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策略
2021-12-01赵金娟
赵金娟
(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林业和草原局林业工作站,内蒙古自治区 太仆寺旗 027000)
长期以来,由于人类过度掠夺森林资源,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态系统恶化等问题,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家加大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与修复,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逐步修复脆弱的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然而,我国的人工林植被种类单一、生态系统脆弱,缺乏一定的抗病虫害能力。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主要依靠使用农药,在林木治理中大量使用剧毒农药,不仅增加了病害虫的抗药性,增大了治理难度,而且损害林木产品的附加价值[1]。通过无公害防治措施,不仅可以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还可以提高林产品的附加价值,进而提高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林业病虫害特点
林业病虫害指森林植物病原菌、病毒、各类昆虫、动物、杂草等对林木造成有害影响,导致植物逐渐枯黄,种子失去生命力,直至死亡,不仅影响到林木的正常生长,而且还会破坏生态环境。林业病虫害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传播范围广。森林是一个生态系统,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可能导致病虫害大范围传播,从而增加病虫害治理难度。第二,多样性。不同地区的地域环境差异导致病虫害也有一定的地域性,内蒙古地区虫害以杨树天牛、松毛虫、天幕毛虫、落叶松鞘蛾等为主,新疆地区的虫害以螨虫、蚜虫、叶甲、梦尼夜蛾等为主,由于各个地方的林业病虫害不同,需要不同的防治措施进行针对性治理,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病虫害的防治难度。
2 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2.1 人工林面积增加,树种结构单一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天然林的主要防护区域。1998 年开始国家实施天然林防护工程,内蒙古地区植被逐渐恢复,森林覆盖面积越来越广。但是与此同时,受到地域、生长周期等方面的影响,内蒙古植树造林树种比较单一,以杨树、沙棘、柠条等生长周期比较短的林木为主。单一的树种抗病害能力相同,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比较弱,一旦发生病虫害,容易造成大范围传染,增加病虫害防治难度。
2.2 过度使用农药
林业病虫害具有种类多、传染性强、治理难度大、容易反复等特点,为了达到一次性消灭病虫害的目的,一些营林管理人员或者农民选择使用毒性比较强的农药进行治理。害虫种群为了适应生长需求会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进化。因此,反复使用农药导致害虫具备一定的抗药性后,农药的杀虫效果无法达到预期,通常会采取进一步增加药量的处理方式,大量使用农药,不仅达不到根治病虫害的目的,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部分农药残留在土壤、植物表面,进一步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
2.3 病虫害防治缺乏资金
通过国家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及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建设,内蒙古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恢复,森林面积位居全国第一,从建国初期的913.33×104hm2发展到2 613.33×104hm2,增长了近3倍,森林覆盖率从7.73%发展到22.1%。随着内蒙古森林面积的增多,内蒙古病虫害的防治范围越来越广,林业病虫害的治理、天然林基础设施建设、森林资源的培育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支持。但是,地方财政资金有限,每年用于林业病虫害防治的资金比较少,导致很多新增的林地缺乏病虫害防治资金和管理人员,从而无法第一时间掌握林业有害生物的发展动态,影响到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2]。
3 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措施
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威胁到人、动物的生命安全。因此,应当采用无公害预防措施,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预防为主”要求当地的林业技术人员或者林业工作者要根据内蒙古病虫害发生规律,做好病虫害的预测,在病虫害还没有发生之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将病虫害消灭在初始阶段。“防治结合”指病虫害的治理必须坚持预防与治理结合,并将生物防治技术、农业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人工防治技术等进行结合,提高防治效果。
3.1 病虫害物理防治技术
病虫害物理防治技术是通过物理作用杀死病菌、病毒、害虫。常见的病虫害物理防治措施有捕杀害虫、高温杀毒、物理隔离、涂白等。如果林区的害虫数量比较少,可以安装太阳能诱蛾灯杀死飞蛾、螟虫等害虫,这种太阳能诱蛾灯不需要连接电网,白天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夜晚可以通过开关调节亮度,利用飞蛾的趋光性对其进行诱杀。
3.2 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繁殖优势等技术,不需要农药就可以达到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的目的,是林业病虫害无害化处理重要措施。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包括微生物防治技术、害虫天敌防治技术。微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病菌、病毒、抗生菌等微生物治理林业病虫害。该技术对人和动物没有什么影响,不会将药物残留在植物体内,也不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林场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区域范围内的害虫情况,适当投放害虫的天敌,控制害虫的数量和密度,从而保持区域内的生态平衡。
3.3 病虫害农业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技术是通过科学的林业管理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发生,达到无害化防治效果。首先,林场在植树造林的时候,要选择抗逆性、抗病虫害比较好的林木品种,提高林木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其次,在选种的时候,还要坚持林木的多样化,选择当地一些有特色的林木品种,提高林木的成活率。再次,要做好林区的日常管理,在雨季要及时排水,防止雨水淤积,滋生大量的细菌和病毒,或者导致林木根部坏死。在春季,林场管护人员要及时将林区的病枝、虫枝剪掉,并集中烧毁,提升林木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为林木成长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3]。最后,还要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发,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4 结语
病虫害是制约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病虫害不仅会损毁林木,而且还会破损森林生态平衡。因此,林场必须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转变传统的以农药防治为主的观念,充分利用生物防治技术和物理防治技术,加强林场的日常管理,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