猪感染乙型脑炎病毒还会出现明显的症状,母猪产下的仔猪出现大小不一等现象,那就说明母猪在受孕期间可能感染乙型脑炎病毒。严重情况下,整窝胎儿会出现木乃伊等现象。

3.2 公猪的睾丸炎

感染乙型脑炎病毒的公猪在生产上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通常会表现出来,工作人员要细心观察。公猪在前几天不会表现出特殊反应,会出现睾丸的一侧肿胀,此时发现及时照顾可能治好,但规模化养殖中很容易被忽视。在接下来的3~5d内这种症状会消失,随后出现两侧肿胀,导致公猪失去受精能力、精子活力下降等现象。随后公猪的睾丸开始逐渐萎缩,逐渐变小变硬。此刻发现已经无法及时救治。单侧睾丸发炎大多数存在配种能力,但两侧睾丸发炎会造成不可逆的后果。因此,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需要及时淘汰,减少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3.3 人的临床症状

人如果感染猪乙型脑炎病毒后,往往表现出头痛、呕吐、颈部强直等现象,部分患者会出现麻痹昏迷等症状,人感染猪乙型病毒的死亡率较高,即使在治愈后也会存在神经系统后遗症等现象。

4 乙型脑炎病毒的综合防治措施

乙型脑炎病毒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做好预防接种等工作。二是做好夏季蚊虫等吸血昆虫预防工作。采用先进的免疫等技术措施,在出现发病后需要立即进行扑灭措施。

4.1 做好预防工作

在生产中猪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蚊虫叮咬,但在生产上我们很难杜绝猪被蚊虫叮咬这种事情的发生。因此,做好该病的预防措施,注射疫苗显得尤为重要。此外还需要做好猪的免疫工作,母猪的免疫接种必须要在配种前进行,而且还需要接着进行两次疫苗接种才能保证疫苗接种的有效性。疫苗注射主要通过肌肉注射。研究表明,种猪于6~7 月龄接种,种猪于配种前的6~7 月龄进行疫苗注射,或者蚊虫出现的20~30d 前注射两次,每次间隔10~15d,成年公猪要每年注射一次,本疫苗免疫期主要为10 个月[1]。对于4 月龄以上2~3 岁的公母猪需要使用乙型脑炎弱毒疫苗进行免疫注射,每年加强免疫一次,免疫期可达到3 年[3]。

4.2 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猪乙型脑炎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蚊虫传播,除了给猪接种疫苗,主要是做好防止蚊虫工作。在蚊虫吸血旺盛的季节需要使用物理加化学等方法进行免疫。定期打扫猪舍内环境卫生,在猪舍窗口装有纱窗,尽最大能力阻止蚊虫进入猪舍,夜间可以通过驱蚊灯、驱蚊香、驱蚊花露水等方式进行有效防治。在生产上主要以预防为主,为了减少该病的发生,可以使用药物和磺胺类药物进行有效防治。

5 小结

做好乙型脑炎的防治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防治。本文主要从猪乙型脑炎病毒的流行病学、易感动物、传播途径、临床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由于该病严重的影响猪生产,还威胁人的健康,需要足够的关注。

猜你喜欢

乙型脑炎公猪
猪乙型脑炎概述及其防治
自身免疫性脑炎免疫治疗进展
2011—2020年平顶山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研究
如何调教种公猪
小儿患感冒家长绷紧脑炎这根弦
种公猪使用年限缩短的原因及延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