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画生活 以日记之
——谈利用图画日记提升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的实践研究

2021-12-01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小学朱晓燕

青年心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君子兰图画日记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小学 朱晓燕

写什么历来是困扰低年级学生的一个话题。但是,对于画什么,似乎从来没有困扰过低年级的学生。在一次单元检测中,写话题目是写一个自己的玩具,大部分人都不知所云,更有开了天窗的,询问原因,答曰:“没有图,不知道写什么。”可见,图画对于低年级学生写话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于是,我把最后一题写话要求,做了一些变化:先画一画自己的玩具,再介绍一下这个玩具。结果出人意料,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安安静静地画了起来,画完之后涂上精美的颜色,配上文字解释。在展示过程中,学生们都能用自己的语言,绘声绘色地进行描述。一道低效的写话题目,稍做修改,竟然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不禁让我深思自己的写话教学。

每学期八次的写话训练,是学校要求,每次写话,都是跟随单元测验进行的。这样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写话教学,其效率可想而知。针对此次写话中出现的问题,我尝试着把写话与图画结合起来,形成图画日记专项训练,经过一个阶段的试验,我发现学生的写话热情、写话水平和写话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一、先图后文,定格生活的画面

“老师,写什么啊?”学生最关注的不是怎么写,而是写什么。这里的什么,就是学生脑海中的画面。低年级的孩子抽象思维能力还处于萌芽阶段,但是其形象思维能力已经发展起来了,画面,就是其形象思维的结果。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生活的画面,让画面定格在学生的脑海中,并形成图画。

(一)半命题日记,循式而画

一开始就放手,让低年级学生自我发挥的结果是:喜欢画画的学生先“富”了起来,而那些画画一般的手残党,就遇到两个困难:画画和写话,一个头两个大。相对简单的半命题日记既能让一部分学生先画起来,写起来;也能让那些画画水平相对落后的学生有图可画,有话可写。

半命题日记的起始点是学生身边的人物,从身边的人物着手,便于学生观察和画画。以身边的人物为半命题日记,我尝试了一个系列的图画日记——我的妈妈、我的爸爸、我的老师、我的同学。学生的图画日记或颜色鲜亮构图精美,或写意抽象,让人看完不禁捧腹,但是都能抓住身边人物的关键特征来描写,这与图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定格了人物的主要特征,才能画出神韵;有了神韵,才能锁定用什么文字来描写。

这样的半命题图画日记,既让绘画水平高的学生有了画与话的交流和碰撞,又让绘画水平低的学生有图可循,有话可写。

(二)开放式日记,心有所话

图画可以写实逼真也可以抽象搞笑,降低了图画的门槛,大家画图的兴致被激起来了,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匹配的图画,那么开放式的日记就登上了舞台。每个周末我们写一次开放式图画日记,不限题材,不限主题,不限形式,但是内容都来自学生的生活,学生带着画面观察着自己的生活。例如,新冠肺炎疫情下,学生们不约而同地画了新冠病毒的图画,配上来自孩子内心的拷问:“为什么我不能去超市买玩具?为什么我不能去学校?为什么我不能去公园?为什么妈妈出门要戴口罩?……”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虽然平凡,但是只要心中有爱,就不缺少可画可写的内容:学滑滑板、学做蛋糕、和姐姐吵架、和弟弟玩游戏……一幅幅生活的场景图跃然纸上,那些可爱的图画、幼稚的文笔,镌刻下一段段美好的童年往事。

二、图文对照,还原生活的细节

先图后文是学生创作图画日记的一个切入方法,在创作时,学生有时会根据表达需要和回忆对图画进行改进,对生活的细节进行放大。

(一)发散课内课外的联结点

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生活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在校园里,与同学交往、与教师相处、与课本对话,课堂上获得的语言经验范式影响着其课后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其感受到语言的精妙。如在《曹冲称象》一课中,学生学习到了表示先后顺序的连接词“先……再……最后……”,在图画日记中,很多学生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有效运用。“我先从冰箱里拿出两个鸡蛋,再取了一只碗,左手扶碗,右手拿鸡蛋,在碗边上敲了一下,鸡蛋裂开了一条小缝……”在制作鸡蛋糕的过程中,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熟练运用课堂上积累的语言,并细致地进行绘画。是文字,让图画更加精准。

(二)延伸生活语言的生长点

事实证明,学生自带语言系统,每个孩子对于词语使用的频率和偏好各不相同。课堂上,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同一个动作,在不同的孩子看来,所表达出来的词语是不同的。在半命题图画日记——“我的老师”中,学生对朱老师批评学生时的动作进行了不同的描述,有“拍拍头”,有“敲敲头”,有“钉毛栗子”,更有甚者这样描述——“朱老师挥舞着她的‘狼牙棒’”,于是,一个手持狼牙棒的朱老师,给同学和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有的学生在写“我的妈妈”时,就直接画了一个手持狼牙棒的妈妈,再配上冒着火星的眼睛,真是风趣极了。

无论是学习生活中的语言还是课余生活中的语言,学生都会有选择地吸收和运用,不知不觉中,学生自己的语言系统在生活的洗礼中,相互勾连,形成网络,经由图画,通过文字传递出来。

三、以文促图,丰富生活的意义

图画日记,图画和文字到底谁才是主角呢?无法定义,图画和文字难舍难分。但是,无论主次,都激励着学生记录当下,铭记生活。

(一)与文字对话,丰富画面

平凡的生活中总能因人因事因物平添一份精彩,图画日记就给了学生这样一个发现精彩的平台。班中有一位学生心思特别细腻,家里多了一位客人“君子兰”,她就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初见时,又长又扁的叶子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觉得并不怎么美;再观察几天后,居然长出了细长的梗、红红的花瓣,不禁生出怜爱之心;于是,她与君子兰有了交情,她给君子兰喂饱了水,君子兰向她表示感谢。在完成日记后,那位学生似乎觉得还不够,于是提笔在本子上画下了那盆君子兰的样子。我可以想象,当学生写完后添上图画的满足感,甚至还能感受到学生抚摸君子兰时的那种轻柔。

图画也是文字的自然流露,班中还有一个孩子为了督促自己不拖拉,自制了一个时钟,于是就写下日记《自制时钟》,并在文后画了自己制作的时钟的样子。看,多么可爱的表达呀!

文字记录生活,图画让文字更丰富,更美观,两两相应成就了美的图画日记,也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二)与内心对话,丰盈情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坐在书桌前,摊开日记,白天的经历,一幕幕在脑海中闪现,画图完毕,附上文字之余,脑中是对所画之人、所写之事的回忆与反思。班中小刘同学在图画日记中,这样写道:“我的朋友,每天早上都会催我起床,叫我快点刷牙,快点洗脸,快点吃早饭,快点出门……”连用了四个“快点”来证明“催”字,说明朋友很烦人,但是写着写着,在文末出现了这么一句:“我的朋友说得最多的就是‘快点’,她就是我的妈妈,虽然她很凶,但她是爱我的。我,也很爱她哦!”在图画日记中,不断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拨开层层外衣,触到了内心最真挚的情感。这个孩子,在图画上画了一个头上冒火的妈妈,却在妈妈的外面,用爱心框了起来。这个爱心,就是写完最后一句时,补上去的。

这就是图画日记,画着写着,写着画着,写写画画中,遇见了一个不同的自己。

(三)与生活对话,丰满“世界”

平凡的生活中,折射出了孩子内心的小小哲学“世界”。“看来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一名学生在图画日记中这样写道。这样的金句,源于学生课间游戏时不经意的推搡,两个孩子互不谦让,结果扭打到一起,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谁也没占到便宜。一个围观的孩子,将整件事通过图画日记记录下来,并在文后附上了自己的一点点思考。疫情期间,全民变身大厨,班级里的日记很多都写了自己成功制作美食的欣喜,但是有这么一篇描述制作美食失败的日记,图片上是失败产物——蛋糕,作者在图画上留下了这样一行思考:“制作蛋糕真辛苦,我们平时浪费的食物都是工人辛苦制作的,他们要是知道了,会伤心的。”简单的儿童语言,不就是换位思考吗?

看,带上一双思考的眼睛,不论周遭发生了什么,都能成为日记的内容。当再次翻阅,心中泛起丝丝涟漪,触摸到内心的更深一层。这就是图画日记对学生内心世界的丰富,无形之中赋予学生探求生活意义的真谛。

生活是图画和语言的连接点,利用生活激活学生的画面意识,激发学生的图画欲望;利用生活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图画日记,给学生提供了一条打开生活的路径,沿着这条路,学生以笔为锹,以纸为世界,挖开生活的“语言金矿”。

猜你喜欢

君子兰图画日记
图画捉迷藏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图画捉迷藏
成长日记
图画捉迷藏
浇花
成长日记
图画捉迷藏
伪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