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现代·僭越
—— 论非亚近年来的诗歌创作
2021-12-01石涎蔚
石涎蔚
近十年来,南宁诗人非亚的诗歌就像一辆疾速前进的列车,穿过迷雾,跨越崇山峻岭,驶向丰饶而繁盛的亚热带雨林——里面意象丰盈,诗意浓厚,想象热烈,思想力度盛旺。虽然,在《一条鱼》中,非亚强调,他从来没有从梦中走出,离开房间,“到森林里去”,但作为民间诗刊《自行车》先锋诗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非亚早已骑着他的“自行车”,离别当初由“朦胧诗人”和“第三代诗人”构筑的港湾,行向“自由、自在、自主、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前卫姿势”的领地。
一、生活、现实与现代性
毫无疑问,无论是早期诗歌,还是当下作品,非亚的诗作都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些评论者喜欢把非亚看成日常生活的写手,非亚也申说,他的诗歌大部分来源于自己的生活,诗即生活,生活即诗,诗和生活在同一水平线上相互平行,保持一致[1]。但无论诗歌是自然的,写实的,还是现实主义的,诗歌的表现与生活和现实都会保持张力的关系,也就是说,对现实生活的描写,不等于(也不要求,甚至不能是)如实、客观地呈现日常生活,尤其对富于弹力的诗歌来说更是如此。
非亚早年受到“第三代诗歌”观念的熏陶,对现代主义有着自觉的追求:“我早期受‘第三代’的影响,出于对现代主义的追求。”[2]而《自行车》诗刊的选稿基准更是“新的、冒险的、探索的、实验的,具有强烈现代意识和先锋性的诗歌,会得到我们的青睐”[3]。现代主义一方面在写作技巧和风格上追求新奇、怪异,背离传统,而在美学原则上则要求创新、激进、前卫,着力表现人的极致体验和“震惊”感。这种“震惊”感不一定是面向陌生环境,也可以是对熟悉事物的再体验。如果说哈贝马斯的“现代性反叛传统的标准化机制”这一断语的语义稍显模糊,那么墨西哥诗人帕斯所言的“现代性,以批判为基础,自然分泌出对自身的批判”则直击现代性的内核。现代性并不是对外部的审视、反思和批判,而是对自我在面对现代化进程中景象的体验式批判,即“现代诗存在的理由,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执行现代性自我批判的使命”[4]。从这个意义说,非亚所理解的现代主义及其诗歌所呈现的现代性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非亚的诗作还呈现出有关现代性的另一面:现代性永远是矛盾、对立、自由和批判的交叠。对现代性的审视并不是择其善而从之,而是在现代性中审视万物的命运,审视给身心和物性带来浸染的元素。这就是说,现代主义诗歌有可能是反现代性的——不是反对审美现代性,而是反社会文化中给生灵带来毒素的现代性。
因此,纯粹的日常生活呈现,绝不是非亚诗歌的旨归。事实上,非亚是在现代性的衣钵下,以诗歌介入生活的方式来提供一种心智的判断,一种新的认识、思考、反省的模式,一种入侵生活后,僭越出新的可能性。用非亚自己的话说就是:“理想状态的诗歌,应该是更有力,并且能够对现实发表更多的看法。通过一种新的具有现实意义的诗歌,改变公众对生活的固有判断。”[5]改变固有的判断,非亚是通过空间、物象、线条、身体、视觉、语言等的书写来达成的。
二、空间、物象与冲力
非亚的身份,除了是诗人,还是一位建筑师。过去,我们往往忽视(或有意无意地淡化)非亚建筑师的身份,造成在理解非亚诗歌的时候某种程度上隐匿了他诗歌的艺术和个性:对建造艺术的认知,使得非亚对城市空间、物象、线条极其敏感。法国学者格罗塞曾言,身份认同是在认知塑造中通过“记忆”习得和传承[6]。非亚的“记忆”除了来自民族的、集体的,还来自他设计师的身份——设计者在空间中摄取人与物的双向流动的意向性。
非亚长期生活在亚热带城市南宁,南宁的气候是燥热和潮湿的,它的街道分布不均,没有像北京那样的横竖规则,就是这种弯曲和散落,成为无目的游荡的绝佳去处。非亚就像一个游荡者,在街头、公园、厂房、破旧的楼房出没。在游荡过程中,他会看见那些布满城市的物和横七竖八的线条,它们或者是电线,或者是一排排的高楼,或者是汽车尾气,或者是人们失落、孤独、焦虑和希望。非亚极其善于捕捉城市各个细枝末节,他捡拾那些不起眼的意象,比如“楼房和树梢之上的天空”,“笔直的烟囱正喷着烟”,它们或者代表某种向往,或者代表某种不满,或者代表某种愤怒,或者代表困境和无力。非亚通过对空间中的物象符号化、象征化和代码化,让它们抵达隐喻的“情境”。如《注视石头》一诗:
石头,又能光荣地证明并存在一切
一座从地面升起的
房子,让我看见
石头被打碎
砌进了痛苦的钢筋和水泥
而命运的石头却几乎
难以让我看破
不祥的图案和风暴。在飞翔的河水
在两块巨石之间,我移动
我不会比石头,目睹得更多
坚持得更耐久
在成为另一种光芒和灰尘之前
我将铭记一切
容忍并继续表示沉默
石头没有自由,不能有目的,它们被造物主捉弄,价值输出和无力交织在一起,像极了人的命运——石头的命运就是个体的人的命运。石头和人一样,在时代中漂流,野心、欲望和理想隐没在潮流中,价值和尊严只被“铭记”和“容忍并继续表示沉默”。石头的飘浮与不安,无奈与与沉默,就是个体在现代社会中所处的困境。
又如《街头派》:
我写过一个词叫街头派。我是一个街头诗人
我喜欢到处去转
看到一个有趣的空间,就溜进去
探寻
我出现在这里,或者那里
踩着皮鞋
或布鞋
我是一颗火药,准确说是一根火柴
当你想点燃我
空气爆炸,而我冒出烟
对于陌生的人来说,我是一株行走的树
夜幕降临时突然
亮起路灯
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表达了诗人的一种行为和态度:街头派在探寻一个隐秘的空间,这个空间充斥着滞晦、昏暗和压抑,也充斥着“火药”“火柴”“爆炸”、烟火和点亮的路灯,它们被框定在对立和矛盾共生的网络,个体就是在这样的网络中寻求出路。
更进一步的,非亚看到了另类空间。2015年非亚出版诗集《倒立》,这本诗集无论是诗名,还是封面设计,都是独特的——它把我们生活的空间能指出来,导向一种颠倒的影像,这种颠倒的影像与异托邦紧紧地绑在一起。如果说乌托邦让人们看到虚幻的海市蜃楼,那么异托邦就是在打破缥缈的空中楼阁。在异托邦的世界里,人们处于“被抛”的状态——一边是隔离、安静、希望,另一边是压抑、孤独、边缘,因为“异托邦总是必须有一个打开和关闭的系统,这个系统既将异托邦隔离开来,又使异托邦变得可以进入其中”[7]。正是在异托邦中,命运、造化、失落、沮丧、理想、希望混杂在一起,等待人们拨开迷雾。比如医院。医院是非亚笔下经常出现的意象,它独立于住房之外,它通往生和死,它关押着温暖与冷酷,静谧与躁动,希望与绝望。在《是死神让我们端坐在房间》一诗中,诗人的父亲病重,“我”去医院看望父亲:
中午,他侧身而睡,我也躺在
一张小床上,从旁边的窗口
可以看见外面的天空
一株玉兰树
更远处的一张池塘,桉树林,还有山坡上
新落成的一座教堂
记得那个下午
安静极了,很多时候
走廊里只有我一人,光线
从窗口慢慢地渗进
我感到
是死神让我们端坐在房间
窗口、天空、玉兰树是向外的生之希望的景物,而池塘、桉树林、教堂则是相对的死寂的意象,在医院里,二元混杂而生的元素时刻纠缠,指向封闭又开合的生命景观。
但非亚不止于对物/事物的静态描写,他展示那些时空中的事/物,但又不仅仅展示它们,而更像本雅明说的,在捕捉到稍纵即逝的东西,同时抗议一种被社会划分出的专业化和体制化的过程。[8]我们看到,非亚不是凝固化地摹写静止的物体,也不是本质化地记录事物,不是把事/物类别化、概念化、专业化、体制化,而是把它们当成差异的个体,赋予它们生命的流动特征,使得人/物/事产生新的脉动与冲力。比如,“风”在非亚的笔下不是被规定的、束缚的,不是由单一的力引起,它“疯狂”“滚动”“搏斗”,它是收纳多种力而产生的,它本身就是多种力的延伸(《风》)。再比如诗歌《那个人》:
那个人和一群人走去江边
那个人穿过芭蕉林
凤尾竹
那个人拎一把刀
砍那些灌木
那个人杀死了一头野猪
野兔
……
那个人带着女人和其他男人
上山
用绳子拴着自己
在石壁上画他们的生死
画他们日常的生活,战争,农业,和祭祀
那个人站在石壁上
看到周围的山
原野
看到太阳急速地掠过山尖
那个人在星星月亮出来时跳了下来
念一种咒语
……
那个人后来走了,消失不见
那个人的身影
留在了山上
那个人的孩子,女人和其他男人
继续在那片土地上跳舞
继续杀死树林窜出的野兽
在田里种稻谷
在江边捕鱼
在木棉树下大声唱歌
那个人已经走失
那个人
可能是大雁
徐季冬
也可能是戈鱼和黄土路
很难说“那个人”是前现代社会、现代社会还是后现代社会的意象。“那个人”可能逃离了都市,又可能在都市的某一角安营扎寨。“那个人”可以是我们中的任何一人,也可能是某一物(“大雁”“戈鱼”“黄土路”)。“那个人”的能量在于,“他”是有力量的,是自由的,同时携带着创造力及其延续性——“他”和同辈、后代在开辟属于“他们”的理想王国,就像《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在打造他们的理想世界一样。
三、身体、视觉与语言
随着年龄的增长,非亚的人生体验不断丰富,他不断逼近日常生活的平庸、琐碎与复杂处,尤其是人处于网状空间的压抑与窒息感。在非亚的诗歌中,爆发、尖叫与放纵时不时袭来:“连接世界的电线断了/我,从悬崖/掉了下去/没有人听见/灵魂在午夜时分的大声喊叫”(《深夜的灯光如此苍白》)。但非亚更加强调,诗歌还有另一面,那就是对平庸之恶的拒绝,一种抵抗精神——诗歌抵抗狭窄的生存空间,抵抗碎片化、平面化的生活,抵抗被资本包装的内容,以及被外部力量宰制的气息。
拒绝与抵抗的方式首先来自身体。身体,在古希腊被视为一种自然美和健康美,同时也是力量的体现。但非亚描写身体,不是强调它的力道,而是把它看作与精神不受污染一样的不被规训。也就是说,抵抗人的异化是从身体开始的。身体作为器官,它就像零件一样每天重复运作,它不突出,不稀奇,它日复一日地运行,它机械地表明主人仍然是主体,主人活着;但作为心灵与精神承载体的身体,它傲慢,有个性,它不同于其他的物件,它是有灵魂的,它能思考,就像拉梅特利所言,思考不存在于非物质的灵魂中,而是存在于物质的大脑中[9],即无物质的思考是不存在的。在非亚的笔下,身体与心灵、精神是合为一体的,它没有被笛卡尔二分掉,它柔和了感性、经验和智性,它可以反思,可以抵御外部力量的侵蚀,可以不被社会、体制、机制所规训——如果说现代社会是福柯所说的“圆形监狱”,它想把人的个性、差异、欲望磨平,那么这种磨平是从对我们身体的触觉和欲望的贬低开始的,要想获得独立和自由,就需要从身体的抵抗开始。非亚写“在我的身体里还存在着另一个”“我”;“裸露的身体之外/是金属枝条和无形之物的围合/窗口通向了更广阔的天空(《构成》)。”在诗作《我头发湿漉漉地出现在浴室昏黄的镜子》中,非亚又写道:
镜子里,我赤裸着身体
身体
随处携带的皮箱和房子
当早晨离去,夜晚像鸟儿飞回
疲倦的黑色素,密集在窗口
一个下班的男人,正坐在一张藤椅上
灯光,照着他弯曲的肢体
他的脑海有一艘向大海出发的船
他的眼睛有少年掠过蓝天的鸟影
身体弯曲,衰老,但通过身体的观照,可以看到海中的船,和少年掠过蓝天的鸟影,看到过去的美好以及将来可能的理想空间——身体被书写,同时它也在书写我们的脑力、想象和心智,即通过身体的描述,人的精神与心灵不断得到审视和更新。
如果说,通过描写身体来抵抗生活的平面和逼仄是非亚一以贯之的方式,那么,保持“愤怒”,则是非亚诗歌中一次次具有高潮和转折色彩的暴点。非亚的“愤怒”不是口号的呼喊,不是牢骚,不是泄愤,而是一种是自律性的行文与抒情表达——“愤怒”是诗艺,是内容、情感、情绪的综合表露。非亚的“愤怒”是“发愤著书”,是“不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10]。这样,“愤怒”带来的不仅是诗歌创作的自恰,还输出一种震惊式的体验,一种直击人内心深处脆弱、敏感的体验,一种经过眼睛和心灵淘洗后的反省和希望。如在《我的血……》中,非亚要驱除“潮湿”和“肮脏”,“用诗作为武器”(《写诗》)。再如《死者要求重新再来一次生活》:
我从浆糊一样的睡梦醒来
又蠢又笨的瘦灵魂
要冲出狭窄的
咽喉
人间的生活,平静,重复
又热气腾腾
死者也耐不住云层上的寂寞
翻转身体
像之前的雨跳了下来
在鸟儿的叫唤中
他们围着愤怒的太阳,要求重新
再来一次
虽然“我”“灵魂”“人间”“死者”和“身体”显得“又蠢又笨”又“寂寞”,但他们不甘平庸,不甘隐忍,他们要“热气腾腾”,要“围着愤怒的太阳,要求重新再来一次”。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北岛的《回答》:作为个体的人应该成为自己命运的审判长。
随着这种愤怒一起诞生的,是反差性的视觉意象和粗厉语言的入侵。在非亚诗中,很多意象是有视觉性的,而且这些意象常常与其他对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强烈的反差性。这些意象就像生活中的意外事件,冷不丁就出现在面前,成为人生旅途的变奏曲。比如《下午的某一时刻》末尾写道:“但风/一直摇晃它们的叶子/高楼围住/幽暗的心,在这一切之上/广阔的蓝色天空,除了一些云/没有任何轰鸣的飞机/我坐我坐在桌前,继续低头/写字,阅读/吃一只苹果。”“苹果”像突然掉到牛顿头上,具有某种视觉上的意外——带着世俗生活气息的读书青年形象赫然显现。再如《今天的几件事》中,“去阳台晒一条内裤”,“内裤”“内衣”等是非亚喜欢书写的对象。它们的出现表明,生活本身没有那么高雅,它是世俗的,是赤裸裸的,无须为它遮羞——非亚在拒绝某种高高在上的高雅,拒绝在华丽外衣下“爬满了虱子”的虚假生活,他要呈现的是真实的、真正的心中“道德律”。语言上突兀的用词,尤其是一些口语化的、粗厉的词语,也成为非亚诗歌的戏剧表现——诗歌语言就像世俗生活。它们并非是内在地规定为优美和崇高,它们的内部是分裂、矛盾以及具有强烈的侵入性——从形式上说,它们是现代性的,从文化层面上说,它们是反现代性的。就是这种反差,使得诗歌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和无限的潜能。比如在《我意识深处的酒鬼生活……》中,诗人说他甘愿当一个醉汉,没有树木阻,红绿灯闪耀:
在一个很高的土
坡,或一截倾斜的街道
对着月亮唱歌,撒尿,吹口哨
乱喊乱叫
再横过马路
骂某个死鬼政客为傻B
脱掉上衣
在空中乱摔
一脚踢掉路边一只叮当作响的易拉罐
尾随着一条狗
扬长而
去
四、结语
非亚通过空间、物象、身体、视觉、线条、语言等的书写,以现代性来审判现代性,以都市歌行者的姿态来拷问现代都市。最终,非亚的诗歌是通向人的自省与解放,如他自己所言:“自行有理的另一个原因是它涉及了人的解放,人解放比什么都重要,因为人解放你会更觉得自行绝对有理,毕竟,自行的目的和首要前提就是打破一切条条框框和戒律,打破自身的极限向另一个高度去蹦。”[11]在很多诗歌的尾处,非亚向我们展示了可期的未来:“巨大的湖面结着冰,树木一团漆黑/北京古老的夜空/散发着神秘/空旷,陌生的光”(《在北京》);“我知道,在日复一日流逝的时间中/那里,有我细腻,琐碎,平凡的生活/也有在它上面,慢慢升起的/广阔星空”(《蓝色星空》);“当我抬头/天空明亮,宽阔,如同一张新鲜、空白/剪裁出来的/水彩纸”(《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