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学习理论的英语专业“英国文学”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
2021-12-01汤岩汤淼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
汤岩 汤淼(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
一、移动学习理论应用的重要性
2018年教育部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1]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思想已经不再是以往的重全面、重基础,而是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课程的难度、深度和广度,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做好课上课下的衔接,在量上、在度上都有相应的提升,达到学习效果最优化的目标。
在202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编著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要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努力营造课外课内、线上线下、实体虚拟相结合的智能化教学环境。”[2]
随着教育部新的方针政策的制定,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教育改革中,移动学习理论也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高校英语教师开始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平台进行实际的教学工作。移动学习是一种借助移动技术与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可以发生的学习形式。移动终端设备能够有效呈现学习者所需要的学习内容,同时为师生双向交流提供有效途径。移动学习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主体,不局限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具有互动性和情景相关性的特征。[3]
二、高校英语专业“英国文学”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
(一)混合式教学的特点
混合式教学与传统教学不同,它是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不同的教学技术、教学手段来实施教学的一种策略。它是将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与在线的网络教学进行整合,借此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此过程中,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参与的积极性、思考的创新性,与此同时,发挥了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控性、对学生知识获取的引导性。与传统教学相比,混合式教学能够实现教学手段的可视性、教学内容的延伸性、教学资源的共享性以及教学过程的灵活性。混合式教学不是简简单单的网络技术加上实践教学,而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教学实践创新。混合式教学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多媒体的混合;是线上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的混合;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主导的混合;是学习者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混合;是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混合。[4]
(二)高校英语专业“英国文学”课的局限性
1.教材选用的局限性。英国的历史悠久,高校的英国文学课程是从公元前600年讲起,一直讲到20世纪,跨度将近三千年。知识容量大、阅读需求量大、理解难度大。不同的教材编纂者都只能根据教材编写的总体思路来确定选读的内容,和授课教师的教学目的有不能完全吻合之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选择和本校学生需求契合度最高的文本进行讲授。
2.教学时数的局限性。目前由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更新,英语专业面临着颠覆性的改革,如学分压缩、课时减少等。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每18学时为1学分,“英国文学”课程上下两个学期共72学时,4学分。2020版人才培养方案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每16学时计为1学分,“英国文学”课程上下两个学期共4学分,64学时。学分减少、课时减少,学生对课程的需求却日益增高。
3.教学形式的局限性。高校的教育形式相对死板,传统文学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使用多年,教师习惯性地讲授规定的教学内容:文学史的脉络与发展渊源、作家的写作特点、作品的主题和意义。学生被动地感知教师预设的知识。教师的教学形式缺少创新,学生的接受相对被动。课堂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加“粉笔+黑板”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采取“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方式,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少学习热情,课上少见师生互动。
4.教学理念的局限性。《指南》中指出“英语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不能把英语仅仅视为一项技能,而忽视其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内涵。”由于教学理念的局限性,在教学目标、毕业要求的设定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学校以及教师往往更多地关注对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辨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则缺少有意识地培养。
5.教学评价的局限性。传统的人才评价方式是“重结果轻过程”,所以,在对课程进行评价时,往往也只看课程期末考试的成绩,过程性评价较少。教师对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作家作品的理解情况缺少了解。
三、高校英语专业“英国文学”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
在传统的英语专业“英国文学”教学中,课堂讲授是以教师为中心,将混合式教学应用于英语专业“英国文学”课程中,可以推翻“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文学课教学理念,真正实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实现自主学习文学史、合作讨论文学作品、自我检测文学知识、互检互测的新的学习模式,从而提升学生了解文学特点、掌握文学理论、理清文学发展脉络、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学会总结、学会研讨、学会反思,对“英国文学”的学习做到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辩证化。教师通过“英国文学”课的教学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分析性、批判性以及创新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开设符合学生发展和需求特点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英国文学”课十分必要。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该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依据。学习目标是学习者通过对本课程学习所能达成的学习效果,教学目标决定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而必须教什么和怎么教。《指南》中“英语文学导论”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英语文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理解、欣赏和评价英语文学作品的能力。理解英语文学的基本要素;熟悉英国和美国的文学传统,通过文学作品深入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社会文化及其历史传承;掌握文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论。”依据此教学目标,采取混合式教学方法不仅合理,而且必要。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
混合式教学方法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并且将此理念与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相结合,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英国文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将课堂讲授、微课、翻转课堂、情景教学、互动教学、任务型教学等方式进行了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有效结合。不同教学目标的达成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运用课前网络视频课让学生独立完成文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做好翔实的笔记;通过任务型教学布置必读书目,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通过翻转课堂进行课上的展示与讨论,判断学生分析和评判人物及主题的能力;通过教师线下课的讲授带领学生分析作品中人物特点、理解作品主题的总体思路,培养学生有条理、按逻辑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学内容主要指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线上的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这些资源可以分为网络资源和本地资源。它们都可用来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理解、拓展知识面。现今的雨课堂、学堂在线等网络资源提供了大量的名校、名师的“英国文学”课程教学视频,哈师大西语学院的“英国文学”课是黑龙江省省级精品课,有专门的线上视频课教学。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文学时期、不同的作家、不同的作品、不同的文学体裁来为学生推荐不同的线上视频课,做到课前预习、课后深入研究。线下的教学内容是对线上课学习内容进行强化和总结,线上线下教学内容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使得教学内容得到最大限度的覆盖。
(四)教学过程的实施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注重应用移动在线学习,注重良好的师生互动,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翻转课堂是典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前预习效率。课前学生通过观看网络或本地视频课,根据教师预先布置的内容,通过搜集材料完成任务等方式进行自助式学习,课上学生通过PPT展示、分组讨论等形式进行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作家作品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如:在学习培根的《论学习》时,课前作业是通过网络视频了解培根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侧重以下几点:一是生活背景;二是政治生涯;三是科学成就;四是文学成就。课上分别请4名同学对以上4点以PPT形式进行课堂展示,并加以讲解;讲解后教师给予补充;然后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讨论内容主要是:如何评价培根的一生;培根作品的主要特点;对《论学习》的不同段落的理解。课后推荐学生阅读培根的《论友谊》等作品。在对作家生平的了解、对作品的分析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增强自我意识,获得成就感。
(五)教学评价体系的修订
教学评价环节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比如线上评价可以在课后作业以及小组讨论过程中进行,而线下评价则可以在课堂学习以及期末考试等环节中进行。加大形成性评价比例,减少终结性评价比例。形成性评价贯穿教学整个过程,主要体现在对学生课上和课下的表现进行评定,包括课前有关作家作品资料查找、PPT制作、课上教学内容展示、有关时代特色和作品主题的小组讨论、课后对作品理解的总结性作业等。这些形成性评价都是通过实际的教学内容对教学目标进行的反馈,有助于完善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在阶段学习之后对教师课堂教学成果的检验,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检查,采取的形式有课程论文、期末笔试等。通过终结性评价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以及急需改进的方面。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看重了教学过程又看重了教学结果,不仅可以使教学形式多样化,也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六)师资队伍的优化
教师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英语专业“英国文学”混合式教学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要有较高的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捕捉和把控能力;教师要有较清晰的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和调整的能力;教师要有较熟练的进行PPT、视频设计和制作的能力;教师要有较精湛地对知识进行运用和总结的能力。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教学发展的需要,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英语专业“英国文学”课依据移动理论,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延伸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深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地实现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效果的优异性;优化了教师的教学能力,真正地实现了教学上的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