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科背景下小动物疾病学教学改革探索

2021-12-01姜莉莉樊兆斌葛中东郭延敏孔娜张学峰蒋培红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宠物医院农科学时

姜莉莉 樊兆斌 葛中东 郭延敏 孔娜 张学峰 蒋培红*

(1,菏泽学院药学院 274015;2,菏泽康恒宠物医院 274000)

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等发展对传统农业学科形成深刻改造,并在速度、广度和深度上系统性地影响人类思维方式和教育模式,重塑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2019 年4 月,教育部成立了“新农科建设工作组”,随着“新农科”建设“三部曲”奏响,新农科建设已成为新时期农业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1],并进一步明确指出:高校毕业生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更应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面对新形势和挑战,如何将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与课程教学改革有机融合起来,更好地适应农林产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2-4]。在此背景下,迫切需要对支撑我国农业发展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新的思考。以期提高教学质量,为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参考。本文以菏泽学院动物医学专业《小动物疾病学》 课程为例,针对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及实践环节存在的诸多问题,对现有课程框架体系进行改革,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并创新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有机结合,以期更好地推动动物医学产业的发展,为“新农科”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的卓越动医人才。

1 动物医学专业《小动物疾病学》 教学现状

动物医学专业是系统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及防治规律,是培养现代动物生产和实践所需人才的前沿阵地,为畜牧业稳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同时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做出贡献。作为保障动物健康的综合性学科,要求毕业生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5-7],可以从事动物疾病诊疗、公共卫生及生物学等领域的教学、科研、技术等方面的工作。《小动物疾病学》 是培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将动物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操作技能紧密结合的关键临床应用课程之一,专业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均比较强[8]。随着宠物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本课程在动物医学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及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临床应用课程,课程内容庞杂,涉及小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病、外科病、产科病等众多方面,总共教学学时为48 学时(理论32 学时,实验16 学时)。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比较突出。因学时有限,课程只能重点讲授临床常见疾病,部分内容只能一带而过或舍弃,甚至有些重点内容也无法详细讲授,导致课程的学习缺乏完整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学生也不能在规定学时内将所学知识学懂弄通,大部分学生不求甚解,学习效率得不到提高。随着小动物诊疗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新的诊疗方法和诊疗设备紧追人医,推陈出新速度非常快,临床分科越来越精细。而教师本身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难以紧追小动物临床前沿,因此,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与方法单一等系列问题都暴露出来。由于实验课需要用到活体动物犬或猫,处于安全问题考虑,部分同学有畏惧心理,不敢动手操作,实践技能无法得到提高。本课程于大学四年级上学期开设,同学们忙于研究生和公务员的考试,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甚至部分同学上课从不发表自己的观点,其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丧失。此外,课程考查和考核方式过于单一。以上各因素对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本科生培养质量均产生了一定影响,不能满足“新农科”建设“培育卓越的农林新人才,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基本要求。

2 《小动物疾病学》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设计与宠物临床实践紧密结合,通过与教学实习单位菏泽康恒宠物医院对接,通过本院近几年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汇总整理,对教学内容、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合理调整,使课程内容系统化。并且根据宠物医院最新引进的核酸检测系统,专门增加了“核酸检测技术在宠物临床检测中应用”相关内容的授课,为学生系统讲解核酸检测技术的原理、操作方法和临床应用前景分析。这不仅使学生及时了解前沿知识,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也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教学,适时提示同学作为兽医工作者,不论将来从事宠物临床事业还是读研继续深造,身上肩负着促进宠物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神圣使命和职责,都应有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和态度,以身作则,克难攻坚,为宠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有效增强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同学们的创新精神。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授课教师应有效拓宽自己知识面,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小动物疾病学课程实践性很强,要求授课教师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通过参与临床实践可以更直观准确地掌握小动物疾病的最新诊疗技术和方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引入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典型病例,会使教学内容更直观、形象和具体,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将临床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有效融入课堂,会使所授课程有内容、有灵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此外,学校和学院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以便能及时了解和把握学科前沿的最新动态,并融入课程教学中。

在实践教学方面,有效利用教学实习单位的资源,将实践教学安排到菏泽康恒宠物医院进行。在宠物医院,让同学们从临床接诊病例入手,通过问诊、视诊、触诊、听诊了解病例大体情况。通过实验室检测仪器分析病例的指标检测,分析异常指标可能引发的因素,并提出进一步诊断思路;配合影像学诊断等特殊诊断方法,最终对疾病做出合理正确诊断。最后,根据诊断结果对病例施行合理的治疗。在疾病诊断过程中,实际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效融合的过程,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过来丰富理论,相辅相成。对不同病例检测指标进行针对性分析,又是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重要手段,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在《小动物疾病学》 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专业需求,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技能培养等方面,探索“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为服务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和新生态提供新思路,为培养农林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的卓越动医人才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宠物医院农科学时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基于“育人”的“宠物医院+全科坐诊式”现代学徒制实践研究
抛弃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时数调查研究
学习不是“刷学时”
“宠物医院”为何开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