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非洲猪瘟时代猪场生产管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2021-12-01李树文耿一清段昌学王志俊刘一飞赵
李树文 赵 娟*耿一清段昌学王志俊 刘一飞赵 敏
(1山西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山西太原 030032;2陕西省商洛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商洛 726000)
受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ASF)疫情影响[1],我国养猪企业损失惨重,一些中小养猪企业和散养户在疫情发生后,由于资金、技术等支撑不足,纷纷退出养猪业。而一些大型、规模养猪企业则在做好生物安全防控的前提下开始大力扩张、布局自己的生猪市场。在非洲猪瘟疫情长期威胁的背景下,建议养猪企业从组建专业的生产管理团队、强化生物安全策略和管理体系、规范生产管理模式、运用智能设备助力精准管理、健全养猪文化和规范的制度等5个生猪饲养管理的关键点和措施入手,以期养猪场能够持续、长久的发展。
1 专业的生产管理团队
保证猪场安全、高效生产的关键在于管理是否到位,而管理的落实不仅只依靠场长或兽医,还要依靠高效的、专业的、执行力强的管理团队。在我国,由于规模猪场的工作环境封闭,卫生条件较差,导致大多数畜牧兽医专业人员不愿意进猪场从业。目前,生猪企业养殖扩张速度较快,建设场区内专业生产管理团队已经成为后非洲猪瘟时代对企业的基本要求。养猪行业既需要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才,也需要具备细心、耐心和责任心的生猪养殖者来组成强有力的团队。当前,企业需要招聘有畜牧兽医教育背景,工作积极性高的员工,集中培训强化员工在生产管理、生物安全、无害化处理等方面的专业技能,考核其对模拟案例的诊断与处置。不同猪场配置相应的驻场兽医,实现人和场定编。场内兽医需要有良好地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此外,还应该建立包含研究岗、方案岗、技术岗等多岗位完善的兽医体系,为疫病的防控打好坚实的人才基础。猪是有生命的动物,需要精细地喂养和护理,管理者除了要注重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强调职业道德,因地制宜,建立合适的奖励惩罚机制,增加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2 生物安全策略和管理体系[2,3]
由于目前还没有研发出针对非洲猪瘟病毒的有效疫苗和药物,因此,猪场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控和良好的生产管理是防止非洲猪瘟病毒在猪场中传播的唯一有效途径。猪场管理人员应将生物安全管理防控体系纳入到猪场生产流程标准中,让生物安全与生产管理协同发展。
完善生物安全策略的核心是建立良好的猪场生物安全屏障。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媒介主要是蜱虫、蚊、蝇、鼠、鸟等动物,因此,在物理隔离上,应尽量保证猪场周围3 km以内无其他养殖场,猪场与外界应用实心围墙、沟渠等严格隔离开来,必要时全场内外铺上石沙,以防止老鼠进出;猪舍门窗、通风口等也要做好防护,防止鸟类进出。猪场的生产区和生活区要严格分开,尤其是下水道等地下管道更不能有交叉。猪场生产区内部,如转猪走廊等与外界直接相连的部分应覆盖钢丝纱网以防止蚊虫飞入而增加疫病传播风险。在切断传染源之后,猪场需要执行有效的清洁与消毒程序,对传播途径进行控制。有研究表明,良好地清洗可以去除猪场设备90%以上的微生物,并且可以提高消毒的效果。车辆、饲料、兽药等物资进入猪场前应进行严格地消杀流程,经检测合格后才能进入猪场。严格禁止不同栏舍物品、工具混用,每个猪舍要配备独立的生产靴、拉猪车等工具。疫苗免疫方面提倡大猪1头使用1个针头,小猪至少做到同1窝使用1个针头。猪场内建立合理有效的多级隔离制度,一般包括场外隔离区、场内办公生活区、生产区。场内外以及场内生活区和生产区隔离带都要有洗澡间、消毒室等,人员进出时需严格执行洗澡制度。
对不幸感染非洲猪瘟疫情的猪场,应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清除已存在的非洲猪瘟病毒并阻止病毒再传播。最好依照农业农村部印发的《感染非洲猪瘟养殖场恢复生产技术指南》,猪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后,需要经过全部清群、清洗消毒、设施改造、管理措施改进,并经适当时间空栏和综合评估后,才能再次引进生猪养殖。基于非洲猪瘟病毒的生物特性,空栏期一般以4~6个月为宜,具体时间可根据风险评估情况确定。
3 规范化的生产管理模式
许多中小规模养殖场(户),猪群依赖外购,而新引进的猪是重大安全隐患之一,目前最有效的生产组织模式是采用批次化的生产模式(通常是3周一批次),并且设立隔离舍是减少引入外部病原风险的最有效措施。对养猪全链条进行整体防护,使猪流、物流、猪群健康、养殖效率得到全面提升。
根据猪场实际情况确定恰当的生产管理模式,提倡全进全出,单向流动。设置合适的猪群结构,公猪舍、后备舍、配种舍、妊娠舍猪和分娩猪舍要按次序排列,不可混合交叉,大型规模化猪场最好能实现场内猪只的淘汰循环和精液自给自足以防止引种和输精所带来的疾病传播风险。中小型猪场也应设定合理的猪群淘汰制度和引种计划,尽量减少引种频次,避免在非洲猪瘟疫情高发期频繁引种及严禁从疫病发现地引种。引种前要对计划引入猪只进行严格的疫病评估,使用全封闭的拉猪车运输猪只,外来猪入群前应在隔离舍隔离观察至少15 d以上,隔离观察结束,确定引入猪只健康后再与现有猪只混群饲养。
建立非洲猪瘟疫情紧急处理预案制度,每个猪场都应做到对非洲猪瘟病毒的常态化监测,定期常规检测和不定期重点检测相结合,按栏舍等将猪群化整为零,形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生产单元,每个生产单元的猪只、物品等也要相对独立,一旦发现非洲猪瘟疑似猪只立即封锁该生产单元并按紧急处理预案进行“拔牙”。“拔牙”可最大程度降低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给猪场带来的损失。
4 智能设备助力精准管理
在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下,生猪的规模化养殖加速推进,集团化规模猪场的并肩发力,试图改写中国养猪业几千年庭院式散养模式的历史。但中国养殖业的信息化程度还处于早期阶段,养猪过于依赖人工是阻碍我国规模化养殖发展的重要因素。
集团化养猪企业可以尝试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传统的养猪生产中,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信息通讯技术等互联网新技术构建智慧化的养猪产业。一方面,智能技术可以代替人工操作来降低人与猪接触的频率,降低疫病传播风险;另一方面,通过智能监控预警设备构建生物流预警系统,实现实时监控,及时预警;此外,智能饲喂及管理设备还能提升人均生产效率,实现猪只精准饲喂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后非洲猪瘟时代,智能设备要加速参与到养猪生产中,通过物联网技术应用各种传感器来检测猪舍中温度、湿度、通风、光照、饲料及水的指标,通过红外线成像仪来建立猪只群体的体温大数据信息,通过RFID技术结合智能估重来实现转群并实现群中猪只个体管理与追溯;通过生物安全流向管理工具智能监控不同生物安全等级区域的人、猪、物的走向以及猪场外围的生物安全环境变化;甚至通过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清理猪舍污粪、清除四害。实现“互联网+畜牧业”的智慧养殖模式是养猪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5 健康的养猪文化和规范的制度
在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中,养猪行业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逐渐转变,主要体现在育种、养殖规模、生产效率、养殖设备及逐步完善的产业链等方面。但是非洲猪瘟这块“试金石”不仅揭示了中国养猪业系统性的问题,还从侧面反映出我国落后的养猪文化满足不了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总体要求。非洲猪瘟疫情是养猪界的一场灾难,同时也是幸存者的机遇。把握机遇、转型升级,需要养猪人不仅有硬功夫,还要有软实力。建立规范和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对每一个养猪企业来说都必不可少,而且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不同的人有不同层次的需求,管理者要看到这种差异,采取相应的激励办法。
制度起到规范行为的作用,而文化则是通过灌输新理念,让员工从被动消极的执行命令、服从管理,转变为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提升自我。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生让养猪人认识到系统的生物安全管理是保证猪场正常生产的基本要求。但由环境变化带来的制度调整,让保留原有养猪观念的养猪人难以很快接受,如果不转变养猪人的认知,僵化执行制度,则各项措施的执行力度将会大打折扣,必然达不到好的防控效果。
近年来,受收入水平、消费观念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猪肉消费模式已逐渐从数量扩张性消费向质量安全性消费转变。高质量不仅涵盖了肉品质量,更囊括了生态质量和文化质量,让更多的消费者信任和放心成为养猪事业成败的关键。当今的养猪业,不仅要追求商品猪年产量、母猪年生产力、成活率、猪肉质量等,更重要的是要审视养猪人的战略思路。
6 总结
通过非洲猪瘟疫情的“洗礼”,当前的养猪从业者从一开始的谈“非”色变到“城门失火”时的万念俱灰,再到风波过后的“理性防非,科学防非”。养猪业的理性认知在快速发展,养猪人的理智与清醒,政府的大力支持,技术的日臻成熟,集团化公司的尝试落地,智能化技术及设备的组装完善等一系列变化为整个中国养猪业的复苏夯实基础。在后非洲猪瘟时代,面对非洲猪瘟病毒的持续考验和猪肉消费市场的变化,企业要抓住机遇,转型升级,打造出集饲料、养殖、屠宰、电商于一体的完整产业模式,构建健康的养猪生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