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113”教育评价模式

2021-12-01汤小凤

好家长 2021年5期
关键词:芦溪县保教入园

文 汤小凤

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将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但是,农村幼儿园长期以来在教育实践中“重集体上课、轻游戏活动;重知识量化评价,轻游戏教育价值”的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难以落到实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仍然严重。

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指出,要完善幼儿园评价,重点评价幼儿园科学保教、克服小学化倾向等情况,同时要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作为评价幼儿园教师的关键指标。

近年来,芦溪县教育局充分发挥教育评价改革的牵引作用,努力探索基于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1+1+3”多元化评价模式,在指导幼儿园坚持科学保教、保障儿童的游戏权利、缓解家长的入学焦虑、引导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实践经验。

一、问题背景

2016年,芦溪县已经完成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县域内三分之一公办园基本实现了办园条件标准化。虽然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但幼儿园保教质量水平仍然不高,幼儿入园率并未达到教育行政部门的期望值,县域内存在“小班入园千方百计挤公办园,大班入园想方设法转民办园”或“大班幼儿选择不入园,读校外幼小衔接班”的怪现象,部分公办园甚至出现大班幼儿严重流失的现象。经过多次调研,关于幼儿园评价方面的主要矛盾凸显,一方面是农村幼儿园游戏活动质量较低;由于专业素养不高,教师在对幼儿游戏的指导、游戏环境的创设等方面常常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幼儿园所谓的“游戏”通常只限于上完课之后的“丢手绢”“老鹰抓小鸡”“猜谜语”“抢凳子”等;片面又窄化的游戏内容制约了儿童经验的增长,限制了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小学化教学广受家长欢迎,家长抢跑意识严重,认为幼儿应该多学一点文化知识,上小学后才更容易跟得上班级步伐,加上一些民办幼儿园广告洗脑,文化知识的学习更能让家长放心,他们往往对幼儿园游戏化教学不理解、不认同,持不支持态度。在幼儿园内部游戏质量不高和家长忧虑幼儿“输在起跑线上”的双重因素的叠加作用下,教育内卷现象加剧,甚至催生出一些园外培训机构举办所谓的“幼小衔接班”。

二、主要内容

(一)建立“1”根指挥棒

为了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激励作用,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升,县教育局专门出台了《芦溪县全面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施方案》,旨在从县级层面入手,做好宏观把控,主要从游戏时间、材料、空间、儿童体验、师幼关系等方面推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要求在幼儿园落地,解决幼儿园教育阶段“缺少评价标准”的问题。一是在游戏时间方面,对户外游戏活动时间、室内游戏活动时间、晴天游戏活动时间、雨天游戏活动时间做出要求;二是在游戏材料方面,对游戏材料的种类、结构、数量、本土资源利用情况等方面做出要求;三是在游戏空间方面,对游戏场地的大小、地面材质、单位空间内可容纳幼儿的数量、游戏空间内材料摆放等做出要求;四是在游戏体验方面,对幼儿参与游戏是否有愉悦、专注的体验情绪,是否乐意表达或表征自己的游戏体验等给予关注;五是在师幼关系方面,对教师是否能够同步沉浸式观察幼儿,能否积极回应幼儿游戏中的诉求,能否积极倾听幼儿的游戏体验等方面给予关注。

(二)建立“1”支专业指导队伍

出台《芦溪县全面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施方案》之后,县教育局通过“内聘骨干,外聘专家”,组建了一支专业指导队伍——“芦溪县科学保教团队”。在外聘专家方面,通过聘请省级幼教教研员长期对口指导,聘请知名园长、高校专家定期入园指导,重点围绕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要求,开展教研指导活动,培育示范性园所,打破幼儿园质量内卷格局。在内聘骨干方面,将全县独立建制的幼儿园划分为三个教研指导责任片区。每个片区设一名片区长,聘请县内保教能+力较强的骨干教师为团队成员,组织城乡之间、片区之间、园所之间开展“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研交流活动,对全县各级各类幼儿园起到“帮一帮、促一促,教一教”的作用,解决幼儿园游戏“缺少专业指导”的问题。

科学保教团队定期开展入园研讨,及时回应幼儿园在开展游戏活动中的需求,促进幼儿园游戏水平的提高,构建智慧共享、经验共享的县域农村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机制,为后续打开园门接受家长评价,争取社会群众对幼儿园教育理念的认同起到了支撑性作用。

(三)建立“3”种多元化评价主体

谁最有话语权评价幼儿园保教质量是“构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1+1+3’教育评价模式”的关键点,通过深入观察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确定了“幼儿、家长、社会群众”三个方面的评价主体。

幼儿评。县教育局通过评价量表访谈幼儿,倾听幼儿在游戏中的体验,来判断园所在游戏材料、时间、空间等方面的保障情况,判断幼儿是否能够拥有高质量的游戏活动,判断幼儿是否在游戏中获得了较好的学习与发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班级教师通过让幼儿记录游戏故事,表达游戏体验,从而更好地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及游戏想法;园长利用量表,对单元班级幼儿开展常态化访谈,以此来判断单元班级的保育保教情况及幼儿的游戏情况;科学保教团队专家入园动态评价园所的整体情况及保教情况,从而判断园所的保教质量及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评价量表每学期整理一次,并纳入幼儿园档案资料库。

家长评。一方面将家长转化为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同盟军。例如,开展体验式家长会、家园共育专题讲座、家长入园观摩、体验幼儿游戏、家长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家长和幼儿园认识到小学化教育的危害,缓解家长的入园焦虑。在此基础上,让家长成为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监督者,每学期让家长不少于两次入园观摩和体验幼儿游戏,引导家长利用评价量表从儿童游戏体验、教师教育行为、游戏时间空间、师幼关系等方面,评价幼儿园的游戏质量。

社会评。一方面,充分利用好督学资源。通过用好教育督导业务线上的幼儿园督学队伍,在每学期开学初及学期末,片区责任督学率队入园督导,责任督学在督导的过程中,必须以幼儿园是否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为评价标准,并将存在问题纳入整改范围,同时做好跟踪回访,确保问题整改落到实处,做到真督真改,充分发挥督学队伍“第三只眼”的效应。另一方面,利用好在线平台,主要围绕办园条件、保教水平、服务质量等方面定期面向社会群众开展问卷调查,主动倾听社会人士声音,接受公众监督,让公众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监督与评价,此举旨在促使幼儿园打开门办学,同时扩大幼儿园需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社会宣传度。

三、取得的成效

芦溪县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1+1+3”多元化评价模式,通过完善幼儿园教育评价标准,并建立县级层面的专业指导队伍,构建幼儿、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评价主体,同步评价幼儿园科学保教水平,破解了幼儿园教育阶段“缺少评价标准、缺少过程指导、缺少评价主体”的问题,有效地保障了儿童游戏的权利。同时,教师的课程观、家长的育儿观和社会的教育观得到了有效转变。一是幼儿的游戏材料、游戏时间、游戏空间得到了保障,自主游戏在幼儿园已然全面开花。二是教师观察解读幼儿的能力显著提高,不再受困于重复教计算、拼音、古诗等文化知识;教师能从观察幼儿、读懂幼儿中品味童年的美好、职业和乐趣。三是家长从游戏中看到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与学习能力的增强,更加坚信游戏的价值,评价幼儿的眼光开始转变,盲目焦虑的心态得到调整。四是教育部门的主动改革逐步影响了社会对幼儿园的评价观念,园外学前培训机构逐渐没有了生存空间,全县形成了认可“游戏是幼儿园基本活动”的教育生态。

通过深入推动幼儿园教育评价改革,芦溪县学前教育事业得以蓬勃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2021年,芦溪县学前教育“科学保教促成长”活动入选全国第十个学前教育宣传月《砥砺十年 奠基未来》主题宣传片,学前教育“幼有所育”的发展成效在《新闻联播》播出。芦溪县“构建提高农村幼儿园保教质量‘教研+’联动模式的成功实践”案例被评为2020年度全国基础教育优秀工作案例。

猜你喜欢

芦溪县保教入园
督学入园,指导促发展
荷兰0~4岁婴幼儿保教质量评估和提升项目及启示
第一次做寿司
幼儿园半日保教工作细则
妹妹学走路
My New Friend
秋风
九月来到,哭闹开场
浅谈幼儿园保教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