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大学“四史”教育增强“四史”教育实效性

2021-12-01高展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书育人 2021年21期
关键词:四史马克思主义思政

高展(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史”教育是指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教育,高校进行“四史”教育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对高校提出的要求,也是教育部做出的部署,同时更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呼声。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1]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回信中指出:“……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2]这不仅向广大党员提出了学习“四史”的要求,把学习“四史”作为共产党员的必修课,在高校中,作为未来祖国建设者的当代大学生也更有理由学好这“四史”。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各高校开设“四史”课程。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也将加强“四史”教育作为“加强政治引领”的重要环节。“四史”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明国史、知党史,以及爱国、爱党教育的重要内容,应该迅速把“四史”教育落到实处,要积极开展对大学生的“四史”教育。

一、“四史”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有之责

“四史”教育与一般的历史教育不同,它不是泛泛讲授历史,它讲授的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统领之下,从抗击外侮,摧毁反动政权,争取民族解放,人民翻身,创立起全新的国家,走上独立发展之路,走上人民幸福之旅;在新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懈,努力奋斗,不断自我完善与改革,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走上自强奋发、不断辉煌的道路;它还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中,不断加强党的建设、进行理论探究,始终保持在正确的前进之路上、永远在与时俱进的行进路途中。“四史”教育有着极强的思想性与政治性,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党史、国史,清楚认识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进行“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通过对“四史”的学习,树立起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对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和认可,要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增强其使命和担当。

高校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我国自1949年就开始思政课教育,中间虽对课程有所调整,但一直延续到今天。高校思政课始终承担着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任务,始终要面对为国家、民族之发展培育什么样的继承者和接班人的问题,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政治观、价值观直接决定国家、民族的前进之路,因此思政课对国家、民族的未来,意义非常重大,对树人铸魂起到了关键作用,这都与“四史”教育的目的统一。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3],这也是“四史”教育应具有的眼光与视角。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的,思政教育“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4]同样毛泽东在1942年3月30日,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一文中指出:“现在大家在研究党的历史,这个研究是必须的。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从历史中可以吸取我们所需要的营养,今天的“四史”教育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要让学生弄懂“四史”,从“四史”教育在看到“四个选择”的正确与必然,建立新中国的不易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而且要强化政治引领,强化价值引领。让青年学生从我们党的发展史中不断吸收经验、汲取力量,自觉的增强“四个自信”,为未来做好祖国的建设者打下稳固的根基。因此“四史”教育本来就是思政教育中应有之义,“四史”教育也有纳入思政教育之中,纳入思政课课程体系之中。

大学落实“四史”教育,发挥其教育的实效性,体现其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让大学生懂得在中国人苦苦茫然中,怎样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又是怎样找到了共产党,在共产党近百年领导中国人的实践中,怎样找到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怎样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怎样取得今天巨大的历史性成就。正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5]这正是通过“四史”要得出的结论,也是“四史”思政教育的意义所在。

二、“四史”教育与思政课现有课程的关系

“四史”教育当下在高校没有专门的课程,但是“四史”教育与思政课各门课程直接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四史”虽各有侧重,各有特色,但又相互渗透,不可分割,“四史”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持续发展的理论与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的历史实际相结合,这与我们目前开设的思政课,尤其是“纲要”课密不可分。

目前全国高校执行的是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下发“05方案”,按该方案的规定,普通本科高校开设的五门课程。虽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这些课程都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课程建设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四史”教育内容始终体现在这些课程之中,这些课程在“四史”教育中都义不容辞,应积极参加到“四史”教育中来。

“形势与政策”课,就是通过对我国基本国情和重大、热点社会问题的分析,帮助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到学以致用,正确了解、分析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树立正确的政治观;这势必同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发生联系,从我国改革开放的视角,从社会主义延续发展的角度,分析重大、热点问题,更好的理解党的方针、政策。“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课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树立起走社会主义之路的决心与信心;它其中包含着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及其规律以及共产主义的实行等内容,而“四史”中社会主义发展史等重要内容就纳入并课程,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主要是进行社会主义道德素养和法制观念教育,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提升道德素质和法制修养,解决大学生成长的人生旅途中遇见的现实问题;它要讲人生观、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等等,这正与“四史”教育的核心内容相契合,这正是要从“四史”中找到它们的存在之源、立足之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着重讲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进程、理论成果和精神实质,有助于大学生全面把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它离不开“四史”,因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斗争和建设的实践发展中,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才能得到不断发展,“四史”教育就是要把理论发展和历史前进相结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对“四史”教育的意义尤为特殊,尤其重大,它主要讲授近代以来的中国,在外族入侵,反动政权统治的黑暗现实下,只有在共产党的引领下,中国人经过流血与奋斗,终于完成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迎来中国全新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新时期,中国逐渐走上社会主义之路,并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克服各种困难,通过不间断的革新与发展,由贫穷迈入繁荣的光辉历史。它有助于大学生清楚认识国史、党史、国情、党情,深刻领会“四个选择”的必然性;它包含了“四史”的几乎全部内容,它讲述的重点,也是“四史”教育的重点所在,“纲要”课在“四史”教育在有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承担起“四史”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所以“纲要”课,它涵盖了“四史”的内容,它的讲授目的与“四史”教学目标基本一致,因此,在“四史”教育中,“纲要”课的责任义不容辞。

因此思政课目前开设的课程都跟“四史”教育有紧密的联系,“四史”教育应纳入思政课教育教学体系中,要把“四史”教育落实,应把“四史”教育贯彻、融入于思政各门课特别是“纲要”课教学之中,各门课程都有讲好“四史”的责任。但也应避免出现每门课都讲“四史”,又都或浅尝辄止,或把“四史”教育碎片化、任意分割的现象,要统筹部署,统一安排,协调合作。

三、针对00后大学生特点进行“四史”教育

目前,00后逐渐成为校园的主力,“四史”教育要发挥其实效性,做到入学生之心,入学生之脑,用真实历史感动他们,用真实历史实现“四史”教育目标。同时必须结合00后大学生特点,讲清楚“四史”发展的主线,讲清党史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成熟的历史,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进行新中国建设的历史,改革开放史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更新与完善并实现不间断发展的历史,社会主义史就是社会主义走向不断胜利的历史。教师还要结合“四史”教育中红色人物故事多,红色遗址多,现实能够说话等特点,充分运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又要有解学生思想之惑、解学生对“四史”之惑的担当,这要求教师要有更高的理论水平、更宽阔的历史视野和更适于00后大学生的教学手段。

(一)以理讲史,言之成理

0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对各种信息掌握得快,往往对传统教科书讲授的历史知识抱有疑问,对来自网络和各种途径的貌似历史,乐于接受。“四史”教育讲的是历史发展规律、讲的是四个选择的必然性,讲的是爱国、爱党的情怀。这就要求教师既要讲真实的历史,更要讲明白历史发展中的道理,透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用真实的“四史”中的人和事来说明中国共产党指引下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正确性,讲出历史发展的逻辑和规律,让学生懂得“四史”发展的主流和主体,让学生真的明理,真的懂史。

(二)有惑必解,有问必答

当前世界,各种思想相互激荡,正确的、错误的,都围绕在大学生身旁。00后受到多元化思想的影响,学生追求个性,他们喜爱张扬,对传统教育喜欢提出质疑,容易受到错误思想的影响,历史观发生偏移,特别是对“四史”、对“四史”教育提出疑问,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提出质疑。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业务能力,又对“四史”及内涵理论及发展有完全透彻的把握,有回答他们疑问的知识、回应他们疑惑的能力、化解他们问题的耐心,让教师的答复能是学生心悦诚服,并且让学生们看到教师的态度与诚心,让真实“四史”真正入他们的心,让历史规律如他们的脑。

(三)利用网络,线上教学

针对目前网络越来越走入人们的生活,00后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更强、他们的生活、学习处处离不开网络这一特点,教师也要适应这一大趋势,紧跟时代的脚步。针对大学生的对网络特点,主动积极利用网络,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上教学,利用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民生,利用“四史”教育中众多的正能量网络视频,用好“四史”中令人奋进和激励人奋发的线上故事,利用“四史”涉及人物、事件众多的特点,选择重点内容进行“微课”教学,增强学生历史感等等,加之以教师的线下真实历史的讲授,让我们的课程更具时代感,更有感染力,让学生觉得更亲切、更接近他们的生活,给学生以真正的历史,给学生以正能量。

(四)充分互动,积极引导

针对00后大学生自主意识较强,有创新思维能力的特点,利用他们愿意展示自我,希望把自己的观点、想法、主张与他人同享的特点,发挥他们的特点与特长,打开教学大门,采取问题试教学,互动式教学,学生踊跃参与,教师积极引导。比如通过他们制作“四史”的历史重大事件的PPT,讲述或制作PPT来表现自己家乡改革前后的历史性变化,自己实地考察或拍摄学校所在地红色历史资源等等,通过他们参与课程教学,让他们在每一个重要历史时刻,懂得历史选择的必然性,通过他们的自我教育和自身感受,通过他们自己对历史的认识与理解,来达到“四史”教育的目的、实现“四史”教育的效果,体现“四史”教育的实效性。

“四史”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史”课程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一环,我们要利用好思政课现有课程,针对00后大学生的特点,讲好“四史”,让“四史”教育的实效性真正得以发挥,体现“四史”教育的政治引领作用,让“四史”教育真正入大学生之心,入大学生之脑。

猜你喜欢

四史马克思主义思政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上海市松江区中山小学“学四史”主题活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让“四史”教育在中小学落地生根
思政课“需求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