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学科教学的城市高中劳动教育融合策略*
2021-12-01赵娟甘肃敦煌中学
赵娟(甘肃敦煌中学)
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劳动教育已经成为各学科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的主要路径之一。为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对于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和劳动品质具有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一、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全面实施劳动教育做出部署。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大中小学普遍弱化了劳动教育;加之升学压力,学校、家庭普遍重视学生成绩,而忽略了劳动教育,致使用工荒和就业难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此,加强劳动教育,培育劳动最光荣的思想,让大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在完成学业后能够融入社会各行各业中。高中语文学科也是如此,通过融合劳动教育,弥补学校劳动教育的薄弱环节,增强学生劳动教育观念,实现各门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的融会贯通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劳动教育与语文学科彼此融通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学科的主要性质。与此相对应,作为语文教师也应发挥语文学科特性,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特别是要和劳动教育进行融合,在提升学生语文能力与素养的同时,拓展语文外延,在更多的劳动教育实践中给语文学科教学无限的精彩。
(二)劳动教育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培养方向
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从而崇尚劳动,热爱劳动,投身劳动。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许多家长、学校唯分数为要,忽略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劳动技能的提升、劳动精神的铸就、劳动品质的形成,结果造成学生存在眼高手低、动手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在语文学科中融入劳动教育,就是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劳动教育起着学生融入社会的“通行证”的作用
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它能够把学校培养的各类人才融入其中,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从而为实现自身价值、担当民族复兴大任而辛勤工作。为此,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培养“读书人”,而应该着眼社会各方面的需要,为社会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如果学校忽略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那么,学生将会失去走向社会的这张“通行证”。高中语文也不例外,应该肩负起劳动教育重任,为学生“发放”好这张“通行证”。
二、高中语文学科融合劳动教育的策略
(一)融劳动教育于课堂教学中
纵观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以劳动为主题的课文就直接可以把劳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例如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它凸显了“劳动光荣”的人文主题。从体裁分,本单元选入的课文有人物通讯、新闻评论和古代诗歌。其中人物通讯有三篇,分别叙写袁隆平、张秉贵、钟杨的事迹;新闻评论一篇,是关于“工匠精神”的;古代诗歌有两首,是关于乡村劳作的;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彰显了劳动的伟大意义。在教学中,我们把劳动素养目标融入语文学科目标中,让学生认识劳动光荣的素养目标为,即“认识劳动的伟大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传承与发展劳动精神”,深入体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具体融合时,像三篇人物通讯《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我们可以通过概括人物的主要事迹,在训练学生概括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中的劳动者,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像新闻评论《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我们可以通过文本阅读与分析,让学生了解新闻评论特点的同时,评价其思想认识,把语文学科目标教学中理解事实与观点的关系、掌握新闻评论的行文逻辑这一学习内容和“工匠精神”的劳动教育要点相融合;像古诗《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我们可以通过重章迭唱、句式整齐、节奏明朗、对仗工整、率真自然的语言特点和两首诗所描写的劳动画面,感受古代人民劳动的欢乐。这样,既达到了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和能力的目的,又引导学生认识了劳动改造世界,劳动创造文明,在真切感受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美德的同时,增强学生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造的劳动观念。学习课文时,教师切记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一方面要突出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重点的品读词句、有选择的联系实际、有创新的改编课本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在让学生明白幸福快乐的生活来自辛勤的劳动和不断地创造,从而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之情,让学生时刻珍惜劳动成果。
(二)融劳动教育于课外综合性实践活动中
在学校社团活动或课外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结合语文学科特点让学生通过参加活动来体验劳动生活,其方式方法有很多。例如与课文学习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参与劳动实践活动中反刍课文内容,深刻体会作者思想。例如《孔雀东南飞》中“织布”“裁缝”“葬礼”等场景描写的片段,是有关我国古代妇女从事劳动活动的。抓住教材中包含劳动活动的内容,深入挖掘其中的劳动教育资源,通过指导学生编排课本剧,把这些劳动细节用表演的形式复制出来,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关注劳动细节,渗透热爱劳动的情感,从而对刘兰芝的形象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像这样再现课文劳动细节或相关内容,用课本剧、情景剧、小话剧等形式进行劳动细节或过程的复制、实践的活动,对于把握教材中人物或角色的内心世界,更为深刻、全面地感悟课文内容,劳动教育具有很好的作用。再如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在植树节前后植树,在农场让学生下地干活、到社区参加公益劳动、在公园修剪树木、在公共场所捡拾垃圾,等等,一方面让学生学以致用,把书本知识应用于生产劳动实践中;另一方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获得劳动感受,积累生活素材。
(三)融劳动教育于习作训练中
劳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例如2019年语文高考全国一卷作文题,就聚焦劳动话题而命制。其材料先由“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夙兴夜寐,洒扫庭内”引出劳动是财富与幸福的源泉、热爱劳动这一绵延至今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接着由现实生活中一些同学对劳动的不理解、不愿意、不尊重,启发学生思考,完成“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一篇演讲稿。尤其在社会分工精细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生长在新世纪的很多学生对“劳动”的认识比较肤浅,这就需要我们把劳动教育融入习作训练之中,正确认识劳动的意义,从而热爱劳动。高中语文新教材中也融入了“劳动模范”的艺术形象,这不仅是对劳动者形象的肯定,而且是对崇尚劳动精神的一种引导。由时代楷模“蓝领工匠”张黎明等形象,让学生认识普通劳动者在自己最平凡的岗位上靠最平凡的劳动实现着“两个一百年”的理想,以此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进而进行习作练习,让学生用手中的笔写出深刻的感受和思考。这种融合的方式,不仅符合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性质,而且能够把丰富学生情感、提升学生认识和对劳动者的讴歌、赞美融为一体。尤其是对劳动比较陌生的城市学生,更应该进行这样的融合式教育。再如,带领学生下乡从事农业生产实践,让学生观察生产中的人、事、物、景,采访劳动模范,然后指导学生把观察到的人、事、物、景写到自己的作文中,或撰写新闻通讯、撰写调查报告撰写劳动工艺流程说明,等等。在这样的写作训练中,学生把自身受到的锻炼以及劳动中的感受表达出来,不仅有效提升了自身的语文写作能力,而且对劳动精神也是一种弘扬。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对于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和劳动品质都具有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