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本更深处
——《卜算子》三首群文阅读教学与反思
2021-12-01韦存和
■韦存和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初级中学)
随着统编教材的实施,“1+X”的群文阅读引发一线教师极大的探究兴趣。笔者试图把群文教学与诗词的特质有效融合,力求上出一节既有群文阅读特征,又具诗词味道的语文课。本课从意象出发,充分考虑群文教学的要求与成效,整合三首《卜算子》成为主题阅读群文教学文本,引导学生诵读、欣赏、比较、归纳,从而走进文本更深处,走向群文阅读的良好境界。
一、教学实录
1.导入。(略)
2.深度引读。
师:我们来看苏轼写于黄州的一首著名的词——《卜算子》。哪个同学来读一下?
屏显: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指读——自读——齐读。)
师:这首词写了哪些意象?各有什么特点?请大家拿起笔来,在词的字里行间圈点批注。(教师巡视行间,看学生书写情况。)
(请两名学生到黑板前书写自己找到的意象及其特点,要求尽可能简洁。)
学生写下:(缺)月 (疏)桐 漏(断)(孤)鸿(寒)枝 沙洲(冷)
师:月是残缺的,梧桐是稀疏的(叶子早已掉光了吧)。漏壶断漏,人却不眠。飞鸿是缥缈的,是有还是没有?不能确定,隐隐约约,若有若无。仿佛这只鸿飞到了作者身边,更像是飞在词人的心里,飞在词人的精神空间里。鸿还是孤独的。枝头带着寒意,沙洲是寂寞清冷的。作者这首词营造出怎样一个画面?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生:弯弯的钩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谁见到幽居的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雁般缥缈的身影。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师:你从这样一个画面中,读出了什么?
生:孤寂清冷的氛围。比如这里的缺、疏、孤、缥缈、寒、冷等词语,让我们联想到乌台诗案后词人在黄州的处境。(一个非常好的视角:知人论世。)
屏显: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诗案(指“乌台诗案”),诗人被贬黄州,成了一个有职无权的黄州团练副使,而且内心蒙上了极为浓重的阴影。一大家人生计也都受到影响。词人就在这个时候种地东坡,成了“东坡居士”。
生:读出了“月夜飞鸿”这样一个主要意象。这个月夜飞鸿,孤独缥缈,内心有怨恨,却不被人理解。然而他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也就是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生:“月夜飞鸿”的形象就是词人自己的形象。词上阕由鸿到人,下阕由人到鸿,以环境来衬托鸿,以鸿来映衬人,写人写鸿,浑然一体。鸿的高洁自守正是词人内在的高洁情怀。
师:苏轼的诗词中多次出现“鸿”这个形象。不妨来一起读一下!(学生齐读。)
屏显: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
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水调歌头》
共为竹林会,身与孤鸿轻。——《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
师:苏轼曾于1077年4月至1079年3月在咱们徐州担任知州,虽任职时间短暂,却奋发有为,留下治水等不少政绩与佳话。他在离别徐州时,写下了一首《江城子》,里面有这样的句子:“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板书,学生齐读。)
师:漂泊的人生如飞鸿,不安的人生如惊鸿,而逆风飞翔、守志不渝的人生恰似孤鸿。孤鸿从现实中飞起,飞在词人理想的境界与精神的时空中。这样一个月夜,孤鸿的形象便定格在文学史上,成为一份独特而精彩的美丽存在。
3.拓展联读
师:现在我们来赏读陆游与毛泽东的两首《卜算子·咏梅》,请大家齐读。男生齐读陆游的词,女生齐读毛泽东的词。
师:现在根据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意象——画面——情感”的学习思路,一起来分析两首词中“梅花”的意象特点。
(学生诵读,小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
生:陆游笔下的梅花,孤寂凄苦、饱受摧残;毛泽东笔下的梅花,凌寒怒放、俊俏乐观。
师:你从哪里读出来的呢?先说说陆游笔下的梅花吧。
生:我从“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一句,读出梅花的孤苦与饱受打击。
生:还有“寂寞开无主”和“零落成泥碾作尘”。这里给人一种凄凉、落寞的画面感。
师:画面感在这里其实就是意境,它是凄凉、落寞的。同学们有没有体悟出作者在这首词中想要表达的感情呢?主要体现在哪几句中?
生:“无意苦争春”的低沉孤傲,“只有香如故”的洁身自好。
师:很好!请具体说说对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梅花形象的理解。
生:毛泽东笔下“梅花”意象的特点是凌寒俊俏、积极乐观。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是从“俏”“笑”等带有拟人手法的形容词和动词中看出来的。
生:从“不争”和“只把春来报”的动作、行为中也可以看出来。
生:“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两句,以严寒烘托梅花俊美而坚强不屈的形象,让我感受到振奋、昂扬的情绪。
师:回答得很好。老师想问同学们,你们觉得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生:乐观向上的情感。词人坚信会有“山花烂漫”那一天的到来。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陆游笔下的梅花形象寂寞、凄凉,饱受打击;而毛泽东笔下的梅花形象则凌寒怒放、俊俏可爱。情感上,陆游词低沉孤傲、洁身自好;而毛泽东词则乐观向上、豪迈自信。那么,你觉得是什么带来了两首词风格上的明显不同?
生:意气风发的人民领袖与壮志难酬的封建文人的站位不同。诗言志,当然会袒露作者最真实的内心世界。
师:两首词相同之处又在哪里呢?
生:都写出了梅花洁身自好、坚强不屈的品格,都表达了作者的高洁情怀,都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生:其实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也用到了“托物言志”手法。
师:好的。你来分析一下!
生:“月下孤鸿”这一意象托物言志。良禽择木而栖,孤鸿“拣尽寒枝不肯栖”。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独守寂寞、坚守理想的高洁人格。
师:对的。其实这三首词有不少共同之处。追求高洁、不阿附、不屈从逆境是一方面,托物言志的写法又是另一方面。下面我们把三首词放在一起来读一读,读出其中蕴含的感情。
(学生读背三首词。)
4.总结。(略)
二、教学反思
1.适度的课堂容量。
本节课,我在八(下)教材两首《卜算子》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首毛泽东的《卜算子》。教材中的两首《卜算子》本身就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尤其是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寄怀,创造了物我交融的艺术境界,表达了作者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品格。这首词风格清奇,素来以艺术性高超而闻名。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要鉴赏这首词,最好有教师的精心引导。一节课安排三首词,平均每首词的教学时间可达15分钟。按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原则,一首词最少的教学时间也在10分钟左右。这样,可以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沉浸在文本之中,慢慢走,从容欣赏。想象、品悟、比较、综合,一路走来,汲取群文阅读教学应有的养分。从课堂实施的整个过程来看,也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三首词的群文阅读编制,从量上来看,课堂既不显单薄,也不显臃肿,一节课比较轻松地让学生学完了预设的教学内容。笔者认为,一节群诗阅读指导课,容量最好在3~4首之间,最多不能超过5首。贪多求全,必然不利于咀嚼与消化,失去品悟的时间与空间,失却课堂上的从容与挥洒自如,最可悲的是,恐怕连教学的流程也无法走完。
2.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切入点。
群文之所以成为群文,是因为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组合逻辑。教学内容组合精当,教学的核心价值方可显现。依笔者来看,群文阅读的组合大致包括如下类别:作者归向、体式归向、主题(情感)归向、内容归向、手法(风格)归向等。本节课教学的三首词均为《卜算子》,在体式方面有着天然的一致性。但在梳理教学内容时,笔者并没有在体式方面多加渲染,而是以意象切入。这是从内容和手法归向来设计课堂的。这样的设计,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体式包括词牌的源起、句数、字数、平仄等,多属于静态的陈述性知识,且这里的重要一环——汉字的读音有着偌大的古今差异。课堂上跟八年级的学生讲词的体式,学生会觉得难以理解,自然难以产生浓烈的兴趣。而从意象这个角度着手,既符合课标和教材对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要求,也因为贴近学生思考的“最近发展区”,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这属于比较合理的一种取舍与设计。
3.删繁就简的方式方法。
这节课只安排了三个大的教学环节,避免了过于繁琐的枝节造成课堂的拖沓,使得重点突出,师生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三首词本身的鉴赏。因为群文阅读本身较为复杂,可以进入教学视野的内容千头万绪,不做减法,不抖落那些附着在文本和课堂上的“灰尘”,教学的核心价值就无法体现。这节课以“物”(物象——意象)和“情”为教学的两大抓手,既体现了诗歌教学的本质意义,也符合学生的发展实际与需求。可谓以简单化解复杂,眉目清楚,事半功倍。在具体实施教学时,教者注意扣紧教学关键,化解学生学习难点。开始的导入部分,即由一段材料引出,随之顺水推舟,讲解与复习了有关“意象”的概念。八年级学生虽非第一次接触“意象”一词,但用欣赏的方式学习古诗词,机会还不算很多,况且还是群文阅读课。所以这个环节的铺垫是十分必要的。第二个环节,则抓住了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这一教学难点加以突破,经由“物象——意象(群)——意境”,突出了画面的特点和思想情感的理解。这就抓住了诗词教学的牛鼻子。在此基础上,以拓展引申的方式,举一反三,引出陆游和毛泽东的两首《卜算子》,提示学生抓住两首词的关键点进行点式赏析。然后注意比较,环环相扣,互为因果。不仅如此,教者还发现三首《卜算子》在抒情方式上的趋同,即都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于是最后轻轻一点拨,巧妙地把三首词联系在一起。整节课流程清晰,前后浑然一体,既节约了课堂学习时间,又开拓了学生学习视野,还挖掘了课堂深度,达到了群文教学应有的效果。
当然,这节课的教学还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比如,在课堂环节的实施过程中,线性的问题多了一些。不妨适度多些反问和追问,更好地把学生思维导向纵深,让立体式的课堂进一步助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