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领巾小先锋 共筑幸福生活圈
2021-12-01上海市静安区少工委办公室主任团区委学生工作部部长
上海市静安区少工委办公室主任、团区委学生工作部部长 林 珏
2021年8月24日,上海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意见》,提到“整合各方资源为学生职业体验、社会实践等创造条件”“促进家校社协同形成减负共识”,特别是“在课余时间要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等群团组织作用,引导学生开展体育锻炼、家务劳动、阅读和文艺活动”,这无疑为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育人优势和实践育人特色、夯实改革创新成果、盘活社会资源共同助力“双减”工作打开了新思路。
静安区共有少先队员4.7万余名,学校少先队大队89个。静安社区少先队沿革已久,早在1999年就成立了首个社区少先队,开始了组织探索与制度创新。2020年4月,静安区光荣地被纳入全国首批12个深化少先队改革试点示范区之一。静安区委高度重视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第一时间就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担任组长的少先队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强化党、团、队一体化建设和改革任务的全面落地。静安团区委、区少工委以“静安领巾小先锋”为工作品牌,以“15分钟幸福圈”建设为抓手,以青年中心、青春社区、团建联建单位为资源补给,从以下三方面持续发力,助力“双减”。
一、 提升社区队建品牌,实现“双减”后学校“放学”社区“开学”
用好全国少先队改革试点既有成果,抓住“双减”后工作机遇,健全“街镇大队—社区中队—楼组混龄小队”三级社区少先队组织架构,让孩子在“前辈+朋辈”教育的社会学堂中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去年团区委聘任了全区所有264个居民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团建、队建指导员,使少年儿童能够在走出学校门进入社区门的同时,就近就便在“15分钟幸福圈”内找到家门口的校外辅导员,找到志趣相同的身边伙伴,体验有益有趣的社区活动。截至目前,全区已有近4万名少先队员完成社区报到,也涌现了“好爸爸讲师团”“妈妈议事会”“小小领巾宣讲团”“废旧材料实现社区微更新”“职业体验成长营”“风尚少年团”等一批社会反响好、孩子参与热情高的活动,真正让社区成为“双减”后青少年成长的乐园,齐心构建“15分钟幸福圈”。
二、 联动社校共育功能,导入资源助力“双减”课后服务
借助爱心暑托班的开办经验,我们也正在积极探索如何在教育主阵地中,尤其是“双减”的课后服务中发挥红领巾社团、队课队会、团队仪式教育功能,并整合导入未成年人保护教育、青年社会组织等适宜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校外资源,为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拓展课后服务渠道相助力。区少工委将“红领巾奖章”评价激励体系融入少先队员组织成长的全过程,结合线上线下联动、校内校外畅通、年龄梯队贯通,已推出四枚区级“红领巾奖章”特色章的校内外联动考章机制,加强对“双减”后队员“15分钟幸福圈”内社区活动的评价。同时,探索校外学生实践评价与校内推优激励、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德智体美劳过程评价相衔接,达到评价共认、阵地共用、活动共办、队员共育的目标。
三、 链接校外活动阵地,实现“双减”后合力育人良好生态
静安团区委已绘制了一张涵盖全区140个点位的少年儿童实践地图,对“15分钟幸福圈”形成支撑,为少年儿童们“双减”后走出校园开展活动提供指引。区少工委在学校、社区、社会三维空间中共同推出十大特色项目,不断延伸伙伴计划,构建家校社协同体系,将区域化党建团建单位、红色教育基地、青年中心、少年宫、市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普场所、文体场馆、消防部队等逐步纳入“15分钟幸福圈”合力育人圈层之中。尤其是在青年中心助力“双减”工作中,按照“公益、优质、常态”的原则,团区委已梳理出26项服务内容,涵盖美艺科普、人文历史、志愿公益等10余个类别,作为少年儿童“15分钟幸福圈”活动的重要内容和让家长放心满意的贴心选择。
“双减”背后是教育观念的大变革,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保障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大决策。静安团区委将在团市委、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为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把牢“育人基本盘”,做强“幸福加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