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艺术人才培养的一次有益尝试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蒙古族长调艺术人才培养”项目综述
2021-12-01牛志远青格乐格日乐图
牛志远 青格乐 纳·格日乐图
(1.2.3.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2019年4月12日至5月14日,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蒙古族长调艺术人才培养”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在项目负责人哈斯巴特尔博士的主持下,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蒙古风情园如期开课。参加本项目报名的学员,均来自全国不同地区和工作单位,范围辐射到内蒙古、北京、黑龙江、辽宁、新疆、甘肃、青海、吉林、陕西等9个省的长调演员、音乐教师、民间传承人,以及长调艺术研究者等200余人。通过本项目组的严格筛选,最终确定了50名学员进入此次“项目”的培训。本项目培训课程的地方风格设计分别为鄂尔多斯·乌拉特·呼伦贝尔风格组、科尔沁·乌兰哈达风格组、锡林郭勒·乌兰察布风格组、阿拉善·卫拉特风格组等四个组别;课程的内容,由长调演唱技巧训练、理论研究讲座、练习与表演实践三部分构成;培训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演唱、表演、传承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蒙古族第五代长调艺术家。
本项目的策划与启动,是以培养什么样的长调艺术传承人为根本宗旨。基于上述思考,本项目组设计了针对解决以上问题的课程方案和“四位一体”教学理念。这个课程方案的设置,可以说是对过去已有长调传承教育工作实践的总结与创新,并凸显了此次长调艺术传承方法的科学性、教学的思维逻辑性、表演的伸缩性、研究的必然性。接下来,本文就以“四位一体”教学课程设置为基准点,对本项目课程实施的过程进行综述。
一、四位一体教学课程理念的展现
(一)“蒙古族长调艺术人才培养”项目汇报音乐会
2019年5月16日,“国家艺术基金蒙古族长调艺术人才培养项目汇报音乐会”,在内蒙古艺术学院演艺厅举行。音乐会分为四各版块:分别是“守护”“跨越”“融通”和“承传”。
第一板块“守护”版块中的五首长调民歌分别选自锡林郭勒的《萨伊格褐色马》《巴彦巴尔虎的守夜人》巴尔虎的《六十峰白驼》鄂尔多斯的《尚都河》和卫拉特的《未调教的小黄马》。这5首长调民歌是比较古老且经典的传统民歌,在演唱上没有经过任何的现代学院派声乐专业的技术润色,在编排上只增加了民乐队辅以简单伴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这五首长调的传统本色。
第二板块“跨越”版块中的四首长调民歌分别选自阿拉善的《温都尔色如特山的远影》《心旷神怡的夏月》昭乌达的《南斯拉》,和科尔沁的《黑马》。根据这四首民歌的题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它们是在蒙古族部落迁徙过程中不同部落文化交流的产物,它们的身上负载了多部落的文化历史写照。
第三板块“融通”版块中的四首长调民歌选自青海的《夏营地的盛会》、新疆卫拉特的《风雨鸟》、锡林郭勒的《走马》和《清凉宜人的杭盖》。这四首民歌都是经过安达组合成员的重新编曲,使得传统艺术与现代音乐技法相结合,着重凸显了传承与创新的内在含义。
第四版块“传承”中的四首长调民歌分别选自阿拉善的《博格达山的耸影》、锡林郭勒的《铁青马》、《拉秧、老雁》和《圆蹄的枣骝马》。这四首民歌由长调音乐四代传承导师,带领自己的学员同台汇报,在曲目表演设计方面,莫德格和巴德玛带领学员汇报的曲目,没有经过重新编曲,扎格达苏荣和格里格阿拉希带领学生汇报的曲目经过重新编曲,在演唱风格上也运用了学院派教学中的演唱技法,一方面体现了长调艺术在传承过程中的不同观念、不同特点,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以传统为本而又合理发展的承传理念。
最后的结束曲《永远的怀念》,由五代长调传承人同台献唱。这样的设计,首先是要表达对已故长调大师宝音德力格尔的怀念,作为蒙古族长调艺术的一座丰碑,她为蒙古族长调艺术开辟了新的天地,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长调艺术家,她的贡献是巨大的;其次,是要表达纪念传统、尊重传统的主题思想,由此体现本项目的核心理念——“传统为本”。
通过以上对项目汇报音乐会的设计分析可知,此次音乐会的举行整体呈现出了本项目课程设计的总的纲领以及教学传承的理念。
(二)民间传承方式与学院传承方式的相互融通
民间传承方式与学院传承方式的相互融通,是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民族音乐驿站科研工作与本“项目”培训课程的基本理念。杨玉成教授在其论文中谈及“学院式传承人”培养目标这个问题时,曾指出“传承班的培养目标是兼具‘承’‘传’‘演’‘研’‘用’多重能力的学院式传承人”。这与本“项目”四位一体的课程理念,即培养“唱”“传”“研”“新”的传承人相贯通,且二者在前后相继的基础之上继续深化。根据上述课程培训的基本理念设计,本“项目”培训的授课方式可分为三种:传统方式、现代方式和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方式。这里区分传统与现代是以其课程具体授课方式决定的,例如演唱前的开嗓训练方法、所用的伴奏乐器,以及具体演唱技巧等。
首先,在传统授课方式中,传承导师采用马头琴伴奏来训练学员的发声和演唱技法,其注重的是传统语境下长调演唱感觉的重要性,使得年轻一辈的学员能够顺利融入传统音乐民间传承语境的训练模式之中。同时,传承导师还要求学员有意识地从草原文化中去体察蒙古族长调艺术的原生性,使学员能够在现代化语境中固守传统,扎根传统,以传统为本。
其次,在现代化方式的授课中,传承导师是以钢琴作为辅助乐器对学员进行演唱发声等训练,显然更强调的是以西方专业音乐体系为基础的教学方式。考虑到现代舞台化表演与合奏、合唱的要求,长调演唱训练的方法也相应发生改变,借助西方专业音乐的训练方法规训长调演唱者的音准感、音质等特征,客观而言,这种改变某些层面上对长调音乐的发展与传承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再次,在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方式授课中,传承导师既吸收西方专业声乐歌唱的训练方法,也使用马头琴进行伴奏,钢琴与马头琴形成了传统乐器与现代元素的结合。在演唱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传承导师既注重以西方专业音乐的音准和音色标准来要求学员,又强调长调演唱中本民族的传统韵味与风格,使得学员既满足了舞台化表演的需求,又保有了民族传统的神韵。
二、“项目”课程综述与分析
“项目”培训班为期32天,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1.常规培训(技艺类)。根据艺术基金的规定时间,由执行单位统筹安排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学员培训;2.学术讲座(理论类)。由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蒙古族长调音乐及游牧音乐主题进行讲座,其中有国内以及来自蒙古国、图瓦的长调艺术家和专家学者。3.长调音乐工作坊(操作类)。根据学员的情况,分十组长调音乐工作坊,导师与学员以及项目组研究人员每天进行交流讨论。4.音乐会与体验交流会(实践类),通过演出交流的方式来检验学习过程中的效果。
(一)四代长调传承导师各尽其力——技艺类课程分析
蒙古族长调艺术是一种文化积淀深厚,历史风格多样的音乐艺术形式,它的存承是在一代又一代长调人的守护下得以牢固与生长,它有土壤、有根、有茎、亦有叶,是一颗千百年的古树,缺少任何一种元素也会阻碍它健康的生长,它也是不健全的。因此项目课程的技艺类课程导师安排理念是将四代蒙古族长调传承人放置于同一个教学体系中,以老带新,将不同年代长调人的技法与理念进行既独立又相融合的教学。既让学员深刻了解长调艺术在历史长河中每一个阶段发展的历程,从其中总结经验以及培养新思路,又让学员掌握在现代化语境中如何权衡传统与现代的尺度,不可生搬硬套亦不可独树一帜。
1.来自于草原深处的长调传承人(20世纪40年代;蒙古族长调第一代传人)
莫德格、巴德玛,两位导师都是蒙古族长调国家级传承人,蒙古族长调第一代传承人。是20世纪蒙古族最具影响力的两位长调艺术家。她们与已故的长调艺术大师宝音德力格尔先生同处于一个年代,是长调领域具有典型代表性意义的大师,在蒙古族长调艺术领域有着深刻的符号性作用。
该“项目”将两位老艺术家邀请来做技艺课程导师,首先,从技术层面来说,二位老师伴随着长调艺术从过去到现在,长调艺术发展阶段的每一次重要的转折和发展他们都是亲历者,每个阶段的技术创新他们都有着自己对于传统的独到的看法和解析,毛主席说:“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因此项目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让学员从权威的话语中从根源上了解蒙古族长调艺术技艺的发展历程。这本身就具有着一份历史的厚重感,其次,从思想层面来说,二位导师无论从年龄还是能力,都是目前蒙古族长调艺术的元老级人物,在古来稀的年纪中,他们出席在具有浓厚现代气息的蒙古族风情园,这本来就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来跟他们的孩子们一起讲述关于长调的那些事,无疑是对年轻一代是一种心灵深处的营养灌溉。更加坚定了培训期间学员学习的民族责任感,对今后传承长调艺术的使命感。
2.来自于民间发展于基层文艺团体的艺术家(20世纪50~60年代;蒙古族长调第二代传承人)
阿拉坦其其格,扎格达苏荣,是此次项目培训中的蒙古族长调第二代传承人中的代表导师,其原因就是两位导师都是出自民间,师承广泛,又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而学习于现代专业院校,学习内容涉及各个风格区,既有着对传统教法的深刻认知,又对现代语境下长调教学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是继莫德格、巴德玛老师的又一代长调大师,他们之间的心理氛围可以说是非常接近的,因此对于学员有着既不失传统又不去现代的教学。从偏重角度来说稍加偏重于传统,因为从二位导师的发展路线和出版的音乐和演唱风格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结论。
导师金花、木兰、拉苏荣、娜布沁花、都是杰出的蒙古族第二代长调传承人。相比与莫德尔和巴德玛老人,他们的生活境遇相对来说好了很多,但是当时的长调教育体制还没有那么完善,他们也都是以接受传统口传心授式的教育为艺术人生的开端,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于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支持,成立开设了基层文艺团体,他们才有了向这一领域发展的更好机会,其中多数人在长调演唱上取得成就和名誉已是中年以后。在此次项目中他们在风格技法等方面在不同程度对学员施加影响。
3.传统教育向现代专业化教育过度中的艺术家(20世纪70年代;蒙古族长调第三代代表人物)
导师巴鲁、朝伦巴图、朝克图、斯琴毕力格,他们均成长于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加速发展,社会领域也相应发展变化极为迅速,文化艺术领域逐步确立了高等专业教育体制,给予了这一代长调艺术家学院派的教育机会。但是由于他们从小也是生活在传统牧区,经过耳濡目染,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向长辈学习长调,在心中扎下了传统音乐文化的根,成年后接受学院派专业音乐教育,有着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可以说是长调艺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中坚力量,更加能够拿捏传统与现代教育传承方式的尺度。在该“项目”中,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针对学员进行传统与现代的区别化教育,秉持两者都不能丢的教学理念。要说偏重他们明显的偏重于现代教学模式。
4.继承传统且适应现代文化主流的艺术家(20世纪80年代;蒙古族长调第四代传承人)
导师其其格玛、毕力格巴特尔、乌云、格里格阿拉希、扎力嘎夫,他们生长于20世纪80年代,部分导师幼年也是生活在牧区,但是随着牧区的城镇化趋势,还有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对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冲击和影响,使得传统的长调艺术也在发生着趋向于现代化潮流形式的改变。这批导师都是很早的就接受学院派正规音乐教育出身的艺术家,又同时都师从于前辈长调艺术家,因此在他们的身上既承载着传统的长调音乐风格,也符合着当下这个时代大众文化发展的要求。在该“项目”中,他们能够将现代音乐文化发展中的很多时尚元素作为教育传承的内容,传授前沿性的技术技巧和思潮观念,同时又能够保持着以传统为体的传承理念。
以往的传统长调艺术的传承缺乏学院式的约定俗成,学院式的长调艺术教学缺乏传统传承的语境化特征。在此次技艺类课程安排理念中,将四代长调传承人承载的不同优势互相渗透,互相碰撞,相互融合。从四代导师的选择安排与授课理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项目组对于技艺类课程安排的整理理念就是将隶属于不同年代的传统语境中的长调传承艺术家与学院式的长调传承艺术家形成首尾相接的链条式模式,让学员受到历史过往中长调艺术的阶段特征训练以及融合后的整体传承理念。目的是让学员取长调各个发展年代之长,去遗留问题之短。将自身技艺规范化、风格化。
四代长调传承人所教授的技艺类课程可分为两大版块:一类是长调演唱技巧基础课程,项目培训课程时长共计2400分钟,另一类是区域风格分组课程,项目培训课程时长共计2100分钟。这样的课程设置目的就是期望在科学的基础演唱技巧掌握的同时,能够对不同学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区域风格演唱技巧的传授,以确保不同地域长调区域风格传承的全面性,避免传承人在长调风格把握上的日趋同一。
(二)集百家之长,用于一身——理论类课程分析
本次“项目”的理论课程主要以讲座的形式展开,项目组邀请了国内外知名的音乐学专家学者进行不同内容的讲座,所开设的讲座内容丰富、角度全面且多元,有长调演唱技巧类、长调理论研究类、长调传承保护类、长调区域风格类和全球化视野下的长调传承保护与历史现状类。可以说,该“项目”中最重要的一个课程设计部分就是理论类课程,下表为笔者根据田野跟踪进行整理与计算的理论课程中的全部讲座与时长占比,通过表格的形式来直观本次培训的多元一体培养模式以及对于项目组此次理论课程安排的意义分析(见表1)。
根据数据分析,本次培训活动共聘请来自国内、区内外共计44名专家学者参与授课,开设讲座共计48场。其中来自内蒙古的专家学者共32名,开设讲座共计36场,来自区外的专家学者共12位,其中来自北京的专家学者8名,开设讲座8场,来自上海的专家学者2名,开设讲座两场,来自蒙古国的专家学者2名,开设讲座两场。总时长共计4380分钟(73小时),其中现状类讲座200分钟,区域风格类讲座860分钟,理论类讲座2380分钟,传承保护类讲座480分钟,演唱技巧类讲座460分钟。从上述讲座数据可以看出项目组重视和强调于理论类讲座
首先,项目组考虑到到学员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对于目前学术界主流的一些研究问题缺乏关注,理解不透彻。因此要培养学员实践、理论一起抓的意识;其次,学员如果只会唱、不会教、不会传,这也是很棘手的问题,本次培训就是要解决唱、教、传的综合能力问题;再次,如果仅仅片面的关注当下长调的发展和自身的能力问题,不去关注别人或者相关领域在做什么,甚至学术前沿的热点话题,也会造成学员思维的局限性。因此要使学员树立包括长调演唱在内的有关于长调不同视角的研究思路,同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学员们的普遍问题就是理论基础薄弱。由于学员们以往主要都是将演唱作为第一要务,这种片面单一的学习思维,对于保护和传承长调艺术恰恰是不利的。正如杨玉成教授所说:“目前我们对蒙古族长调音乐学的学理认识是远远不够的,这是目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1]这也是该“项目”培训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根据上文的综述与分析可见,在此次人才项目培训中,课程设置是此次项目中最为核心的部分。项目组设计且落实四位一体课程培养思路,其中即保留了被训者自身原有风格、原地域文化的风格,又提升了学员对于长调艺术认知的整体思路。通过该“项目”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思路,秉持着培养多重能力长调艺术人才的教育理念,向传承人传授多元技艺、多元学理思路和科学教育能力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从学员的反馈、社会各界的反馈来体现此次项目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以及验证了学员对当下长调艺术发展认知上的框架建构是牢固的。
具体而言,该“项目”将技艺类、理论类、操作类和实践类,四个类型的课程模式综合教授于学员一身,向传承人传授科学、严谨、多元丰富、符合时代发展前景的教学内容,完善了学员技艺的传统性与科学性、理论的前沿性、操作的恰当性,以及实践的丰富性等,所取得的培训成果,无论是课程设置理念还是项目总体理念都是值得相关传统艺术领域借鉴学习的,也是值得学术界从新的思路和视角去对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进行深度关注和深刻研究的。
结 语
由此次长调艺术人才培养项目“四位一体”课程设计理念,我们不难发现其安排背后的合理性与学术性价值,即不失对传统精华的继承,也不失对传统合理的现代化传承方式。这是一种文化融通、包容发展的思维,它很好地解决了培养传承人的问题。
在本项目理念的指引下,具体的教学培训过程中传承导师们很好地把握住培养新一代传承人的尺度,不一味追求所谓西方音乐教育模式中的准确性,而丢失民族文化神韵的“根”。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分析与探讨,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此次项目课程设计的中心思想,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四位一体”课程设置模式,形成了现代化语境中传统文化多元传承发展的一条探索的路径,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项目组研究人员,非常注重培训过程中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民间与高校等一系列二元问题的平衡与互容。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对于现代化语境下传统民族民间艺术进入高校教育模式起着积极的作用。项目的顺利完成,以及业内外的好评,可以说本次项目全新理念的定位与实践,为少数民族民间传统音乐进行高校传承、适应高校教育体制与理念的融合,提供了模板与经验。
注 释:
[1]杨玉成.高校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传承人?——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民族音乐传承班的探索[J].人民音乐,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