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声演唱主要技巧及情感处理

2021-12-01尚艺鹤

艺术品鉴 2021年8期
关键词:吐字咬字喉咙

尚艺鹤

美声演唱这一方式源自于意大利,此种演唱形式使得我国传统的民族演唱方式进一步的丰富。在美声演唱方面,更加注重声音上的共鸣。因此,演唱者想要将饱满的音色以及连贯的乐句充分的展现,就必定要将技巧与情感进行全面融合,在实际的演唱中为听众带来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因美声唱法来自于意大利,是在独特文化背景下孕育的艺术形式。所以,我国演唱者想要有效演绎,需要在呼吸、发声等多方面练习,将充满感情的音乐呈现给听众。

一、美声演唱的主要技巧

美声唱法在本质上是一种需要较强技术性的一种演唱形式,不仅需要掌握有效的呼吸方式,也要注重发音方式与共鸣腔体的相互配合,还需要关注喉咙的状态,更要学会灵活的吐字与咬字。在美声演唱的过程中,其中任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演出的效果出现问题。同时,这也充分证明表演者的水平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演唱能力不够。基于此,美声演唱者需要对美声演唱的主要技巧加大训练力度,开展有针对地强化训练,能够达成提高美声演唱能力的目标。

(一)掌握呼吸方法

开展歌唱的重要前提是呼吸。与其他的声乐演唱形式一样,美声演唱最基本的也是呼吸。在歌曲演唱中,呼吸与平时生活中无意识且具有本能性质的呼吸不相同,是一种有特定目的且具有刻意性的呼吸方式。歌曲呼吸具有一定的技巧性[1]。在美声演唱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呼吸形式,保证在歌曲演唱过程中可以得到足够的气息支撑,才能够演唱出洪亮饱满的歌曲。

在呼吸方法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不同的呼吸方式,为上胸式、腹式以及胸腹式这三种呼吸形式。上胸式这种呼吸形式是通过上胸来达成对呼吸的控制,吸入的空气相对较少,深度也不够,以致发出的声音较为单薄,弹性空间较小。腹式呼吸是通过扩张软肋和小腹的隆起、缩进进行对气息的控制,在吸气深度方面的优势较为明显。但是,也有着不足之处,就是气息容易出现阻滞的情况,在发声方面的灵活程度不够,具有一定的局限。胸腹式的这一呼吸方式是将腹部肌肉、隔膜与两肋以及胸腔进行联合呼吸,可以高效达成对呼吸的控制,吸气的时候很平稳,也能储存丰富的气体,还能将音域进一步的拓展,是一种效果突出的呼吸方式。

所以,在美声演唱中,应当选用胸腹式联合呼吸的这一形式,有效开展呼吸训练。在就要开展演唱之前,需要同时通过鼻子与空腔进行气体的吸入,让气体沉入到肺部最深的地方,渐渐的扩张到下胸腔,并张开腰的两侧,缓慢的使横膈膜向下沉,向腰的周边分散。在整个演唱过程中,所需要的气息就要通过这样的形式实现。在呼气的过程中,吐气要保证均匀,规避憋气、漏气等情况。在换气的时候,需要精准的将换气口找到,在确保上半身处于松弛的状态下深呼吸。

(二)利用共鸣作用

就演唱的发声而言,共鸣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元素。在发声上,需要保证洪亮与穿透力不是通过强力就能达到的,更多需要的是共鸣。共鸣是让声音在发声体受到四周的阻挡之后发出的回声[2]。若是只通过声带进行强力震动,其发出的声音是极为有限的,也很单调,悦耳效果不佳。但是,即使声带所发出的声音较弱,只要可以将共鸣腔体的功能全面发挥,就能让听众倾听悦耳的音乐。基于此,发声与共鸣有着紧密的关系,是一种稳固的依存关系,一起对演唱的效果形成作用。

和别的声乐唱法进行对比,美声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其混合声区唱法。在美声唱法方面,不仅需要真声,也需要假声,还要针对音高的比例将此两者进行综合。在这样特有的发声形式之下,美声唱法能够将一起可运用的共鸣腔体全面调动,包括胸腔、咽腔、口腔等,需要将不同的共鸣腔体整体性应用,将共鸣的效果最大程度的发挥。

在即将演唱时,美声演唱人员需要将自己的个人状态全面调整,进入到兴奋的演唱情绪之中。演唱者需要快速的做深呼吸、吸入足够的气体,也要将吸进的气息有效维持,为更好地发挥共鸣效果打基础。当不同的共鸣腔体都充满气息时,说明已为共鸣做好准备。若是通过声带进行发声,就会变为浑厚且动人的歌声。演唱者在平时还需要采取一定的训练方式,将共鸣腔体的应用全面调节。

例如,将口腔、咽腔等形状能够进行调节的共鸣器官适当地进行扩张,在共鸣腔体的配合应用中将音量变得更为浑厚、音色更为动人。

(三)注重喉咙状态

在美声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一定要注意自己喉咙打开的状态。这一点,在美声演唱中尤为关键,可以直接对声音的表现力形成作用。但,喉咙的打开方式较为复杂。所以,演唱者需要在咽腔的基础之上将喉咙打开这一问题拓展到喉头、咽腔等各方面,保证喉咙以合理的方式打开。

此外,通过相关调查与实践发现,在喉咙完全打开方面,打哈欠是最简单也是最基础的形式。当演唱者进行美声作品的演绎中,需要保证自己的喉咙是处于放松的状态下。同时,也可以通过微笑的形式将喉咙打开。微笑能够带动演唱者的笑肌,使其升高,从而将鼻腔、咽腔有效打开,使得演唱者的情绪更全面的带入到音乐演唱中,强化现场表演的效果。

(四)清晰咬字吐字

在一首歌曲的组成之中与歌词是无法离开关联的。歌词不只是歌曲之中的重要组成,也能体现创作者自己的情感,还是对歌曲赋予一定意义的载体。所以,对于所有的声乐演唱者,灵活且精准的对歌词进行咬字与吐字是需要掌握的最基本技能、是必须要掌握的能力。美声唱法在咬字吐字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在美声演唱之中的吐字与咬字方面,强调以字代声[3]。具体来讲,就是利用无字练习寻找发声的位置,并将字放在发声的位置之上,可保证发音与吐字的统一,将歌曲的饱满性增强,将歌曲更具感染力的演唱。

美声的语言相较于平时沟通的语言,形象性与表现性更强。所以,在感受上,更为夸张,特别是在字头、字身以及字尾,对于演唱者咬字与吐字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字头方面,需要确保准确与灵巧,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在咬完字头后能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过渡,达到字身。不然,就会导致声音并不流畅,会影响共鸣腔体。如果在字头咬的过紧,会导致将一个字唱出来却在倾听时更像两个字的情况出现。在字身部分,也就是歌曲演唱中的重要组成,韵母,在演唱时,由字头过渡到字身,需要将在字头上应用的力迅速的撤销,让自己的嘴巴处于一种较为放松的状态,一直进行韵母的发声。在字尾上,需要注重收音。收音需要精准且适当,保持好气息,让自己的声音一直停留在相对较高的位置。不能将尾音变得过长或者是过重,不然会导致字音出现断裂,无法连贯的发声。但同样,尾音也不能收得太早。这样不能将最重要的元音有效发挥,听众有可能无法听清。另外,演唱者需要形成整体意识,将整个歌曲的歌词连贯的演唱,注意轻重变化,在具有良好吐字与咬字能力的基础上,提高美声演唱质量。

二、美声演唱的情感处理

对于歌曲的演唱者来讲,开展演唱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将歌词与乐曲有效融合变为打动人心的情感,通过音乐触动听众的内心世界,与听众形成情感上的沟通。所以,在美声演唱中,将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元素有效把握并清晰的表达,是演唱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一)深入理解歌曲情感

任何一首歌曲都可以体现创作者以及代表的群体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所得到的生活感悟,有着独有的情感元素。想要将情感在歌曲的演唱中充分的表达,演唱者需要熟练的演唱技巧,在演唱之前应将作品的时代背景、个人风格等全面了解。演奏者需要明确曲调与歌词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己的演唱将歌曲中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出艺术之美。

(二)运用歌唱技能表达

在感知歌曲中的情感与精神时,演唱者需要合理规划歌曲的情感处理形式,通过自己已经掌握的演唱技巧将歌曲之中的情感准确的表达,实现技能与情感的全面融合,展现出最佳的表演效果。如,演唱的气息、音量等。想要精准的将歌曲之中的层次、高潮等全方位的把握,需要利用自己内心情感的调动、舞台上的实际表现等将歌曲中的情感充分的为听众呈现,实现对歌曲的再次创作。同时,对于歌曲之中的关键字、句等,需要在咬字、吐字以及情感等方面进行一定的强调。为保证效果,可在演唱前重复性的练习与体会,探索出最佳的演唱方式。

三、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精神上的追求也随之增长,对于陶冶情操的音乐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美声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是当今社会人们对于音乐艺术的追求。在美声唱法的实际演绎之中,若是想要听众与美声作品达成情感上的沟通,演唱者不仅要具有极佳的演唱技巧,也要注重对美声作品情感上的科学处理。美声演唱只有达成演唱技巧与情感处理的全面融合,才可呈现高水准的听觉盛宴,为听众带来精神上的享受。

猜你喜欢

吐字咬字喉咙
声乐歌唱语言与咬字的艺术处理探索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带过短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喉咙里的奔马》创作谈
喉咙里的奔马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带过短
高校声乐教学中声音“气”、“点”结合与咬字关系研究
用心吐字,为爱发声
“孩子吐字不清如何处理才好”
杯水车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