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公共艺术现状研究综述

2021-12-01杨小丽刘晓彤张可人

艺术品鉴 2021年8期
关键词:公众艺术

杨小丽 刘晓彤 张可人

城市建设和美化需要,从废墟里拔地而起的栋栋高楼,急剧消失的原生态自然环境和快节奏的高压工作,造成的精神空虚与面对冰凉的钢筋水泥产生的审美疲劳,使得大众对公共空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共艺术作为人们心灵的慰藉而进入众生视野,但是由于政绩工程、超赶进度、滥竽充数、管理缺失等问题,本来应该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公共艺术品却走到了审美的对立面,变得粗制滥造,甚至成为视觉污染。

一、公共艺术是什么?

这个定义目前还众口不一,多数人认为放置在公共空间里的艺术品就是公共艺术品。

新媒体艺术家邱志杰在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表示:“关于公共空间的艺术,最好问问使用这些空间的人,他们需要什么,他们是否喜欢现有的方案,他们将如何使用,这都是必要的民主程序,如果没有就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宣传。”

艺术理论家尹双喜认为,公共艺术追求的不是艺术的效果,而是社会的效果。要解决的问题不是美化环境,而是解决社会问题。强调的不是个人的风格,而是公共艺术对城市的价值,要评判一个公共艺术品的好坏目前只能看作品本身是否优秀,是否与环境保持协调。公共艺术对城市的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奥地利建筑师卡米洛萨特在他的著名著作《城市建设的艺术》中说:“我们必须记住(公共)艺术在城市和城镇的布局中具有合理和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唯一一种可以随时随地影响大量人的艺术。”相比之下,剧院和音乐厅的影响仅限于少数人。”[1]

二、目前的公共艺术所出现的问题

(一)形式千篇一律,无城市特色

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仍处于补课的状态,而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是补课课程的内容之一。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大多都是政府牵头,它是城市规划建设的一部分。[2]城市文化品牌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建筑设施、社会文化活动、文化产业、文化产品和文化氛围的鲜明特征。它是一种形象表达,能够代表一个城市,代表国内外各界公众对城市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容易被人们所识别。艾斐的文章《用中国精神为文艺筑脊梁铸魂》也强调了“中国精神”对文艺的重要意义。作者认为,作家“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深入生活的底层,真实、正直、扎实,做人民的弄潮儿和代言人”,在设计前先考察环境,真真实实地去了解城市文化,结合特色设计出的作品要具有城市标志,领略城市特色和场所内涵,城市精神象征可以延续城市记忆,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城市品牌。

(二)移植、拼贴现象泛滥

目前我国公共艺术建设资金来源主体有三部分:固定的政府财政拨款、政府对具体公共艺术项目的专项拨款、开发商资金投入。但是由于审美能力的不同或开发过程的过度商业化,部分公共艺术作品与公众社会难以产生广泛、贴切的关联,或者表现出浓郁而俗气的商业气息,与城市主体风格格格不入,就目前公园里随处可见的西式罗马柱、凯旋门、仿希腊雕塑、哥特式建筑、波西米亚风格等景观建筑拼贴就是典型的放弃传统,一味模仿西方的有力表现。

再有就是房地产项目或景观项目命名“普罗旺斯、英伦花园、罗马花园、莱茵河畔、格林小镇”都伴随着罗马柱、女神像等点缀,不论城市大小都有类似的建筑,甚至近几年已经开始蔓延到乡村,西式的罗马柱加中式的房檐,不协调的中西结合显得尤为土气,感觉到本土传统元素不及外来的巴黎风希腊、罗马,似乎只有西方元素点缀才能显得够有国际。

奥地利建筑师卡米洛萨特在《城市建设的艺术》一书中写道“我们必须记住公共艺术在城镇布置中具有合理而且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唯一一种能够随时随地影响大量公众的艺术,相比而言,剧场和音乐厅的影响则限制在较小部分的人群”[4]。如果背离了与市民交流的原则,公共艺术将失去其根本生命力。

(三)重视视觉形象,忽略功能

重视视觉形象,忽略功能的公共艺术就是指有形式、纪念性、展示性,但无功能性的公共艺术。出现这种现象在于城市管理者或设计者在设计公共艺术作品中觉得越大越好,于是出现最大、最高、最宽、最美的形式公共艺术品,但却失去了地方特色和参与性,缺少人文情怀。城市景观大道一个比一个宽,植被却一个比一个少,人行道和自行车道设计的不人性化,用百姓的话说就是好看但不能吃。有一部分广场公园里是硬质铺装草坪,远远看去很大气,但是这种设计不养水不吸尘,雨天无法吸收水分,有灰尘时吸不进土里,且有些还无草坪无桌椅,烈日下无人光顾,夜晚虽有五彩灯光,但逛的人却寥寥无几,这种注重视觉形象美的公共景观艺术源于欧洲古典园林对几何形态的审美习惯,凡尔赛宫就是典型的例子,极端的注重形式美换来的就是不保护环境还耗财,功能单一等代价。这种设计思维可能只合适与某个特定的时期。

但这绝不是当代公共艺术的需要。丁宁的艺术功能理论认为,[5]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意识的最高形式,在探讨艺术的主要功能时,应与美学的核心相结合。仲呈祥的文章《文艺要为人民要接地气》[6]以电影为例,指出电影的覆盖群体不足,忽视了自身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转向“好莱坞”模式,过度娱乐化。他认为,当前的文艺“为人民”和“接地气”还不够,需要认真实践总书记讲话的精神。公共艺术的设计需要考虑大众的审美品位、要有鲜明的民主价值取向。

(四)过于自我,未考虑大众审美体验

公共艺术需要呈现在公共场合,接受大众的参与,得到大众的肯定,还需要考虑到大众的审美品位。杜威认为审美体验应该被看作是判断一件作品是否是艺术的标志。“正是我们在创作或感知的过程中所体验到的生活的程度,形成了它是否是一种美丽的艺术之间的区别。”因为观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形式、神秘的意义或情感,这些完美的审美体验需要我们把它当作艺术品来看待。《意见》 《讲话》中强调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也是过去一年艺术理论界非常关注和热烈讨论的话题。出现了许多高质量、内容扎实、准确的问题。例如,赵老的文章《真心、真情、真诚、真实》[7]就写出了如何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取向的内容,并指出文艺工作者要“真诚为人民服务,扎根生活,真诚地致力于创造,真正反映时代”。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伽达默尔认为“对艺术作品的规定似乎是一种审美体验……这就对美学有了这样的结论,即所谓的体验艺术似乎是真正的艺术[8]。在上海开国际公共艺术研讨会,见有一些图是网民选出的国内最丑的公共艺术作品,其中龙凤一类不少,亦有超大型人塑像、与周边环境乃至与中国无关的抽象,对于大众来说是一种视觉上的折磨。[9]公共艺术作品,除了宣传,更重要在公众诱导功能,每一个普通的社会成员通过接触艺术品而提升人文素养,为公众提供不同角度的审美体验,是公共艺术特征和价值的根本体现。

(五)高科技下的光污染

当下越来越多声光电、高科技的公共艺术作品进入了误区,它们在高科技和声音、光、电的控制下,看起来很美,但内涵却有些苍白。例如目前常见的灯光表演,几乎到了洪水泛滥的地步,城市的街道,广场,商铺等都有各种灯光。一方面,这是因为这种形式很容易产生效果,使用令人眼花缭乱的方式照亮或美化城市的夜晚,另一方面,操作非常简单,不用花费很多时间进行创作,只是需要在图片相册里寻找几个图案样式看输入电脑即可。不可否认,灯光秀有积极的作用,它装饰了城市的夜空,使其繁荣无比,增强了城市的安全性,增加了城市的活力,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和幸福。问题是我们在不同地方看到的灯光表演总是给人一种同质的印象。

例如其中就有很多没有精神内涵,只有酷炫、时尚和视觉刺激,总结来说它们只是模仿和重复。相互模仿是大众文化领域中一个非常明显的运动和传播轨迹。它既有文化趋同的可能,也有失控的可能。

例如,在众多的城市灯光秀中,真正符合当今城市品质的创意和思想内容寥寥无几,甚至有些与城市定位相悖,造成光污染,夸张浪费。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是拉斯维加斯,也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要炫彩无比。安静的城镇就是安静的城镇,喧闹的商业城市就是喧闹的商业城市。但现在我们看不出有什么区别。在光彩无比的城市中被模仿和比较所牺牲的恰恰是城市的特色。

三、结论

当代公共艺术的审美误区在于过于注重形式美,而忽略了艺术的情感和内涵。设计者自我表达高于公众审美;在高科技的时代下公共艺术变得越来越无特色;西方后现代思潮的影响和公众审美趣味、接受能力、当代审美意识之间的矛盾。设计之前设计者未考虑到公众的接受能力的程度,艺术风格是否迎合公众的审美趣味、是否与当代主流审美意识、价值观念、文化认同之间存在隔阂?是否与我国城市的主体风貌协调共生?在创作公共艺术时要求我们从审美体验的角度深刻去挖掘艺术的价值,摒弃浅表化的审美,运用深层审美设计出引人深思、启发公众的艺术作品。由于公众对话的可能性,并产生人与空间的强烈认同感,好的作品要有文脉性、纪念意义、生态体验等。

猜你喜欢

公众艺术
袁方:让公众更早地用得起好药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公众号6月热榜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