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班幼儿建构游戏中的介入指导方式

2021-12-01李亭仪

好家长 2021年5期
关键词:小泽积木小班

文 李亭仪

关注幼儿的需求、进行有效的介入指导,能促使幼儿在游戏中产生高质量的互动。特别是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教师的介入指导是提升其游戏建构技能和经验的一种有效策略。

一、主动介入,解决建构游戏中的难点

当幼儿遇到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想要放弃探索时,或当幼儿迫切需要得到帮助时,教师应当主动介入。

在建构游戏“高架桥”中,欢欢搭建了一条简易的“隧道”。可是,“隧道”搭得太矮,欢欢尝试多次都无法把车开过去,她停止了游戏。这时,我轻声提示:“车子高,隧道有点矮,你有办法将隧道变高一点吗?”听了我的建议,欢欢尝试用小积木抬高“隧道”。但是,车还是开不过去。我继续引导:“想想什么样的积木可以让隧道变高?”在我的再次提示下,欢欢用直角三角形与双单元块连接,形成一段斜坡。这次,开车游戏终于成功了!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第一次主动介入燃起了欢欢的挑战欲望;教师的第二次主动介入为欢欢提供了重建的方向,促使她用智慧完成了“隧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用引导式、启发式的提问,帮助欢欢提升了建构技能。

二、被动介入,提升建构游戏中的创意

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主动求助时,教师需要及时抓住被动介入的时机,积极把握幼儿的需求,使介入的正向效果实现最大化。

在建构游戏“房子”中,小泽搭建了一座三层楼房:“心心,你看,我的医院搭好啦!”“这不是医院,这是楼房。”同伴的不认同让小泽有点难受:“老师,心心说我搭的不是医院。”我仔细观察了一番,提出了意见:“小泽,房子搭得真不错,要不试着加个标记,让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是医院?”小泽立刻将红色的十字标记贴上了房顶。接着,他又用同样的方式和心心一起利用帽子标记、小花标记搭建了“警察局”和“公园”。一次小小的求助引发了教师的被动介入,也成为幼儿创意搭建的开始。当幼儿获得教师适时的点拨,他们遇到的困难立刻成为他们建构创意的源泉。

教师需要敏锐地捕捉到幼儿的求助信息,通过提问和梳理帮助幼儿有意识地寻找以往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通过回忆、发现、比较来拓宽建构主题的思路。

三、评价介入,夯实建构游戏中的认知经验

小班幼儿的建构活动往往是尝试性而非表征性的,有效利用评价环节帮助幼儿构建正确、完整的认知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除此之外,利用好评价环节也能为幼儿开展下一次建构活动提供更明确的目标。

在建构游戏中,铭铭拿着圆柱形积木在地垫上摆来摆去,有些漫无目的。他一会儿推倒自己搭了一半的房子,一会儿又和一边的凡凡说话。10分钟后,他和凡凡一起搭建了一座矮矮的小楼房。搭建完成后,他又和凡凡说话了。在整个过程中,铭铭由于没有明确搭建目标,不知道使用哪些建构技能,也容易受周围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活动的评价环节,教师针对铭铭的游戏情况,首先引导幼儿谈谈建构区里有什么,帮助他们进一步明确建构区中的材料及其用法;其次,通过“你看到的房子是什么样的?”“可以和我们之前搭过的马路连起来吗?”“用什么方法可以搭出不一样的房子呢?”等问题帮助幼儿梳理建构经验。接着,教师展示了铭铭在建构区中的作品,请幼儿对作品进行评价。同伴的评价与教师的点评帮助铭铭在后期的建构活动中明确了活动目标。在接下来的几次建构中,铭铭不仅会用架空搭建房屋,还会使用对称技能,用纸板、蛋托等辅助物盖顶,使自己的作品越来越多样。

又如,在搭建隧道时,幼儿们因为经验不足而多次失败。为此,教师充分利用评价环节做系统的经验梳理。隧道是顶端封闭、两边畅通的通道,在搭建隧道时,除了考虑隧道的高度,还需要考虑宽度吗?如果有比小汽车还要宽的车子通过,怎么办呢?递进式的提问引发了幼儿新的思考。在接下来的建构中,幼儿们会将建构区里的小汽车都找来,和积木比较大小,然后为不同车子量身定制不同的路面。幼儿们搭建的隧道越来越丰富,开车游戏也越来越有趣。

不论是主动介入、被动介入还是评价介入,教师都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以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的三重身份去发现幼儿、启发幼儿、鼓励幼儿,让其在建构活动中展现自己的无限创意!

猜你喜欢

小泽积木小班
堆积木
再去小班看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许愿树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有趣的积木
玩积木
疼不疼
鸠山力挺小泽继续担任干事长
粗和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