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畜牧业生产方式调整和生态环境治理对策
2021-12-01赵辉宏
赵辉宏
(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畜牧兽医总站 651500)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直以来都是政府关注的问题,但由于生态环境会受到气候条件、人为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近年来出现了大面积的草地退化、土地沙化等情况,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生态环境变恶劣的原因
1.1 草地畜牧业生产不够合理
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被关注更多的是经济效益,但在可持续发展计划中,经济效益并没有被放在关键位置,因此,在进行草地开发利用时一定要从长远角度来看待问题,一定不能仅着眼于眼前利益。另外,草地超载过牧,使其生产能力受到季节影响,一般夏季生产的饲料可以很好地满足畜牧业的要求,而冬季会出现草料储备不足情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不符合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如果畜牧业的发展建立在破坏生态环境基础上,那么即便出现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经济效益提升的情况,生态环境仍然会遭到破坏、草地生态环境也会变得越来越恶劣,久而久之畜牧业的发展自然也会受到制约,不符合我国科学发展观理念的要求,也不利于我国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
1.2 系统投入与产出不均衡
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角度看,均衡的系统投入和产出是保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任何生态系统都有非限制性资源元素与限制性资源元素,这里所指的非限制性资源元素主要是碳、氢、氧等物质;限制性资源元素主要指的是硫、铁、锌、氮等物质。但从实际研究情况看,草地生态系统只是对草地的索取,并没有给草地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这样会导致营养元素损失量大大增加,再加上每年生态系统本身会流失大量的营养物质,长此以往,草地生态系统土地基质中营养物质会大量缺失,土壤肥力也会下降。从某一方面来看,天然草地的畜牧业生产其实就是一个只出不进的耗散系统,这种循环模式必然会导致系统内稳定能力大大下降[2]。由此可见,草地生态系统中物流出入失衡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从我国畜牧业生产方式的演变情况看,目前我国很多区域的生态系统存在超载过牧的情况,虽然这种情况不一定是草畜引起的,但草地退化一定是由于草畜不平衡造成的,季节性的草畜矛盾和区域性的超载过牧也是导致是草地退化的关键因素。另外,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温度、降水量的改变也会影响草地植被,如果草地退化非常严重会导致气候发生剧烈变化,并且气候变化的过程是不可逆的过程,一旦被改变就很难恢复。
2 生态系统恢复策略
2.1 积极采取措施转变生产方式
在草地畜牧业逐渐发展过程中,生产方式必然会对草原生态系统产生一定影响。因此,为保证生态平衡,促进畜牧业发展,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来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增强草地畜牧能力。在草地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应积极调整畜牧业生产方式,采取全年圈养禁牧、划区轮牧或季节性休牧轮牧的方式来进行牲畜养殖。如果过度依赖天然草地的散养放牧,会对生态环境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且不利于草地畜牧业的发展。积极推行春季禁止放牧政策,减轻缺草临界期,有效缓解草原放牧压力。春季家畜会到处奔跑,对草地造成破坏,家禽也会因本身能量摄入不足而导致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应采取预防为主、修复和重建为辅的方式来进行草地保护与修复,并且在养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相关的环境保护工作[3]。具体来说,在治理生态环境时也应在问题出现前做好一系列工作,在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草地畜牧业实际情况调整畜牧群数量和结构,合理规划和利用天然草地,做到以草定畜,草畜平衡。
2.2 积极解决草地合理规划和利用
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逐步建立集约化经营的畜牧业生产体系,实现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现有草地资源的保护、恢复和重建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持,按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政策进行全面规划,综合开发,以发展畜牧业为主,尽可能地配合农、林、草、牧、副、渔等全面开发,因地制宜,合理搭配,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生态草地畜牧业,以实现畜牧技术和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统一协调发展的畜牧业产业体系。根据土壤、气候资源和草地生产潜力来制定合理的草地利用方案,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兼顾生产和生活。充分考虑农牧业生产活动对系统的影响和作用,在生产和生活期间不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4]。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草地发展存在的问题,不断对草地畜牧业生产方式进行调整,让草地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循环发展。
2.3 切实做好环境治理工作
当前我国草地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是环境问题,另一方面是技术问题,如果想要让草地畜牧业可以实现循环发展,必须要结合草地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来采取有效措施,合理转变草地植被,在保证草地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保证畜牧业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让草地处在依靠自身调节能力可以维持平衡的状态中[5]。另外,相关部门也应结合草地所处位置,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来确保草地可以在禁牧时期依靠自身的调节能力来修复草地生态系统,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确保草地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加全面地对生态系统进行保护,给畜禽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3 结束语
在生态环境越来越严峻的形势下,各地应针对草地畜牧业生产发展现状,采取草地保护与修复,改良天然草地和新建人工草地等有效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这对发展草地畜牧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在发展过程中,通过转变草地畜牧业生产方式实施圈养禁牧、以草定畜,平衡发展,对草业资源进行全面规划,综合整治,采取辨证施治、标本兼治的方法,从有潜力和比较容易解决的环节入手,从根本上解决草畜矛盾和草地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这样一来才可以有效降低土地风化的概率,增加土地的植被面积,减少水土流失,维持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让草地畜牧业可以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