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信息化教学

2021-12-01程国卿甘肃武威第六中学

教书育人 2021年19期
关键词:向心力教师应高中物理

程国卿 (甘肃武威第六中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物理教师应高度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保证教学效率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结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物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特点,导致部分学生存在难以理解物理知识点的问题,甚至对物理课程产生抵触心理,这就需要物理教师积极采取有效对策灵活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实施高中物理信息化教学的意义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应及时转变教育理念,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下单调刻板的教学常规,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化资源开展物理教学,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物理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与此同时,信息化教学已成为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结果。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和认知能力,实施信息化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能遵循新课改要求发展客观规律,还能推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趋于趣味化,以更直观立体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基于学生兴趣喜好和性格特征,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强烈的自主探究欲望,将核心素养贯彻落实到高中物理信息化教学中。此外,信息化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思维习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立足于多种角度强化学生对高中物理课程的认知,为学生带来更丰富的物理课堂感官体验,加强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二、高中物理信息化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具体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部分物理教师片面性地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造成学生被动接受物理理论知识,不但未能突出强调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学生失去物理学习的自信心和能动性,无法高效保障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水平。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应不断创新与优化信息化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物理语言和基础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具体情境,促使学生将物理基础知识进行吸收内化。同时,利用具象情境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想象空间,为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在讲解“曲线运动”一课时,首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为学生展示物体做曲线运动时的方向,通过创设具体的物体运动轨迹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曲线运动的含义,引申出曲线运动的概念以及切线的定义。其次,物理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为学生模拟教材中钢球运动轨迹和飞镖显示曲线运动方向的实验场景,利用具体实物运动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曲线运动的含义,将枯燥乏味的物理知识以直观立体的方式呈现出来,有效降低学生对复杂知识的理解难度。

(二)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加强学生互动交流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充分彰显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的主体性。首先,物理教师应对学生个体差异性和实际学习能力有确切认知,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将学生划分为若干物理学习小组,结合教学内容分别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布置相应难度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具体任务,促使每位小组成员都能积极参与物理课堂教学。其次,物理教师可以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模式,为学生搭建互动交流平台,高度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求,促使学生利用先进的交流平台互相分享物理学习技巧和思维模式。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向心力”一课时,首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小球运动的实验,带领学生认真观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的速度变化,引导学生感受小球做圆周运动时力的方向与变化,从而引申出向心力的含义。其次,物理教师还应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演示向心力模拟实验,带领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感受向心力的速度与方向变化,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向心力大小的表达式。采用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三)实施分层教学,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求

在开展高中物理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应基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结合学生实际需求调整与改进教学计划,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有效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可以按照学习能力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安排具体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分层教学法的实用性价值。

例如,在开展“万有引力定律”一课教学时,可以在备课过程中为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制作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微课视频,帮助学生明确预习内容的方向和定位,促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区分课程重难点内容。在实践过程中,物理教师可以针对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安排相对简单的微视频,要求学生对向心力的定义有正确认知,同时,熟练掌握向心力的基本表达式。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物理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为学生讲解向心力表达式的推导思路,引导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自主完成向心力相关的推导公式,为万有引力定律的正式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四)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物理思维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首先,物理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尽可能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物理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大量的物理实践机会,促使学生从实践活动中深入感知物理理论知识的实质内涵,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课堂教学体验。其次,物理教师还应定期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从生活角度正确看待物理问题的能力,利用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望,带领学生深入发掘物理实践活动的客观发展规律,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最后,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物理教师还可以引进信息化技术手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物理思维。

例如,在进行“重力势能”一课教学时,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为学生模拟物体沿曲线下滑时重力做功的实验场景,以更直观的方式加强学生对重力做功、重力势能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同时举出生活中重力做功的具体实例,既有助于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层面,构建更完善的物理知识体系,还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想象空间,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和思维模式。

(五)拓展物理教学内容,强化学生核心素养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拓展课外资料,将微视频、课后实验活动、相关下载链接等上传至指定教育平台,组织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下载相关资源,不仅有利于学生灵活安排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还能促使学生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反复观看微视频,最大限度地提高物理教师的教学效率,为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点提供便利性。此外,物理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搭建互动交流平台,鼓励学生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大胆提问,帮助学生完成查缺补漏的过程,有效加强学生间的互动交流。

例如,物理教师围绕着“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课展开教学时,可以在正式课程开始前为学生提供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相关的微视频,促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按照自身理解明确动能与势能的变化规律,从而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正式引出提供可靠参考依据。在正式课程教学完后,物理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为学生布置机械能守恒定律相关试题,既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还能促使物理教师实时检测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真正将教学工作进行贯彻落实。

核心素养背景下,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高中物理教学具有积极意义,物理教师应将信息化技术与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有机结合,不断创新与完善新型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物理知识体系,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理论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猜你喜欢

向心力教师应高中物理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为谱写新篇章提供强大“向心力”——党的十九大以来陕西省精神文明建设综述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高中物理实验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向心力演示器
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