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泉县桑蚕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途径探索

2021-12-01孙雯婷赵瑞艳马小芹

乡村科技 2021年24期
关键词:桑蚕蚕桑文化遗产

孙雯婷 赵瑞艳 马小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咸阳 712100)

我国作为创新型农业大国,在其历史沉积与文化传承的不断演变下,探索创新型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至关重要,创新型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对于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意义与影响,农业文化遗产体系就是独特的自然生态和传统文化风貌的创造性农业生产体系。在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和现代高新技术信息化应用的实践过程中,我国乡村经济快速增长,乡村的农业文化遗产随时都存在着被更迭、被毁、被丢失的危险。本文结合“陕西石泉桑蚕养殖系统”这一陕西省内特色农业文化遗产,根据实地调研及产业分析,石泉县桑蚕产业的形势需探索出新的发展途径,依托于景观规划设计,结合多类综合产业,打造出一条适合于陕西安康石泉县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道路。

1 遗产地概况

1.1 区域

石泉县位于陕西省安康市,北与秦岭相连,南与巴山贯通,中间有汉江穿行而过,是“两山夹一川”的典型陕南的自然风貌,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是“鎏金铜蚕”的出土地,是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更是享誉国际的“金蚕之乡”。桑蚕产业是石泉县经济的主要产业[1]。石泉县曾经是西北地区重要的蚕桑种植和生产基地,拥有“中国桑蚕之乡”的称号,现有桑园4 667hm2,其中石泉县重点产业镇达6个。其中以桑蚕养殖体系作为我们中国重要的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蚕桑特色品种和畜牧业已经成为该县农村和社会经济的第一个支柱性特色产业,在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广大农民群众增收、脱贫攻坚等各项工作中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引领性作用。

1.2 气候

石泉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该地四季分明,春季、冬季降雨量较少,气候比较温和,夏季气温偏高,秋季降雨量多且湿润。石泉县四季的季相特征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温可达14.5℃,气温年较差高达25℃,平均气温日较差10℃,年平均相对湿度约73%,雨量充沛。

2 遗产价值分析

石泉县养蚕历史悠久,早在西周时期便已开始盛行,石泉县的桑蚕行业距今已有3 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石泉县桑蚕业的发展通过不断的积累实践、不断吸收外部优良的种植模式,当地村民们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一套种植养殖的桑蚕体系,进而成为充分体现石泉县深厚传统桑蚕历史文化和独具特色的传统农耕农业文化。石泉县桑蚕的文化收藏价值高,在国家实行保护我国独具特色现耕农业历史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的基本法律原则下,构建以“农业+文化创意服务”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性发展的可行之路。目前石泉县文化旅游的市场更多地倾向于开发一些具有参与性、体验感、休闲性、主题感较强的文旅产品,可依托石泉县农村现有的产业资源优势,开发一些以养殖蚕桑文化旅游为经营主体的特色生态旅游项目,以旅促桑,二者相辅相成,既能够推动石泉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经济效益的提升,还能够丰富石泉农村生态旅游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做到农业遗产的保护性研究开发,实现互利共赢[2]。养殖蚕桑文化旅游在社会精神、历史文化、景观艺术等方面都具有深厚的文化传承意义。

2.1 桑蚕文化

石泉县桑蚕文化历史悠久,陕西石泉县前池河流域出土的国内首次发现的西汉鎏金铜蚕,反映了历史上陕南桑蚕业的状况。

2.2 农业文化、农耕民俗

近年来,石泉县作为西部第一个农业蚕桑深加工业的经济发展规模大县,被誉为“丝路之源、金蚕之乡”。根据相关历史文献资料的准确记载和对古代文物的深入考证,石泉县地区建立兴桑场的养蚕历史悠久,早在我国西汉时期,石泉县地区便从事蚕桑纺织、丝绸产品的生产。目前,石泉县已迅速发展为现代工业园区和蚕桑丝绸产品外贸企业的重要出口加工基地,逐步成为闻名的“蚕桑之乡”[3]。历史上,石泉县境内的子午丝绸古道与中国西域丝绸之路被认为是通过互利关系交织和相互连接而形成的,通过这条连接秦岭南北区域的子午古道,将石泉县及附近汉江上游流域的各种蚕丝等珍贵物品源源不断地从陕西秦岭运至古都长安,再经丝绸之路,直至西欧。

发展桑蚕产业不仅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对环境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研究调查发现,桑类植株吸收一氧化碳达499 117 kg/hm2、相对应释放含氧气368 814 kg/hm2,其对节约树种资源、维持生态多样性、提升空气质量以及平衡生态持续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除此以外,桑树为深根植物,因其根系发达而具有很强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它对土壤表现出了很强的适应性,在保护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修复土壤、净化环境和空气等各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它还耐旱、耐水湿、耐寒,对重金属表现出较强的耐受力,是一种理想的生态治理树种。

农业文化遗产的本质是发展为人类生存活动下的生产系统,它所带动的农产业发展是维持人类生产生活的供应链条,具有为人所需的最基本功能。本文所论述的蚕桑文化产业不仅具有医、食之效,且副产业蚕沙、蚕蛹和蚕丝也对人类生活有较大的益处。随着当代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代群体追求各类创新产品的欲望更加强烈,对蚕桑文化资源的设计也有新的要求。在“传统农业产品+特色文化旅游”相结合模式下,石泉县以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文旅服务为主要内容,以企业与当地多方合作的方式,充分开发利用石泉县的特色文化、蚕桑农业资源,设计建设特色桑蚕文化展览馆等建筑,打造Silkworm特色品牌,设计品牌标识和相关文创产品及IP形象,不断在各大平台进行宣传,在提升遗产地知名度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

3 遗产地现状及问题

长期以来,石泉县谭家湾村虽有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及历史文明产物,但提升当地特色产业质量水平力度较小,导致产品包装落后,识别度较低,产品对外营销不理想;石泉县的特色桑蚕养殖未进行过系统的开发保护,虽具有巨大产业潜力,但实际开发力度较小;当地现有的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和产业基础设施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4]。就目前而言,发展现代农业,对农业的转型化升级要求愈加强烈,农业文化遗产作为当代的农业瑰宝,国家及政府对其保护性发展高度关注。同时,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越快,农业文化遗产就越稀缺,这正是旅游资源吸引力形成的特质,因此将农业文化遗产转化成“旅游产品”,即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通过旅游产业的嫁接来提高附加值,便成为提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即通过“落后的生产方式+先进的商业模式”的农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解决传统农业生存发展和保护的问题。

4 石泉桑蚕保护性开发研究

依托石泉县浓厚的农业文化遗产优势,将优化居民生存环境,完善空间规划和布局,更新社区风貌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让各类文化渗透进人们日常生活,将对农业文化遗产的质朴情感深深扎根于居民内心,让村民充分感受其深厚的文化价值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自愿自发地成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播者和精神的传承者,向外界充分展示该地域的文化特性[5]。

石泉县应将桑蚕文化植入产业核心,发掘和组织多种功能的生态旅游活动,扩大产业宣传,开辟出一条桑蚕旅游精品产业线路,以蚕桑特色文化为载体,开办桑蚕生态活动乐园、观光博览路径、历史展示馆等特色体验活动,吸引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群体,增加各类文创设计产品,确保营销利润稳步上增,同时亦可作为学习农业文化教育基地,采用网络信息技术传播,增加曝光率,提升知名度,让游客体验更加完整的农业遗产文化和更加浓厚的乡村生活氛围。

当地应着力提升石泉县谭家湾村景观风貌,构建集休闲农业景观、历史文化、商业开发的综合特色生态场景,建设一个以农业文化为灵魂、以产业为核心、以自然环境为基础支撑、以遗产价值转化为途径、以乡村振兴为目标的生态农业综合体,实现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6]。

4.1 桑蚕养殖系统的保护性开发

结合桑蚕养殖系统的规划设计,发展综合类产业,例如:桑椹汁、桑椹酒、桑叶茶、桑叶菜等,并对其形象进行包装设计,打造属于该地产业的独有品牌,增强桑蚕养殖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

4.2 农业文化遗产主题文化塑造

石泉县桑蚕文化产业发展极具特色。综合农业文化、区域特色、乡土民俗、历史情怀等多方面因素,以桑蚕历史文化为核心,对其凝练与升华,设计具有文化特色和艺术美感的图像符号应用于文创产品,将文化的核心价值渗透到产品品牌的设计及推广中,打造极具特色的桑蚕主题文化产品[7]。

4.3 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空间营造

石泉县应在原有独立的桑蚕养殖生产中融入日常休闲活动[8]。将优化居民生存环境,完善空间规划合理布局,更新社区风貌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各类文化渗透进人们日常生活,让村民自愿自发地成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播者和精神的传承者,向外界充分展示该地域的文化特性[9]。

5 结语

石泉县桑蚕产业基底深厚,除其桑蚕文化遗产外,还有众多的古建筑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构建农业文化遗产同乡村文化产业耦合协调发展体系,通过对石泉县桑蚕养殖系统各方面的深度挖掘来推进石泉县桑蚕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在提升遗产地知名度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在“传统农业+文化创意设计”相结合的创新模式下,以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为带动石泉县桑蚕经济发展、文化提升与优秀农业产业传承提供现实条件。

猜你喜欢

桑蚕蚕桑文化遗产
百色市当前桑蚕养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乐至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山西晋城阳城次营镇:蚕桑宴打造绿色生态品牌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关于科学桑蚕养殖技术带来的思考
蚕桑小镇规划设计作品
简析新时期机械化蚕桑养殖技术的应用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浅析桑蚕生产产业的生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