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语法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2021-12-01陈颖
陈 颖
(无锡市天一实验小学,江苏 无锡 214000)
一般过去时态是译林版牛津《英语》六年级上册的教学重难点之一。关于这一时态的教学,教材编排了四个单元的内容,要求学生掌握一般过去时态的基本句型结构、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等知识,笔者的复习课安排在第四单元的学习之后。笔者发现,有趣的英文故事是复习一般过去时态的良好载体,于是将复习课的主题定为“Story Party”,通过创设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学生梳理、复习、巩固一般过去时态的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实践能力。
一、再现教材故事
(一)教学过程
师:(播放一些著名故事的图片,呈现本课主题Story Party)Whatcanwe doata story party?
生:We can tellstories,read storiesand write stories.
师:Review the three stories in our English books.
师:(Story 1:Goldilocksand the Three Bears)Look at the picturesand fill in blanks.
(Story 2:Cinderella)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answer:Why was Cinderella sad?Who came and helped her?Whatdid she do at the party?
(Story 3:The King’s New Clothes)Look at the picturesand retell.
Review the simple past tense.In the three stories,which tense doweuse?
生:Simple past tense.
师:Whatis the simple past tense?
(学生同桌讨论,自由发言,归纳一般过去时态的意义)
师:When we use the tense,what should we pay attention to?
(学生小组讨论,归纳出时间状语和动词过去式两个要点,并列举一般过去时态中的时间状语,如ago、last、yesterday。学生小组合作,写出规则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和不规则动词过去式,完成树状思维导图)
(二)教学分析
从五年级开始,每册英语教材中编排了一个改编的经典故事,内容生动有趣,语言活泼易懂,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有趣的英语语言氛围,深受学生的喜爱。因此,笔者在课堂上再现教材的三个故事,创设复习一般过去时态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故事中进入一般过去时态的复习,唤醒所学知识。三个故事的复习形式从填空、问答到复述,由易到难,为接下来的知识归纳做好情感和知识上的铺垫。
在复习三个故事,学生充分感受一般过去时态后,课堂进入理性的语法知识归纳阶段。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复习课中,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引导其积极思考,回顾、梳理、总结学过的知识,并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观点,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笔者让学生自行归纳、总结一般过去时态的意义和注意点。在复习动词过去式时,笔者引入了树状思维导图,把规则动词过去式和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关系直观地呈现出来,使学生更好地整合所学知识,便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其复习、巩固知识的效率。
二、阅读绘本故事
(一)教学过程
师:(呈现绘本故事The Barbecue封面)Who had thebarbecue?Did the barbecuegowell?
(学生带着问题边听边看绘本,寻找答案)
师:Listen,fill and learn:Did the barbecue gowell?Whathappened?
(教师引导学生听读绘本第1~3页,填入所缺单词,教学put up some lights,made a barbecue,took the food outside,lit the fire)
师:The barbecuewentwell.(板贴“笑脸”图片)
(教师播放录音,引导学生阅读绘本第4~6页,填入所缺单词,教学wentout,began to rain,fed up)
师:There wa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barbecue.(板贴“无奈脸”图片)
(教师继续播放录音,引导学生阅读绘本第7~8页,填入所缺单词,随机教学burned,yuk)
师:The barbecuewas too bad.(板贴“哭脸”图片)
Let’s read and retell.What do you think of their barbecue?Whatdid they do at last?
(学生猜测)
师:(播放最后一幅图的录音)Why were the children happy again?
(学生猜测)
师:(呈现最后一幅图片)They had hamburgers in the snack bar.Thisstory hasahappy ending.
(二)教学分析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语法项目的意义和用法,要在实际运用中体会语法项目的表意功能。”因此,笔者挑选了《典范英语》中的一个小故事The Barbecue作为补充。在学生阅读之前,笔者让学生围绕故事标题就自己想了解的方面进行提问,以突破学生用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提问的难点,同时培养其思维能力。接下来,笔者以“Did the barbecue gowell?”为情节发展主线,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绘本,带领学生边听边读,边感受人物心情的变化。其间,笔者随机教学新的单词,再次强调动词过去式。在学生细读文本后,笔者又让学生进行朗读和简单的复述,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最后,笔者的问题“Why were the children happy again?”,更是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意外而惊喜的结局为故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绘本故事有趣的情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使其更好地掌握故事中包含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这既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又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英语知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英语复习课的效率。
三、漫画故事配文
(一)教学过程
1.教师呈现Fatherand Son一书,简单介绍comic book。
2.Enjoy the story.
3.Try to tell the story.①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第1页,引导学生用一般过去时态简述图中的故事;②学生小组合作,选择1~2幅图,讲一讲图中的故事;③学生给故事取名,教师最后介绍作者所写的故事名。
4.Try towrite the story.教师引导学生给漫画故事配上合适的文字。
5.学生在小组内分享故事,互相纠错。
(二)教学分析
语言运用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也是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最关键的一步。在课堂上,笔者设计了写作练习来作为学生学习成果的反馈。为让学生有话可写,笔者借助另一种故事形式——漫画故事,来指导学生的写作。Fatherand Son画面简洁明快,故事轻松幽默又不失温情。六幅没有文字的图画,为学生提供写作的基本素材,又留下许多“空白”,让学生有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为了达到更好的写作效果,笔者先组织学生开展讲故事的活动。讲故事之前,笔者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捕捉画面表达的信息,让学生通过想象揣摩故事人物的内心世界,对故事内容进行扩充。学生经过在教师引导下说、在小组里练说、在全班交流三个环节后,自然会给漫画故事配上文字。笔者设置了不同难度的写作任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用英语讲故事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小组分享故事这一环节,给学生提供了互相学习、互相评价的平台,使学生在互相欣赏、纠错的过程中进一步内化英语知识。
总而言之,英语故事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英语思维,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英语知识,从而全面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小学英语语法复习课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语法复习课的教学效率,帮助学生获得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