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南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社会融入问题研究①

2021-12-01潘有昕

热带农业工程 2021年2期
关键词:搬迁户易地习俗

潘有昕 罗 蓉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贵州贵阳 550025)

西南民族地区山高坡陡,耕地面积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生态环境较差,石漠化严重,自然灾害频发,交通不便,导致贫困问题突出,是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近年来,西南各省大力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群众采取易地安置,通过拔穷根实现精准脱贫,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易地扶贫搬迁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人口—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系统重新调整和衔接的系统工程[1]。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在易地扶贫搬迁后,搬迁户的生计方式往往面临转型,尤其是大量农户从以务农为主转向务工为主,他们能否顺利融入迁入地的社会环境,其原本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能否适应现代文明,关系到搬迁户能否顺利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也关系到整个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质量。

1 西南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主要成果

西南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主要是指四川、重庆、西藏、云南、贵州等省区,贵州省是搬迁任务最为繁重的一个省份。“十三五”期间,四川省计划搬迁136 万人、云南省计划搬迁65 万建档立卡户、重庆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为25 万建档立卡户、西藏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约为26万余人。“十三五”期间,贵州省计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88 万人,截至2019 年12 月,贵州省累计搬迁群众188万人,完成搬迁计划任务。贵州在如何使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上做足了功夫,从配套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服务到就业保障政策都对搬迁群众进行全面帮扶,力求免除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

1.1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了贫困恶性循环

所谓贫困恶性循环,是纳克斯用来描述发展中国家资本缺乏的模型,在这里用来描述贵州省贫困地区的贫困原因。在贵州大部分的贫困地区,由于受喀斯特地貌影响,生态环境脆弱,山地多平原少,交通极为不便,导致了资本缺乏流通渠道。贫困家庭缺乏足够的发展资源摆脱贫困,为了维持生计,只得靠山吃山,使生态环境更加脆弱,导致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对贫困家庭的生计造成更大打击,贫困家庭遭受打击则更迫切要维持生计,造成一种恶行循环。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将身处“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地区的贫困农户迁移出来,通过配套的政策和产业帮扶等一系列手段,解决其发展资本问题,能有效解决搬迁户的脱贫问题,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同时,搬迁户离开原居住地,不再依赖脆弱的生态环境,也有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

1.2 易地扶贫搬迁带动了贵州经济增长

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把贫困群众从一个地方搬迁至另一个地方,而是要建设配套的基础设施。贵州累计建立安置点943 个,住房45.6 万套,搬迁188 万人,如此庞大人口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拉动了许多产业的发展,如原料生产产业、建筑产业、服务业。同时,这些产业的发展又增加了新的工作岗位,能有效解决搬迁户在进入新环境后的生计问题。其次,通过人口的转移,使得原居住地的土地承载力得到缓解,也有利于加快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生产,建立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综上,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能有效拉动贵州省经济增长。

1.3 易地扶贫搬迁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中国样本和贵州经验

近年来,无论是国际还是我国都高度重视贫困问题。从国际来看,2019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比吉特·班纳吉、埃丝特·迪弗洛和迈克尔·克雷默均在贫困问题上有深入研究,这足以体现出近年来国际社会对减贫问题的关注。我国也历来高度重视解决贫困问题,从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到“精准扶贫”,历届领导人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关注从未减少。贵州省大规模的易地扶贫搬迁占全国搬迁计划的15%,在短短5 年内完成188 万人的搬迁计划。贵州省的易地扶贫搬迁经验不但为其他省份提供了可借鉴的模板,同时也为国际上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解决贫困问题的思路。

2 贫困户易地搬迁后的社会融入问题

贫困户迁入移民安置点后,由于原有区域界限被打破,因此搬迁户在迁入新环境后的的社会融入问题是关乎到整个搬迁工程质量甚至脱贫攻坚成效的问题,搬迁户能否在搬迁后“稳得住、能致富”,其社会融入状况至关重要。当前,贵州省搬迁户社会融入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习俗与现代生产条件的冲突;二是人情社会的转变造成社交范围缩小;三是搬迁户生活方式与迁入地生活方式的矛盾。

2.1 移民文化习俗与现代生产条件的冲突

在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在其原本的生产生活环境中,搬迁户的文化习俗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沉淀下来的以农耕文化为表现的文化习俗,符合搬迁前的生活状况与人际往来。但是,移民安置点生活生产以城镇模式为主,城镇范围内普遍已经建立了以工业文明为表现的相对现代的文明方式与文化习俗。搬迁户带着其固有文化习俗进入安置点开始生活后,两种文化习俗难免会产生碰撞。比如,在搬迁之前村民们的劳作时间由自我进行安排,更多与身体状况、天气变化、家庭事务密切相连,这种“自然随性”的劳作方式在搬迁之后很快被朝九晚五的工作制度所取代,并引发移民的不适应[2]。

2.2 人情社会的改变带来社交内卷化

贵州省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有苗族、布依族、侗族等18个世居民族,存在着不同的语言、文化。中国社会是一个明显的人情社会,在贵州省内的贫困地区更是如此。只有在同一区域内的人民互帮互助,相互协作,才有可能进行正常的生产生活。而在这样的人情社会中,语言、文化环境是维系人情的方式。搬迁前,同一个地区的人说着同样的语言,有着相同的文化传统,建立起了相对稳定的人情关系。搬迁后,原本的地区界限被打破,搬迁户进入另一个人情社会中。有些搬迁户并不懂汉语,造成了不同地区的搬迁户在迁移至安置点后与当地的习惯用语甚至是搬迁户之间有很大差异,存在着沟通不畅的情况;或者搬迁户和当地居民之间因文化习俗不同造成矛盾冲突,给沟通交流造成了困扰,导致了信息传递效率的降低,影响了两种人情社会的相互融合。因此,很容易造成“内卷化”现象,即熟人和熟人之间来往,社交范围缩小,给搬迁户的社会融合造成了阻碍。

2.3 搬迁户与原居民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

搬迁户对新的社会环境的适应是一种在新社会里学习社会规范和行为技能的过程[3]。生活方式是其在长期生活中逐渐产生的,受到文化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当搬迁户带着其原本的生活习惯进入新社会环境,必然会有与迁入地的生活方式不相适应的部分。例如在三穗县彩虹社区,出现了搬迁农户采摘当地居民种植的蔬菜,引起了当地居民的不满。在原本的社会生活中,大家摘别人田里的一点菜被认为是无伤大雅的,但是在迁入地区却行不通。因此,搬迁群众的生活方式需要根据新的社会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样迁入地的群众也应及时反应和沟通交流,以此促进二者的融合。

3 促进易地搬迁户社会融入的对策建议

3.1 搬迁前加强搬迁户现代文明的体验与融入

时空的辗转使得搬迁移民进入了一个新的文化圈,文化的变迁带来了人际关系和精神的变化[4]。在进入一个新的文化圈子后,要想消除传统的农耕文化与现代工业文化之间的隔阂,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加强搬迁户对与现代工业文明的体验与融入。通过充分发挥政府组织的引导和服务作用,以基层社区、村委会为主要力量,搬迁前通过居民权益的保障、公共服务供给、以及对搬迁户传统观念的改造,使得搬迁户能充分体验现代工业文化的优势。

3.2 提前对搬迁农户进行现代文明观念、家居常识培训

搬迁前和搬迁过程中,加强对搬迁农户的现代文明观念和现代家居常识的培训。首先在搬迁之前通过宣传来引导搬迁农户对现代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有一定的理解,转变固有的思维以及行为模式,如现代城市基本生活技巧、文明卫生习惯等等。其次,在搬迁完成正式入住安置点后,通过各种方法开展教育培训、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等方式,这样做一是引导搬迁户们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得到相应的改变,帮助解决搬迁群众在新环境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二是文化活动也使得本地居民对搬迁户有更深入的了解,有利于消除隔阂。最后通过推进移风易俗活动,对搬迁户的优秀的文化习俗加以宣传和保留,对其不适应社会环境发展的文化习俗加以去除和改造,帮助他们能融入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以此获得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铜仁市玉屏县大龙开发区通过开展夜校培训,如“转变思想观念”“新生活·新局面”“积极参加培训、提升就业本领”等课程,帮助搬迁户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加快其社会融入进程。

3.3 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

以党建为引领,着力加强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基层治理体系在建立沟通机制、划分公共区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必须以党建为引领,整合公安、政法、街道、社区各方力量来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其次,引导搬迁户和本地居民共同建立居民公约,加强搬迁户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强互利共赢能力,以此推进搬迁户融入当地社会,促进一体化发展。以玉屏县大龙新区为例,大龙新区搬迁户以侗族为主,而本地居民以土家族为主,为了促进民族融合发展,大龙新区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突破口,深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引导搬迁户跟党走,并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居民公约制定、开展民族文化活动等方式,既满足了搬迁户和本地居民的相互融合,也促进了他们对党的政策的了解。

3.4 引导双方转变心态,互相融入

搬迁户要融入到迁入地的社会环境之中,迁入地的社会环境也要根据搬迁户所带来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方言等做出调整。只有单方调整只会增加社会融入的难度与成本。首先是搬迁户要转变其心理,在搬迁前是“主人”,在进入新的社会环境中后,身份转变为“客人”,这种身份上的转变需要心理转变;其次,对于迁入地居民来说,其身份是“主人”,应对搬迁户持以开放和包容的心理态度。只有这二者同时转变,才能更好促进搬迁户的社会融入进程。

通过以党建为引领,以基层治理体系为主要力量,积极引导和促进搬迁农户认识和习惯上的转变,促进相互融合是促进搬迁农户融入进新的社会环境的关键。只有搬迁农户真正融入了迁入地,才能实现“稳得住、能致富”的战略目标。

猜你喜欢

搬迁户易地习俗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小龙虾,我们走——“搬迁户”袁社军一家的新生活
释放“六有”活力 抓实后续扶持
抚州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臧学万
易地扶贫搬迁户的社会适应困境研究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易地扶贫搬迁将投入6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