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机制”促进家校社区共育*
2021-12-01朱成波重庆市开州区汉丰第四小学
朱成波(重庆市开州区汉丰第四小学)
为了凝聚家庭、学校、社会力量,共同协调履行教育责任,我们以“家庭教育以孩子成人为主,学校教育以孩子成才为主,社区教育以孩子成长为主,孩子自我教育以成功为主”的四大主体“四为主”主责为体系,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家校社区各育人主体的能动作用,携手联动共建开放、立体的共育机制,增强了家校社区共育有效性。
一、“党建+家校社区共育”机制
我校党支部乘势倡导组建了招生区域内党组织“党建+家校社区共育”党建联盟,共同倡议:家长重视家庭教育,提升科学育儿水平和能力,密切配合和联系学校教育;协同组织党团员、干部,并通过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组织部门号召其他热心教育人士积极参加教育行动,组建教育志愿者队伍;成立家校社区共育机构,建构共育机制。社区党组织通过签订《认领、承诺责任书》,落实学生假期教育管理责任,开展志愿者护学行动,畅通向学校反馈学生校外情况和社区组织及个人向学校建言的渠道。“党建+家校社区共育”机制,共同营造学生发展的良好环境,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二、多元主体运行机制
我校通过积极引导社区、家庭、社会组织和公民有序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等工作,让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共同发展。成立“重庆市开州区汉丰第四小学家校社区共育协会”,全面组织实施家校社区共育工作。共育协会会员包括教师、家长、社区党团员及干部、社区内其他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事业单位职工和社会人士,通过协会组织及其章程,明确职责、权利与义务,让会员全方位参与学校教育,有效聚拢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学生成长教育。同时,协会选举产生了理事会,设立了年级分会、班级联络组,制定了《汉丰第四小学家校社区共育实施方案》,确保多元主体参与的家校社区共育工作落实、落地。
三、家校信息互通机制
教育单靠学校改革是不够的,学校和家长必须构建一个教师、家长共同参与且共同发挥作用的教育环境。做好家校管理,让老师、家长之间信息互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效果以及生活状况,进而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取得进步,显得十分重要。我们采取的办法是:一是通过“两访两谈一会”(全员家访、电话互访,网上互谈、见面谈,家长会),定向互通信息;二是以QQ群、微信群全员分享信息;三是每周五下午“家长接待日”面对面交流,为家长解答他们感到困惑的问题,并对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或当场解答、解决,或整理归类,及时研判,妥善处理反馈情况。家校在育人理念、方法及过程的相通互融,提升育人实效性。
四、家长培训交流机制
为了让家长承担好构建学习型家庭、加强家校合作、熟知教育常识、更新观念和注重孩子品质等职责,我们通过家长培训交流,丰富家长培训内容,促进家校交流。学校建立了家庭教育及家校共育书目库,创立了“我与孩子共成长”家长课堂学习平台,供教师及家长自行广泛交流学习。组建了家庭教育指导师队伍,深入班级、家庭指导家长科学养育孩子。成立了家长学校,制订和落实系统培训计划,并聘请专家讲学,落实家长全员家庭教育培训;通过家校共建论坛使家长学校的形式更加多元。建立了家长资源库,将有特殊才能的家长请进学校,做客学校育人大讲堂。通过举办家庭教育沙龙活动,组织教师和家长深度交流,通过收集整理教师、家长、社区人士中先进的育人经验,推广运用,鼓励教师家长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家庭教育我来说”,促进家长与家长、家长与老师养育方法与经验的交流。
五、志愿助学机制
由学校家校社区共育办公室(与共育协会秘书处一套班子)牵头,组建了由家长和社区人士组成的助学志愿者队伍,调动和整合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深入开展助学工作。一是“一日助学活动”。每天两名家长或社区志愿者早上8点到校,佩戴好标志到学校大门。配合值周教师参与早间值周工作,对学生或家长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引导学生安全过马路,维护学生或家长秩序;晨检结束后,做好共育办公室的清洁,开始“四巡视”——巡视教室、巡视办公室、巡视校园、巡视午餐;大课间活动时一起与孩子活动;空闲时,到品文轩读书或书法长廊练习书法;放学期间,护送孩子离开校园;放学后,参与教师的课余文体活动,针对一天的督查情况写出纪要、感受或建议。二是助力学校重大活动行动。在学校六大节庆活动和承办全区性活动期间,志愿者到校协助学校工作。三月礼仪节,协助培养良好习惯、宣扬优良品德行为;四月学法节,协助培养学习习惯、指导学习方法;五月体育节,协助进行磨砺意志品质、挖掘个人潜能教育;十月艺术节,协助指导弘扬高雅艺术、展现自我风采;十一月读书节,协助提高文化底蕴、建设书香校园;十二月感恩节,协助指导回馈父母亲情、加强家庭交流。
六、多向互动机制
为了使家校合作深入开展、角色定位更加明确,我们通过多向互动,促进共同育人。挖掘家长及社区教育人才资源,让他们参与学校课程建设及教学活动;成立家长社团,引导家长参与学校文体表演和参加学生社团及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家长参加“亲子”运动、“亲子”文娱活动;实施家长督学制度,家长全面深入学校管理,强化师德师风监督。建立家庭互助组,由居委、居民组干部牵头组织,原则上以楼宇为单元,引导家长通过线上建群,线下互相进家门,分享信息,探讨家庭教育经验,形成情感互暖、生活互助、安全互帮,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育人环境,并以居住地域、小区、楼宇为基础,鼓励孩子在家互动,最大限度抵消独生子女成长中的负面影响。倡导教师深入家庭,指导和参与家长有效开展“三伴一听一议”(家长每天陪伴阅读30分钟、体育锻炼30分钟、家务劳动30分钟;每天听一次孩子倾诉;每月召开一次家庭民主讨论会)活动,指导学生家庭及社区其他家庭“立家训、树家风”,开展优良家风家训践行活动;学校与社区紧密配合,共同开展“好家风、好民风创造好生活”活动,营造优良育人大环境。学校、家庭、社区多向互动,共同构筑良性育人平台。
七、家校社区意见建议相互吸纳机制
以学校共育理事会、年级分会、班级联络组和家长督学为媒介,互通家庭、学校、社区各方提出的学生教育、管理、关爱的问题、意见和建议,通过共育协会理事长会议研判梳理后,交学校、家长、社区各主体负责处理。共育理事会反馈和家长督学反映的对学校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学校制作督办表,共育办提出处理建议方案,经校长签字同意后,交承办领导或处办室在规定时间内解决问题或做出解释,办理结果返还校长签字认可后存入共育办档案。家长对学校、家长对社区、学校对社区、学校对家长、社区对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由共育协会理事长会议指定有关理事负责联系办理。共育理事会秘书处(学校家校社区共育办公室)负责协调、跟踪和信息反馈,确保家长、学校、社区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相互吸纳。
八、家校社区互评机制
学生品质的形成、人格的塑造、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交互作用和协同。我们通过家校社区互评机制,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尤其是学校德育的质量和效果。采取学生、教师、家长、学校、社区进行相互评价的办法,在优秀教师、优秀家长、助学明星、三好学生、三品十星等评比中,其中一方接受其余三方或四方的评价。主要通过召开互评工作会、发放评价清单、开设“校长信箱”等方式进行互评,评价结果适于公开就完全公开,涉及隐私不适于公开就直接告诉其个人,借助互评工作促进共育工作质量提高。通过互评,学校、家长、社会看到孩子各方面的发展状况,了解孩子们的优势与不足;通过互评机制的完善、改进,进一步加强针对性,进一步丰富内容、创新形式。
九、共育科研及外联工作机制
学校十分注重以科研促进共育的深入开展,通过外联得到专家指导、高端引领。申报的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重点)项目“家校合作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化实践研究”子课题“城区学校家庭社区携手共育实践研究”已立项,《汉丰第四小学父母规》已制定,《汉丰第四小学家庭教育指导手册》《汉丰第四小学家校社区共育工作指导手册》已具雏形……课题研究、问题研议、编印经验集萃等有效形式,创新了工作思路和工作载体,提高了家校社区共育科学性。与国内多所家校共育研究实践卓有成效的学校建立了联系。向上向外学习交流,取长补短,提高家校社区共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