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本化理念对高职教育中的医学生理学管理的应用分析

2021-12-01李秀红

智慧健康 2021年8期
关键词:人本化生理学理念

李秀红

(山西省临汾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0 引言

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加强了我国对技术性人才培养的重视,通过加大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来使技术性人才的数量增大[1]。将人本化理念应用于高职教育的管理之中,把学生作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进行全面培养,以此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1 高职教育管理的现状

1.1 学生主体地位转化受限

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初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不当,导致自身的基础知识匮乏、文化水平有限,而且学医的难度本身偏大,一些学生就容易存在厌学、不学等负面心理。在学校进行具体的教育管理施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不能正确了解自己所学的医学专业特点,从而在对未来职业目标进行规划时出现不知道该从事何种专业。这种情况使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的转化不能很快完成,受到严重限制,对高职教育管理的工作开展也存有一定的制约性[2]。

1.2 高职院校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

社会的经济发展过快,人才市场的需求也逐渐增大,尤其在医学方面,对于拥有专业的医学、生理学知识和技术的人才要求也更高,然而高职院校施行的教育管理模式由于过分强调班级的常规化管理,缺少对学生医学技能的培养和相关知识的发展,使得人才的输送与社会需求严重不相符。而且,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经常出现生活上自理能力不够、没有纪律性、卫生习惯不好等现象,使得高职院校的传统管理模式出现很大弊端。一些单一的模式化管理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也有所限制[3]。

1.3 教育的管理模式僵硬化

如今许多高职院校采用的管理方式有两种:封闭化管理模式和开放性管理模式。进行封闭化管理模式的高职院校采用了初高中的封闭管理规则,开放式管理模式则是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这就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自主性和控制能力。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中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效果,反而使一些学校在进行管理时出现紊乱现象。由于高职院校又不同于初高中学校,所以在进行这两种模式化管理时,对学生的行为准则要求不严格,导致学生出现集体意识的缺乏,使高职院校在施行教育管理时受到巨大障碍[4]。

1.4 对医学生理学的重视度不够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认为本科及以上的学校医学专业才对未来职业有所帮助,尤其是生理学,无法对患者进行疾病诊治,不属于临床课程,加上生理学有些学习机制比较抽象,大多数学生在课上存在厌学、不听讲或逃课的情况,导致自身的生理学知识严重缺乏,影响对未来职业的期待,丧失职业信心。

2 人本化理念的含义

人本化理念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着重强调了在进行管理时人的重要性。高职教育中加入人本化理念进行管理,不仅将人富有的主动性、创造性思维与之结合起来,还能最大程度地挖掘出人的潜力和隐藏价值,让学生主动积极地配合教育教学,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教学质量的提升。人本化理念的主要内涵有以下3 个方面。

2.1 学生作为主体

高职院校使用人本化理念最主要的便是放弃传统的控制性管理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根据学生自身的医学知识储备、兴趣、能力等情况进行教育管理,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教育方案的实施,这样才能将学生自身的潜能发挥出最大优势,使学生可以成为医疗界的人才。

2.2 教育模式的改变

人本化理念主要是以人为主体性实施管理,高职院校在教育管理方面需要做出改变,将学生作为服务的主要对象,把处于管控地位的想法进行转变,将自己作为服务者,让学生成为教育中的主体,对学生实施符合的教育模式。

2.3 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教育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其自身的成长有很大作用。不管是哪种教育模式理念,都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学生的个性为培养基础,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加强培养,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成为全面性人才[5-8]。

3 对高职院校施行人本化理念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3.1 对学生施行教育人本理念管理的必要性

传统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采用控制性管理模式,即把学生当做金字塔底端的存在,教师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管理,对学生做出要求,如学习要认真刻苦、不能犯错误、听老师的话等,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自身的潜能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养成,使学生全部成长为死板型、不懂变通的人,与社会人才市场需求的人才完全不相符,阻碍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这种传统模式的管理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对创造力的培养,我国医学界目前急需创新性人才的加入,尤其是关于生理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实施人本化理念,能加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学生生理学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对高职院校的医学教育实施人本理念管理尤为重要。

3.2 对老师施行教育人本理念管理的必要性

传统高职院校经常在教育管理时,对老师的要求也同学生一致,只要求教师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学生取得优秀的专业成绩、高分即可。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只将考试作为学生考察的标准,忽略对学生进行医学实践,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发展,创新型人才极度缺乏,且这种传统的教育管理还严重阻碍了教师的积极性,使高职教育管理工作出现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中加入人本化理念,不仅使学生受到全面培养,还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释放他们的心理压力,从而达到促进教育效果的目的[9-12]。

3.3 加强生理学重视的必要性

在医学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中,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基础课,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为学生在后续课程中的学习如病理、药理学以及临床各科的学习有起承转合的作用,要提高生理学这一医学教育教学主干课程的教学质量,需要从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将医学、生理学的专业特点充分体现出来,并且重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更好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医学高职院校的专业培养目标提供良好的服务。

4 对高职教育管理实施人本化理念的基本方式

高职院校实施管理需从2 个方面入手:教师与学生。所以,实施的管理方式都需要以人为主,将人作为主导地位,从中激发人的积极性,将人的潜能进行开发。

4.1 对高职院校的教师施行人本化管理

①明确教师的教育任务:教学是高职院校的教育开展的基本内容,在教师进行医学知识讲授之前,对学生的优缺点要进行了解,分析学生所欠缺的技能与知识,对学生展开针对式的教学方法。如果学生的医学理论知识弱于实践能力,老师需引导学生将二者进行结合,使学生的医学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都能得到提升。关于学生的性格方面,教师要注重德育的发展,学生进行医学实践时需要进行适当鼓励,加强学生选择学医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医学职业道德,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增强。

②制度管理的完善:根据老师的教学方案,高职院校应将老师的教学任务进行明确,并制定目标计划,这样可以有效增强老师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另外,一定程度的奖惩机制也能促使教师之间产生竞争意识,加大教师的主动性。高职院校在对教师施行人本化理念管理的时候,还需注意保障教师的生活体系,将教师的生活问题进行及时解决,消除教师的后顾之忧,让教师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

③重视教师的学习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是教授学生生理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重要人物。因此,教师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理念,拥有丰厚的生理学知识,对学生的仪器操作技能、临床指导进行培训,才能使学生做到全方面发展。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多鼓励教师继续进行深入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对教师工作胜任,且提高教育质量。

④注重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加入人本化理念,教师在教育管理中的地位由管理者转变成服务者和参与者,且教师自身的医学专业水平和学生拥有的技能知识挂钩。高职院校能否为社会提供专业的人才和学生未来的发展如何很大程度上与教师有关,所以教师是否拥有科研能力也尤为重要。完整的科研体系能使教师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专业水平也有所保障,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完整的科研体系来加强教师的科研能力[13-14]。

4.2 对高职院校的教师施行人本化管理

①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因为成绩不好、基础知识不过关,所以选择进入高职学校学习相关的医学知识技能,使未来工作有所保障。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的教学模式大多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缺少对理论知识的重视。医学知识的学习本身难度偏大,而且与其他高校学生比较,高职学校的学生素质教育偏差,面对一些医学现象具有畏惧感,心理承受能力较低,责任意识偏弱。因此,高职教师还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只有将这些方面全部结合,才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教育教学来讲,学生一定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尊重学生,把学生作为自己的教育服务对象,与学生交流时,采用平等的态度,这样不仅可以改善师生间的关系,还能加大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在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中,教师与学生不能只存在知识的传播与接收者的关系,更应该作为特定文化的交流者。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当使师生同时受益,二者达到共同进步。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教师也应当进行了解和帮助,让学生在生活上得到保障,这样才能使学生全面投入学习中,不受外界因素打扰。

③听从学生的意愿: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将学生作为主体外,还需要注重学生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多进行发言。在教学时,通过学生自己的想法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培养和指引,建立学生的创造思维;在生活上,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问题,需要让学生明白拥有专业的医学知识与技能对未来职业的重要性,对学生学医的兴趣进行激发,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教师对学生进行医学兴趣激发时,不能擅自做主决定学生未来的学医定位[15]。

④注重学生的德育发展:素质教育的提倡注重学生的德育发展。社会的生存法则是以道德为基础的。高职院校更应该提倡道德教育,使学生拥有坚定的医学精神,这样在社会中才能坚守道德和理想,才能避免“医生接受贿赂治疗患者”等类似新闻的出现。高职教师进行德育教学时,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做到全方位兼顾,从细节方面提高学生的德育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16]。

5 结语

在教育中人本化理念的加入,则是将教育进行进一步的加深。如今,高职院校在教育管理中还存有一定问题,加入人本化理念后,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教育质量,为社会人才提供了保障,因此,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加入人本化理念十分必要。

猜你喜欢

人本化生理学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质疑与思考: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十个问题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人本化”视角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探讨
以“人本化”管理模式促学校高效运行
面向人本化的高校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