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儿童本位视角的古诗文教学策略

2021-12-01施建国江苏启东市万安小学

教书育人 2021年19期
关键词:古诗文儿童活动

施建国 (江苏启东市万安小学)

杜威认为,在教育中要基于儿童的生活和兴趣,以之为起点展开教学,促使其面向未来和社会得以发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部分教师常常只是关注学生是否能背诵理解古诗文作品,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真正想了解的是什么。教师若要提升古诗文教学的效果,就要基于杜威的儿童本位视角展开教学,选择适合儿童身心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策略,进而提升古诗文教学的效果。

一、整合信息资源,吟咏诵读

基于儿童本位展开教学,教师就要重视儿童信息输入和处理的能力,避免单纯地引导学生展开古诗文背诵活动,而要选择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促使其展开吟咏诵读活动。由于小学生大多对音乐、图像、视频等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整合各种和古诗文有关的信息,设置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展开配乐吟诵活动,进而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诗人杜甫的作品,教师可以在课件中展示一些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具体化地了解当时的历史状况,并配上悲惨的音乐展现安史之乱时期民众的悲惨生活,用欢快的音乐体现作者得知喜讯后的喜悦心情。整合了这些信息之后,学生就能更好地进入到特定的情境中,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激动之情。教师再引导学生展开古诗文吟诵的活动,尝试展开配乐诵读的活动。

在整合信息资源设置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考虑到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加入一些图像、视频资料,引起其想象;另一方面要选择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古代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他们就会在第一时间主动去探索感知,提升诵读效果。

二、沟通课堂内外,比较认知

基于儿童本位展开教学,教师就要认识到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能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收到融通课堂内外的效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外展开读书沙龙的活动,寻找同主题的古诗文作品,展开比较阅读。这样学生就能自主展开阅读,并提升逻辑思考的能力,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四时田园杂兴》是一系列作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沟通课堂内外,尝试在课外搜索相同系列的作品,展开对比分析,看看此类作品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在对比分析中很快找到了这些作品的共同点,发现它们都展现了田园生活,体现了悠闲的生活状态。教师给学生介绍这一类作品属于田园诗,并引导他们搜索一下,看看是否还有其他田园诗作品,看看哪些作者比较擅长写田园诗。有学生发现王维十分擅长创作田园类的作品,他们认为这类作品不仅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安逸状态,而且还表现了作者希望隐居田园的心理。在这样一番自主阅读中,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出田园诗的风格特点,提升了自己的认知。若有条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比田园诗和边塞诗等其他类型的诗歌,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在融通课堂内外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面得到了拓展,同时他们也学会了举一反三,能用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解决更多的阅读问题。从而有助于帮助学生积累阅读经验,更有开拓视野的作用。

三、拓展插图资源,营造意境

张舜民提出:“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古诗文作品常常体现出借景抒情的特点,看似作者只是在描摹某事物,但是实际上却是在抒发自己的胸臆,表达内心的感受。教师要基于儿童视角出发,认识到小学生对色彩鲜艳的图片有天然的兴趣,在教学中尝试展示一些符合古诗文意境的图片,促使学生进入到特定的意境中,展开深入赏析。

《十五夜望月》是一首优美而带着淡淡哀伤的作品。教师在教授时给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哪一幅图片最能展现作品的情境。有学生提出:“有的图片虽然展现的也是夜晚的场景,但是却给人热闹、欢乐的感觉,这和诗歌的意境不符合。我认为应该选择那些给人优雅、凄凉感觉的图片。”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并开展自主诵读活动。在诵读后教师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诵读感受,说说自己是否能理解作者此时的内心状态。有学生提出:“我认为作者此时心中怀着淡淡的哀伤,他在月圆之夜思念着远方的亲人,展现出了望月怀人的心情。”学生在图片的辅助下更好地体会了作者的内心情感。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诗配画的活动,自主画出诗歌中的场景。

对于儿童来说,图画是通往逻辑认知的阶梯。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展开想象,进入到古诗文的意境中,然后进行表述,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获得了怎样的审美感受,进而提升他们的赏析效果。

四、创编个性故事,点燃想象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够发达,接受知识的方式主要是基于具体直观形象的,所以教师要基于儿童视角,将对古诗文的解析转化为有趣的故事,进而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尝试自主编创小故事,让他们的想象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在学习《石灰吟》一文时,学生体会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也认识到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歌,作者歌颂石灰,实际上是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故事编写的活动,引导他们开展课外搜索活动,查阅有哪些和作者有关的小故事,然后选择一些能体现作者人生态度的小故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促使他们体会到作者大无畏的精神,感受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学生讲述了小故事,诉说了于谦拥立明景帝,击退瓦剌的侵扰,但是最后却由于明英宗的误会,最终被害。学生认为这个故事体现了于谦一切为国家考虑,不顾个人安危的高尚品德。在互动交流中,学生对作者的情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利用故事编创法,学生能进入到古诗文的意境中,同时他们的创作激情和表演欲望都同时得到了提升。教师要鼓励他们积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古诗词的看法,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围绕个性化故事展开小品表演活动,促使他们提升合作探究的意识。

五、坚持文以载道,塑造品格

在基于儿童视角展开古诗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忘记古诗文的特点。立德树人是部编版语文教材编写的重要理念之一,而文以载道也是古诗文创造的特点之一,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古诗文了解古人的思想,并提炼出优秀的民族精神,思考对自己有什么启迪,起到塑造人格品性的效果。

《学弈》是一个文言文小故事,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展开思考,说说能从中总结出什么经验。由于并非每一个学生都学习下棋,所以教师设定了一个更宽泛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思考,说说自己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最专心,若要提升学习成绩,应该怎么做,思考如何能提高注意力。有学生提出:“我总是一边做作业一边听音乐,现在我知道这样其实会影响我思考,让我不够专心,我以后要专心做作业。”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学生体会到了《学弈》中的思想,并认识到自己该以何种态度面对学习,他们的思想情操也得以提高。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以小作文的形式写出自己的感悟,开展读写结合的活动。

教师要注意基于儿童视角展开教学,避免将自己的判断强行灌输给学生,而是要了解在小学阶段,学生更容易接受哪些思想的熏陶,然后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这样才能让学生得到启迪,对古诗文中蕴藏的精神力量有所感悟。

古诗文作品语言简练优美,修辞活泼多变,富有音韵节奏感,同时也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展现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精彩的古诗文,教师要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展开教学,基于儿童视角思考学生真正想了解的是什么,需要提高的是什么,进而优化教学策略,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猜你喜欢

古诗文儿童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