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路径
2021-12-01江苏省昆山市石浦中心小学校林晓峰
江苏省昆山市石浦中心小学校 林晓峰
数学阅读能力能够帮助小学生规范使用数学语言,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数学思想、方法掌握能力,在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教师要将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 版)》的相关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新课程理念及其新兴教学思想,为学生提供更充足的数学阅读能力成长空间,让学生产生数学阅读兴趣,学习数学阅读方法,得以发展数学阅读能力。
一、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重要性
小学数学教师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需要关注对学生各种能力与素养的培养,比如:数学阅读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数学自主探究能力等;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时出现的错误主要是由于对数学信息的提取失误,也就是常说的“马虎了”。在问题解决环节,学生简单阅读题目之后就会盯住文本中的关键信息,若学生对关键信息提取失误,或者漏掉了某一点关键信息,就会影响学生的问题解决思路与结果,降低学生为解决有效性。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正确提取数学题目信息,有效分析数学问题,加强对数学题目与问题解决方向的理解,让学生更高效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二、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一)搭建数学阅读情境,调动学生数学阅读热情
教师要始终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数学思想作为教学核心思想,围绕学生展开阅读能力培养规划,形成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方案。
结合小学数学二年级《认识线段》课程知识内容,本节课包含一些数学概念与定义,这些均可以作为数学阅读材料。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线段,理解线段的特征,掌握测量、绘画线段的方法”“建立线段表象认知”。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热情,教师以“线段的概念”为基准,为班级学生播放动画片,让学生观看“猫和老鼠”的3 分钟追赶小片段,同时展示出“汤姆与杰克一起跑过的这条直直的路线可以看成线段,直线上两点间的有限部分可以称之为‘线段’”;此时班级学生已经纷纷陷入“动画线段情境”中,教师以“汤姆”的名义展示线段的有关语言,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其中含义,促使学生在阅读趣味语言的过程中更直观、深切、深刻地感受线段,更好地掌握线段的概念,同时形成趣味数学阅读经历,为之后参与更多的数学阅读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二)把握数学文本关键词,强化学生精准阅读能力
要想有效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教师需要有目地引导学生掌握数学读题的方法,锻炼学生的快速读题能力,让学生能在题目中精准聚焦关键词,准确判断题目内涵与问题寓意,提高学生的答题正确率。
结合小学四年级应用题的“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解决以下问题:
甲车间前三天每天生产20 个零件,乙车间前两天各生产18 个零件,问:乙车间第三天至少生产多少个零件才能超过甲车间?
面对这一问题,教师提出:“谁能够说出这道题目的问题解决方向?”
学生回答:是要计算“乙车间第三天”的生产量。
教师:仅仅是这样吗?是不是需要保证乙车间的生产总数量大于甲车间?
把燕麦粒淘洗两遍,然后加水浸泡,先在冰箱冷藏室里放一夜,等它吸足水分,再带着泡燕麦的水和大米一起煮熟。也可以直接用压力锅煮熟或用豆浆机打成浆。
学生:是的!
教师:那你们认为关键词是什么?
学生:“各生产”“才能超过”。
教师:那你现在的问题解决思路是?
学生:①计算甲车间三天生产量为20×3=60;②计算乙车间前两天生产量为18×2=36;③甲车间与乙车间差一天的生产量差是60-36=24。也就说至少要生产24+1=25 个零件,乙车间才能够在总数上超过甲车间!
在教师的引导下,班级学生利用题目文本信息中的关键词解决问题,体验到了快速解决问题的乐趣,班级学生纷纷利用这种“找关键词”的方法阅读应用题题目,大大提升了学生的题目阅读效率,提高了问题解决准确率。
(三)适当引进课外数学读物,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在实际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成的,这需要学生参与大量的数学题目阅读、概念学习与数学文本阅读,形成丰富的阅读经验,才能够支撑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在小学1-6 年级教材中,数学知识涵盖了小数、运算方法、几何、简单的统计、时间认识等多方面知识,其数学文化底蕴十分丰富,教师可以借助立足于各课时知识内容,引进相应的数学文化元素,比如:数学故事、数学名人事迹等,让学生阅读,促使其对于数学有全新的体验。
结合上述的“解决问题”数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入“陈景润”的故事,提出“我来带领大家一起走入数学家的世界,这些数学家在数学研究的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是在不断地遇到困难、解决困难”,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发放“陈景润利用理发的空余时间去图书馆研究数学问题”的故事的文本,让学生阅读。
(四)传授阅读方法,提高课堂数学教学效率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概念知识、解决问题、交流数学心得的过程中均会面临数学阅读问题,需要阅读各种运算法则、计算公式、应用题等,此时教师需要传授一些经典的阅读方法,让学生根据方法阅读数学材料,提升学生阅读的精确性与有效性。
在小学数学六年级的《正比例和反比例》——认识正比例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传授以下阅读方法:重点阅读数学内容,掌握数学本质。在完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课程导入与小组交流之后,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概念。在学生阅读概念时,教师提出问题:“‘比值一定相等’与‘随一个量的增加而减少’有什么区别呢?”“若将概念的名称遮掩掉,你能够分清哪个是正比例的概念,哪个是反比例的概念吗?如何区分的呢?”通过提出这两个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能够直接找到阅读重点为“‘相等’与‘相反’”。之后,教师进行总结:在阅读数学材料时,若你不能够理解其中的复杂语句,那么就直接寻找重点内容,比如:“比值一定相等”“随着增加而减少”这种内容,从而把握文本信息中的数学本质,这样才能够快速达成数学阅读的目的,提升阅读效果。
(五)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搭建数学自主阅读平台
要想有效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建议教师灵活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搭建课前课后的自主阅读平台,为学生搭建更自由的自主阅读空间。
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知识内容,明确本单元的知识点分别为“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概念”“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意义”“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图像”“正比例和反比例练习”等内容,对这些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定期发布单元大任务单和课时导学单,让学生关注微信订阅号“数学悦读”,每周分别完成数学知多少、新课加油站、动手做数学、思维大挑战四个模块,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资料,让学生通过课前阅读与课后阅读预习课程内容、巩固学习成果、强化数学阅读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将“数学悦读”全面融入课堂教学活动,形成“课前、课上、课后于一体”的“数学悦读”模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形成阅读经验,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师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必备素养之一。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让学生具备一种学习素养,其培养过程能够让学生逐渐热爱数学阅读、拓展学生知识面,加强学生的数学思想深刻性。