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植于地方红色资源的党史育生校本实践探索

2021-12-01沈澄江苏如东县马塘小学

教书育人 2021年19期
关键词:如东少先队员纪念馆

沈澄 (江苏如东县马塘小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学校开展党史教育,要让学生从小认识和了解中国共产党建党历史和发展历程,让他们理解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一、挖掘地方红色资源,开发校本教材

江苏如东是革命老区,早在1922 年,中国共产党人吴亚鲁就在这里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1930 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成立后,如东地区成为通(南通)如(如皋)泰(泰兴)游击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时期,如东地区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海上抗日武装苏中军区海防团;解放战争时期,数万如东儿女踊跃参军报国,数十万如东民工舍家支前。

如东地区目前现存的红色资源比较多,据不完全统计,仅物态红色印迹有三十多处,这些红色印迹跨度时间较长,从土地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其中土地革命时期有五处,抗战时期有十四处,解放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有八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七处,其他历史时期有两处。在如东民间还流传着许多革命先烈英勇斗争的故事,挖掘这些红色资源所蕴含的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进行整理加工,开发党史教育、如东革命史教育的校本教材。

(一)走进纪念场馆,收集资料,编写校本教材

如东地区现存的纪念场馆比较多,如如东县烈士陵园纪念馆、马塘革命烈士纪念馆、耙齿凌烈士陵园纪念馆、苏中四分区抗日反清乡斗争资料陈列馆,等等。这些纪念馆中陈列了先烈们生前使用过的武器、生活用品以及书籍等,墙上陈列了先烈们的生平、故事等展板。纪念馆一般都有专(兼)职讲解员进行讲解。对纪念馆的这些文字内容、图片资料以及讲解内容进行分类加工整理,可以形成很好的党史育生校本教材。

除了这些陈列展板、文物的纪念馆之外,如东地区还有许多纪念亭、纪念碑,如小洋口反击战烈士纪念碑、掘港战役光荣牺牲烈士纪念碑、九总革命烈士纪念亭、顾尊三烈士纪念亭等。在纪念亭、碑文上均有详细的说明文字,记载着烈士的生平事迹和牺牲过程或战役情况,这些真实、鲜活的文字内容就是党史育生的生动教材。

(二)查找现存史料,收集整理,编写校本教材

《如东县志》于1983 年在全国率先公开出版发行,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1985 年、2015 年《如东县志》先后又进行两次重修。除了县志外,许多乡镇还修编了镇志,如《马塘镇志》《洋口镇志》《栟茶镇志》等。如东这些县、镇志书中记载着丰富而翔实的如东革命斗争史料,是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爱家乡、爱人民教育的红色素材。

另外“如东史志网”“如东党史学习网”“如东新媒体平台”等线上平台,都有很多相关的如东人民革命斗争史料,对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资源进行加工、整理,开发制作成校本化的党史育生教材。

(三)寻找民间故事,采集整理,编写校本教材

在如东的大地上曾经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如东地区出现过许多革命英雄,曾被延安《解放日报》和《苏中报》以《人民领袖白桐本》为标题报道的革命先烈白桐本,就是一位智勇双全、英勇杀敌的英雄,他的英雄事迹如东人民耳熟能详,他的许多斗争故事在如东广为流传,如白桐本的经典故事《白铜盆与黄铜盆》《智勇炸碉堡》等,许多如东百姓都很熟悉。另外,在如东上发生过《血战耙齿凌》《火烧竹篱笆》等比较著名的战斗,有许多战斗故事曾经都出版发行过连环画。

通过收集这些民间故事以及如东史志办编印的如东革命史红色绘本,等等,进行分类整理,开发制作成为校本化的党史育生教材。

(四)走访革命前辈,采集资料,编写校本教材

如东地区有不少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英雄他们虽然都已是耄耋之年,但许多老人的身体状况还很好,他们是如东人民的宝贵财富。抗战英雄周其华家住在洋口镇闸西村,虽然九十多岁高龄,但他耳聪目明、思绪清晰。学校江海小记者们带着校刊《晨笛》和自己制作的手抄报,以及水果、点心等到他家中走访,聆听他讲述传奇的战斗故事,走进他的红色岁月。他还向小记者们展示了获得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章、纪念册和荣誉证书等。小记者们听了他讲述的战斗故事、参观了荣誉奖章后,有的用文字将故事记录下来,有的用画笔描绘出当时的战斗场景,还有的用相机拍下老英雄的照片和他们曾经获得的奖章、证书以及曾经用过的生活用品,等等。

近几年学校小记者们先后走访家乡十多位革命前辈,做了几十份采访记录、手绘图以及拍摄一批照片。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分类整理,开发制作成为校本化的党史育生教材。

二、充分利用校本教材,开展党史教育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充分利用学校自主开发的党史教育校本教材,开展导向鲜明、形式多样、内涵丰富、贴近学生实际的系列教育活动,将党史教育融入学校的德育工作实践中,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中队活动利用校本教材,开展党史教育

中队活动是少先队员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主阵地。学校少先队大队制定学期工作计划时,围绕党史育生主题,根据校本教材统筹安排全校各个中队的中队活动主题。如本学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分别安排:传奇英雄白桐本、火烧竹篱笆、爱民如子的特工队、血战耙齿凌、苏中军区海防团、陶勇司令员的故事、苏中四分区抗日反清乡斗争等等内容,各中队围绕这些内容开展中队主题队会,对少先队员进行党史教育、如东革命史教育。

(二)晨会课上利用校本教材,开展党史教育

每天的晨会课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的时间,时间虽短,但是效率却高。学校政教处统一安排,每周五的晨会课为党史教育专题时间。各班根据校本教材的内容,每次讲一篇革命故事,对学生进行党史教育。

教育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老师讲,也可以由学生讲,还可以听录音或者是看一段校本教材的短视频。不仅要求学生听、讲、看,还要让学生谈体会、说感想,提高党史教育的实效性。

(三)思政课中结合校本教材,开展党史教育

在小学阶段的思政课《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结合校本教材,以如东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为例,开展党史教育,使党史教育与《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内容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优秀品质。

在教学中需要对校本教材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内容穿插安排,使校本教材内容和学科课程内容相衔接,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体会到党史教育的校本教材与学科教材内容是紧密关联的。在教学形式上,可以利用校本教材的多媒体资源,插入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图片、视频等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党史教育的效果。

(四)雏鹰广播利用校本教材,开展党史教育

学校红领巾雏鹰广播台每周三早晨对全校广播,时间为半小时,由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广播。少先队辅导员充分利用好每周的半小时,根据校本教材内容,进行以“学党史,跟党走,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为主题的党史教育系列广播,安排“党史教育”专题广播、“红领巾党史学习教育”专栏,为全体少先队员搭建党史学习平台,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贯彻始终。

红领巾雏鹰广播台每天早晨学生到校和下午放学时段,播放“每周一歌”。少先队大队部将《歌唱二小放牛郎》《红星照我去战斗》等经典红色歌曲安排在“每周一歌”进行循环播放,同时还结合党史教育校本教材,在“每周一歌”中安排如东地方民歌、歌颂革命先烈的歌曲,让学生在聆听、跟唱红色歌曲中自觉接受生动的党史教育。

三、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赓续红色精神

学史力行。学习党史,重要的是落实在行动上。在开展党史教育活动中,学校结合如东本地实际,组织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如东革命的历史,真切感受到今天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赓续红色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小小讲解员,党史传播者

马塘革命烈士纪念馆始建于2005 年7 月,占地1万平方米,集纪念馆、纪念碑、英雄壁为一体,是江苏省为数不多的乡镇革命烈士纪念馆之一,是国家AAA 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纪念馆包括史迹厅、先驱厅、先锋厅等三座展馆,陈列着吴亚鲁、吴亚苏、白桐本等十多位革命先驱的实物史料和照片。纪念馆的讲解员大多是学校教师兼任的,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在纪念馆为参观者进行义务讲解。

在开展党史教育实践活动中,学校少先队大队部选拔优秀队员,进行集中培训,聘请纪念馆的讲解员担任培训教师,从讲解内容、讲解语言、仪容仪表、礼仪礼节等方面进行专业的培训。经过近两个月的培训,学生基本掌握了讲解的内容和要求,在老师的带领下,去纪念馆给参观者义务讲解。小讲解员们声情并茂的讲述,得到参观者的认可,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小讲解员自己也在培训和讲解中,加深了对家乡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亲切感,接受党史教育的熏陶。

(二)党旗辉映红领巾,不忘英烈共奋进

清明节前,学校党支部和少先队联合组织开展“党旗辉映红领巾,不忘英烈共奋进”主题实践活动,党员教师带领少先队员一起去马塘革命烈士纪念馆,祭扫革命先烈。

主题实践活动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是英雄壁前寄哀思。在纪念馆北面长长的英雄壁上,409 位烈士的名字熠熠闪光,全体党员和少先队员肃立在英雄壁前,向革命英烈致默哀礼;二是共同擦拭英雄壁。党员牵着队员的手,一起擦拭英雄壁上的尘埃,轻轻拂拭中,是对革命烈士的深切缅怀和沉痛哀思;三是重温誓词慰英灵。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全体少先队员重温入队誓词。誓言铿锵,以慰英灵;四是我为英雄唱赞歌。党员教师代表和少先队员代表一起朗诵革命诗歌,歌颂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五是朵朵白花寄真情。在活动前,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少先队员制作小百花,通过视频微课教学的形式,让队员在班会课上学习制作小百花。在祭扫英烈活动中,少先队员献上亲手制作的小白花,以寄托对英烈的崇敬之情;六是我讲故事你来听。在纪念馆里,党员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使全体少先队员明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教导他们要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向革命先烈学习,永远跟党走,长大报效祖国。

(三)浓浓敬老情,童心永向党

在马塘敬老院住着十几位曾经为如东人民解放事业做出过贡献的革命老人,在重阳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学校组织少先队员来到敬老院为老人们送上节日的慰问。队员们走进敬老院,给爷爷、奶奶们表演精彩的文艺节目,让老人们笑逐颜开,拍手称赞;队员们走进老人们的住所,替爷爷奶奶们扫地擦窗,整理床铺;队员们走近爷爷奶奶,陪她们说话聊天,帮他们捶背揉肩。

最后,少先队员们参观了敬老院的陈列室,墙上的展板上张贴着现在以及曾经居住在敬老院的革命老人的活动照片,橱柜中陈列着他们曾经使用过、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通过敬老院办公室工作人员的介绍,少先队员们了解了这些革命老人的英勇事迹以及马塘人民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历程,激发他们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更加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念。

(四)表演课本剧,继承好传统

为了加深学生对如东革命先烈艰苦斗争历程的了解,提高党史教育效果,学校戏剧社团将校本教材内容进行再加工,改编成课本剧,在学校集体活动的舞台上表演,让全校师生在观看中接受教育。

戏剧社团先后改编了《花子街智斗敌》《白铜盆黄铜盆》《杨曹乡惩汉奸》等剧目。社团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刻苦排练,还有一些学生主动帮助老师一起制作道具、布置舞台。经过几周的紧张排练后,他们在少先队大队部组织的红歌演唱比赛后进行了演出。虽然表演还显生涩,但小演员们演得很投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也让这些小演员在课本剧排练以及表演的过程中接受了深刻的党史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青少年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吸引鼓励他们学党史,在他们心中种下红色的种子,厚植爱党、爱国、爱家长的情怀,树立远大的理想,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棒一代代传下去。

猜你喜欢

如东少先队员纪念馆
如东经济开发区及其产业规划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掠影
萧军纪念馆
新四军统战纪念馆隆重开馆
沈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我们和中国梦共成长——给少先队员讲十九大
我爱“少先队员证”
少先队员
按摩治疗儿童急性颈僵直
按摩治疗儿童急性颈僵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